民谚有云:“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
初二这天,大街小巷都是携夫带子回娘家的女儿。
给父母拜年贺岁,同兄弟姐妹聊家常近况,珍惜相聚的时光。
“打断骨头连着筋,要亲还是娘家人。”娘家,是女人一生的依靠。
为人父母者,何尝不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尤其是出嫁的女儿。
不仅要关心当下的婚姻是否和睦,还要为儿女日后长久的幸福做打算。
过来人的经验是:无论和谁做亲家,为你的女儿留下3张底牌。
01 留房间,是重视
常言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女儿一旦出嫁,与娘家往往会疏于往来。
若是远嫁,隔着天南地北,有心也无力。
但哪怕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也永远都是自己的孩子。
无论远近,女儿肯定希望,娘家的大门,永远会为自己敞开。
若是家庭条件允许,记得给女儿留个房间,表达娘家的重视。
千万不要等女儿一出嫁,就迅速将屋子另作他用,让女儿无娘家可归。
毕竟现实生活中,婚姻并不总是顺风顺水,夫妻间、婆媳间难免有矛盾纷争。
女儿受委屈时,娘家的房间,不只是居住的处所,更是心理上的支撑。
让女儿知道,不管在外有多少不如意,娘家始终有一个温暖的避风港在等她。
这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是金钱无法比拟的力量,足以使女儿说话行事愈发有底气。
反之,若是连娘家都轻视女儿,少不了要在委屈时忍气吞声,婆家也更加肆无忌惮。
重视女儿,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身体力行。
留个房间,别让女儿在婆家是外人,在娘家是客人,就是送给儿女最好的礼物。
02 留关怀,是温暖
俗话说:“女儿享福在娘家,长大在婆家。”
女儿在娘家时,被爷奶父母宠着,被兄弟姐妹让着。
到了婆家后,生儿育女,人情世故,都得自己扛。
嫁得近还好,嫁得远些,一年到头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若是女儿报喜不报忧,种种难处和困境父母也无从得知。
但只要关心常在,女儿过得好不好,回娘家时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比如:女儿孝顺父母时,送礼花钱的自由,可以看出她的底气。
若是礼物贵重,说明兜里有钱,心里有底,在婆家过得舒心自在。
若买不起礼物,甚至还要娘家接济,很可能日子过得不太如意。
还有聊天时,女儿若是过得好,会情不自禁分享开心事,言语中的幸福藏也藏不住。
反之则是强颜欢笑,眼睛里没有光,一开口都是委屈和抱怨。
平日里,不妨和女儿多联系、多沟通,倾听女儿的心声。
关键时刻,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心疼女儿的不容易。
给予女儿理解和鼓励,告诉她,娘家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让女儿内心温暖,感到有枝可依、有木可栖,才能有无惧风雨的勇气。
03 留智慧,是远见
《战国策》有云:“父母之爱子,当为之计深远。”
女儿出嫁,意味着她有了自己的小家,开始了新的人生阶段。
很多时候,父母给再多嫁妆,再多呵护,也有力所不及之处。
漫漫人生路,唯有努力自渡,终究要教会女儿自己一个人走。
所以,留钱财不如留智慧,传授女儿处世的阅历、立身的道理。
一是经济独立,不管工资高低,都要有自食其力的本事。
二是精神独立,不盲目依赖他人,遇到问题主动思考,自主决策。
三是情感独立,即使成为妻子、母亲,也不能失去自我。
经营婚姻时,少计较,多包容,小事不责,难事不避,齐心协力。
人情走动时,人敬我,我敬人,人远我,我远人,不委屈自己。
此外,还要懂得及时转换角色,担当责任,学会调整心态,乐观面对一切。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善待自己的身体,取悦自己的心情,方能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