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韦应物曾言:“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中国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一杯酒,倒上人情世故,满上喜怒哀乐。
酒局百态,也是人生百态,一杯有一杯的滋味,一人有一人的故事。
酒在杯中,情在酒里,老祖宗10句大俗话,喝的是酒,品的是人。
01
酒吃人情,饭吃饱
李白《将进酒》诗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愿将胯下宝马、身上华服,全换了美酒,只为与你一醉方休,解万古愁。
酒桌上最珍贵的,不是陈年佳酿,而是能与你把酒言欢的人。
小酌是真情,畅饮是深情。
酒入口,情入心,酒意愈浓,情意愈深。
02
酒斟满,茶倒浅
老话儿说:“茶满欺人,酒满敬人。”
酒,喝的是热情与诚意,酒斟满,才能显示敬意与真心。
茶,喝的是真味与雅韵,茶倒浅,才能体会从容与安适。
喝茶饮酒之际,尤其讲究一个分寸,既是心意,也是礼数。
礼数到了,宾主皆欢;礼数失了,不欢而散。
待客之道,务求周全,情才能越喝越深,事才能越办越顺。
03
酒难解真愁,药不医假病
李白曾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事大如天,开怀畅饮,即能忘;愁多如云,一醉方休,便能消。
但是酒醒之后,该愁的事还要愁,该做的事还得做。
心事多了,心思重了,不妨举杯,却不可贪醉。
人生在世,唯有经历才能成长,唯有清醒才能明白。
04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
《弟子规》有云:“饮酒醉,最为丑。”
人世上,生活中,总少不了酒的慰藉,但沉溺在酒桌上,就是害了自己。
偶尔举杯,与亲朋好友欢聚畅饮,的确能为生活增添一抹暖色。
但人生的价值,远比一只酒杯的容量要大得多、深得多。
多出门,看看世界,多读书,涨涨见识。面向现实,才能拥抱幸福。
05
小酌怡情,大醉伤身
《本草求真》记载:“若恣饮不节,则损胃烁精,动火生痰,发怒助欲,湿热生病。”
适量饮酒可以温煦肠胃,抵御风寒,但饮酒过度必然伤及肝胆,助长湿邪。
凡事过犹不及,喝酒亦如此,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时适量为宜。
无论应酬多大,感情多深,都要以健康为本,饮酒适度。
要知道,千金万银无足贵,这世上唯一价值连城的,唯有健康。
真正懂酒的人都懂得:不酗酒善待自己,少劝酒尊重他人。
06
酒肉朋友,柴米夫妻
有酒有肉,朋友才好交往,加深感情;
有柴有米,夫妻才能生活,安度岁月。
清末郑骞《浣溪沙》有言:“旧日诗词归少作,眼前温饱即人生。”
酒桌上觥筹交错,是面子;厨房里柴米油盐,是里子。
生活好了,才有酒有肉款待朋友,才有余力帮助朋友。
生活不好,酒局会变成低头求人的尴尬局、皱眉诉苦的埋怨局。
久而久之,曾经把酒言欢的朋友,也会渐行渐远。
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才能长长久久。
07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俗话说:“烟搭桥,酒铺路,人情世故。”
现实生活中,人情往来离不开酒,业务往来也离不开酒。
酒,最能打动人心,最能打开局面,酒喝对了,事也就办成了。
酒杯举起来,既要看态度,也要讲技术。
酒喝过头,就会乱了心智,最终失了态、坏了事。
因此,你的酒量,就是你的底线,保持游刃有余,方能进退自如。
08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增广贤文》有言:“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酒桌上最不缺的,就是称兄道弟的“至交好友”。
殊不知,十名酒兄弟,几个真朋友。
真遇上难事、急事,个个有多远躲多远,哪见过什么共患难。
所以,酒局上,留点心,远离拉你堕落的人,避开损你德行的事。
真心很重,不必逢人就给;友情很深,不必点头就交。
09
酒不过量,话不过头
老话儿说:“酒后狂言,醒后迟。”
酒一过量,话就收不住。
说大话,损人品;说气话,伤感情;说脏话,败素质。
正所谓: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你酒后说的话,无心之人会一笑而过,有心之人能大做文章。
酒桌上,保持一份清醒,把不该说的话收起来,烂在肚子里也别说。
10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对于爱酒的人来说,天高地广尽在杯中,日征月迈全在壶里。
陶渊明诗云:“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有的酒,兴高采烈;有的酒,身不由己;有的酒,甘苦自知。
一杯酒就是一个世界,一场醉就是一次轮回。
谁不处人间世,谁不入酒中局,懂了“酒”,也就懂了“日月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