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三岁,一年顺遂”,今天做对3件事,蛇年赢个好兆头!

文摘   2025-01-28 06:31   浙江  

作者 | 善品君

《除夕》诗云:“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今年的腊月是小月,只有腊月二十九,并无大年三十。

因此岁末最后一个晚上,便是除夕,此时千家万户辞旧迎新。

家家户户相聚一堂,吃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过个欢欢喜喜的吉祥年。

俗话说:“除夕三岁,一年顺遂。”

岁序更替,新年将至,今天做对3件事,为蛇年赢个好兆头!

01 留菜辞岁,年年富余

梁实秋在《北平年景》中说:“吃是过年的主要节目。”

外面的山珍海味,比不过父母亲手做的家常菜。

特别是除夕当天的年夜饭,最为丰盛,也最为重要。

不仅满足了味蕾,更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向往。

在外漂泊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定要赶回家吃团圆饭。

丰盛的年夜饭摆满一大桌,美味在舌间,笑意在脸上,幸福流淌心中。

菜品既要丰富多彩,又得讲究吉利祥和,讨个好彩头。

比如鱼(年年有余)、发菜(发财)、饺子(更岁交子)......

一家人围坐一桌,在谈笑风生中共同举杯,在饭菜飘香中品尝喜悦。

合家欢乐,共叙天伦,美酒佳肴,共迎新春。

且敬岁月一杯酒,愿往事翻篇再无遗憾,祈未来可期事事圆满。

且敬父母一杯酒,愿身体康健无灾无难,祝添福添寿幸福常伴。

且敬自己一杯酒,愿平安喜乐欢愉常在,盼诸事顺遂梦想成真。

待酒足饭饱之后,由于席间菜肴丰富,往往会有剩余。

但剩余的饭菜不仅不能倒掉,还要特意将其留在锅中,称为“压锅”。

这寓意着年年有余,新的一年,必能财源广进,家庭富裕,更上一层楼。

02 开灯守岁,迎财纳福

孟浩然诗云:“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除夕夜,家中灯火通明,不许间断,鞭炮声昼夜不绝。

这一天,除了年龄很小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要守岁。

守岁,又称为照岁、守岁火,是传统民俗之一。

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看春晚,聊家常,待许愿成真。

孩子们穿着漂亮的新衣裳,放烟火,做游戏,欢声笑语,等红包到来。

古时灯烛通宵不灭,今时万家灯火通明,以迎接新年钟声敲响。

各地风俗不一,有的地方是守岁一整夜,有的地方是十二点后再睡。

而人们对于新年的祈福则相同,吉祥如意,家庭和美,财富殷实,事业兴旺。

更重要的是,除夕夜确保家中亮亮堂堂,彻夜不灭。

据说如此“照岁”,可驱散一切病疫晦气,来年迎财纳福。

03 红包压岁,大吉大利

传说中,有一只妖怪叫“祟”。

它会在大年夜时潜入百姓家中,去摸熟睡孩子的头。

而被摸过的孩子,就会受邪气侵染,头痛发烧说胡话。

人们害怕“祟”在除夕伤害孩子,就点亮灯火通宵“守祟”。

后来,嘉兴府有对夫妇老来得子,对其视若珍宝。

因担忧“祟”会对孩子不利,便用红纸包着8枚铜钱送给孩子。

孩子将其放在枕边睡去,“祟”半夜潜入刚一伸手,枕边就突然迸发出一道道金光,将其吓得夺门而逃。

此事不胫而走,人们认为8枚铜钱是八仙化身,前来庇佑孩子,于是纷纷效仿,给孩子发压岁钱,避灾祈福。

清代吴曼云《压岁钱》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

通常,长辈会在年夜饭后派发压岁钱给晚辈,希望孩子安康顺遂。

或是父母在子女熟睡后,将红包放在他们的枕头下,以求平平安安过一岁。

这是长辈送给孩子的保护符,盼着孩子身体健康,茁壮成长。

所以,尽量不要采用手机转账的方式,让过年的仪式感大打折扣。

压岁钱,要装在红色的压岁封里,才具备完整的压岁含义。

同时,最好是用新钱,寓意着新年新气象,也能表现内心的珍重。

金额要有“吉利”的意味,双数为佳,例如68、188、200、600等,可依风俗而定。

善品君说:

人间最美是今宵,家中最乐是团圆。

除夕除夕,愿你我除去烦恼,迎来希望。

新的一年:开心,健康,有钱,有闲,平安,顺利,蛇年行大运!

善品堂
9·28全球华人国学盛典由楼宇烈先生担任总顾问。这是一场国学传播者、践行者、爱好者的精英年会!这是一场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国学盛典!会国学名师、交国学同道、用国学智慧,就来全球华人国学盛典!参会商务Tel:1391159156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