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儿说:“新年三不空,儿女乘东风。”
乙巳蛇年已至,家中这3个地方,藏着未来的风水运道。
房子无论大小,越满满当当,越福泽绵长,运势兴旺!
保持家中“三不空”,可保家庭安稳,家人和顺。
家宅不空,福报深;餐桌不空,心意暖;书房不空,家风正。
01 家宅不空,福报深
《黄帝宅经》有言:“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若是家宅空空,少了欢声笑语,少了儿女承欢膝下。
再大再豪华,也不过是栋冷冰冰的房子,感受不到一丝热乎气。
这样的家,没有幸福,没有灵魂,更谈不上家庭的前景和未来。
屋养人,人亦养屋,家宅中有了人气,居住其中方可福气深厚。
若平日无暇归家,定要趁着新春佳节,回到祖宅,阖家团圆。
家中,有老人的唠叨,有夫妻的闲话,也有孩子的嬉笑。
流淌着欢声笑语,弥漫着情意浓浓,就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
特殊年代里,作家饶平如下乡劳动改造,只有过年时才能回一次家。
回家前,他会特意买上糯米、花生、咸鹅等百来斤年货,从安徽扛到上海。
而家中久候的妻子,则是一边掐着指头数日子,一边整理打扫屋子。
待饶平如推开家门,迎接他的便是笑容满面的妻子,与一旁欢呼雀跃的孩子。
正是凭着对回家团聚的期待,饶平如才能熬过种种世态炎凉,迎来平反后的岁月静好。
他的五个孩子,尽管受过委屈,但在热闹和睦的家宅中长大,也不曾自弃,各有各的前程。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说:“唯有家才是一切。”
家宅,不仅是安身之所,更是归心之处。
哪怕不过几间陋室,老少一堂,言笑晏晏,也可幸福安乐,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02 餐桌不空,心意暖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句旁白:
“家宴是烹饪的极致,却有着远超食物的意义。”
因为厨房里寻常的烹炸煎煮,就是一家人的春暖花开。
餐桌上食物热腾腾的烟火气,暖的不仅是你的胃,更是你的心。
尤其是年节下,一道道可口的饭食,便足以驱散满身的雨雪风霜。
汪曾祺闲来无事就爱做菜,也最重视逢年过节的家宴。
当儿女回家过年时,他总是一大早就出门买菜,准备做饭。
挑选最新鲜的食材,再用锅碗瓢盆奏一曲厨房的“交响乐”,烹调出儿女最喜欢的口味。
他自称不会做什么大菜,但家常菜却是手到擒来。
如蒲包肉、干贝烧小萝卜、塞馅回锅油条、狮子头......数不胜数。
紧接着,将各色拿手好菜端上桌,一家人大快朵颐。
曾经他女儿不理解:何必为一顿家宴大费周章、忙前忙后?
可年岁渐长,才深有体会:没什么比满满的餐桌,更能抚慰人心。
有道是:人间至味是清欢,人生至暖是烟火。
人在家中,千万别让厨房经常冷锅冷灶,餐桌空空荡荡。
否则,心中亦会冷冷清清、郁郁寡欢,失去感知幸福的能力。
认真对待一日三餐,家人围坐的温馨,品尝美食的喜悦,才是摆脱孤独苦痛的良药。
当新年的钟声响起,记得多让儿女和家人吃上几顿团圆饭。
待来日踏上新的征途,便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无惧一切风雨,奔赴璀璨明天。
03 书房不空,家风正
季羡林老先生曾在一次采访中,被问起:
“如果装修房子,那么最必不可少的是什么?”
他不假思索地说:“书,什么都可以没有,但唯独不能没有书。”
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书房,是家庭宝贵的不动产。
因为书籍,会给予你智慧的指引,开阔你的眼界和胸襟。
更重要的是,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书籍子孙贤。
有书香的熏陶润养,子孙后代才能获得更高度的成长,被托举至辽阔的天地。
中国近代史第一世家,首推钱氏家族。
不仅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还被各国争相竞聘,入选科学院院士的就有百余人。
例如力学之父钱伟长、导弹之父钱学森、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皆出自钱氏。
而钱氏家族一直兴旺昌隆的秘诀,只有两个字:读书。
“子孙虽愚,诗书必读”,是钱氏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训。
苏轼写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书房不空,才是一个家最顶级的软装,最优良的家风。
为儿女营造出一个书香四溢的家,胜过所有的学区房。
好读书,读好书,改变气质,丰富学识,日后无论走到哪,都能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