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中讲:“处家人情,非钱不行。”
芸芸众生,熙熙攘攘,皆是为了碎银几两。
因为生活,人离不开钱;因为欲望,人赚不够钱。
人和钱的关系,归纳起来就是4句话,早就说透了!
常言道:“挣钱犹如针挑土,花钱犹如水冲沙。”
年少时手心向上,不知钱难赚,花钱散漫大方。
等到步入社会自力更生以后,才知道赚钱真的不易。
曾经豪迈爽快的脾气,逐渐学会简约节省,量入为出。
以往直来直去的脾气,终于变得世故圆滑,心思活络。
当初清高端正的脾气,有时也会卑躬屈膝,唯唯诺诺。
罗永浩本是个很有脾气的人,可为了还钱也没了脾气。
他放下名声和面子,做直播带货、接广告代言、录综艺节目。
即使他多次无奈表态,这些工作无法为他带来价值和意义。
可巨额债务面前,只要能挣钱,他几乎来者不拒,直到还清才会离开。
余华在《活着》中写:“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
赚钱很难,但摸爬滚打的普通人,试问谁敢真的断了收入。
即便改了脾气,丢了面子,也只能甘之如饴,扛起一家的生计。
02
《增广贤文》中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一个人有钱没钱,别人对你的态度迥然不同。
当你有钱时,多的是阿谀奉承,迎来送往络绎不绝。
当你没钱时,多的是轻视怠慢,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社会现实,人心势利,很多时候,兜里有钱,才有笑脸相迎。
《儒林外史》一书中,范进屡考不中,大半辈子还是个穷秀才,住在茅草屋。
老丈人胡屠夫时常将他骂得狗血淋头,左邻右舍更是冷嘲热讽。
皇天不负苦心人,54岁那年,范进高中举人,钱财和地位接踵而至。
消息传开后,身边人顿时一反常态,对范进嘘寒问暖,推崇备至。
破旧的茅草屋里,挤满了送礼的人,嫌贫爱富的面目展现得淋漓尽致。
俗话说:“汤没盐不如水,人没钱不如鬼。”
唯有好好工作,努力赚钱,才能被人重视、受人尊重,活得舒坦体面。
03
古语有云:“吃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虽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赚钱须得堂堂正正。
但古往今来,多少人利益当前,抵不住诱惑,守不住原则。
因贪钱铤而走险,误入歧途,一朝行差踏错,最后身败名裂。
众人皆知,和珅是清朝最大的贪官。
可少有人知,他也是乾隆最信重的大员,年纪轻轻就官居要职。
和珅若能管住欲念,平步青云,流芳后世,不过是水到渠成。
可他却利欲熏心,借职位之便,收受贿赂,卖官鬻(yù)爵,大肆敛财。
短短二三十年间,贪了整整8亿两白银,超过清廷10年税收。
乾隆刚去世,和珅就被下旨抄家,身负万千骂名,在狱中自尽。
生前的富可敌国,结局也不过是南柯一梦。
《警世通言》中说:“不贪花酒不贪财,一世无灾无害。”
战胜自己的欲望,守住内心的清醒,方能安然无恙。
0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红尘俗世中,谁能割舍财富,谁愿一穷二白。
为了钱,开动脑筋,想走快车道,这都无可厚非。
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若是能勤敢想,钱必然会来。
可很多人却整日盼着走捷径,为此机关算计,不择手段。
但是赚钱也有因果,靠着玩手段得来的钱,最终买单的还是自己。
胡雪岩是著名的红顶商人,他还有个称号,叫做江南药王。
1874年,他在杭州创立胡庆余堂,经营药材生意。
有一回,因虎骨缺货,虎骨追风膏供不应求,价格一路走高。
许多药堂为了追求利润,选择以次充好,用豹骨代替虎骨。
有人建议胡庆余堂也去效仿,胡雪岩却明令禁止,并写下“戒欺”二字。
也正因如此,胡庆余堂得以屹立不倒,而其他药铺,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正所谓:“精明不如厚道。”
人有小算盘,天有大算盘,越是耍花招,越是白忙活。
厚德之人,必有厚福。种下善因,方得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