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郭应祥《减字木兰花》中写道:“偶然相聚,最是人间堪乐处。”
请客吃饭,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
亲朋好友围坐一桌,推杯换盏间分享生活,欢声笑语中拉近距离。
然而,一场原本愉快的聚会,若是邀请了不合适的人参加,就会十分扫兴。
尤其是下面这5种人,哪怕关系再好,请客吃饭也千万别叫上!
01 高傲无礼的人
《传习录》有言:“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傲慢之人总是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他人的言语或行为不屑一顾。
有人分享自己的经历时,他们会打断插嘴,觉得自己所言才是金科玉律。
又或者以“过来人”为由,毫不客气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这种人的参与,往往会让热闹的气氛降至冰点,让轻松的交流变得局促。
当餐桌上每个人都因指责和质疑而变得小心翼翼,剩下的就只有沉默与尴尬。
人际交往中,谁都不愿意与目空一切的人为伍,哪怕成就再大,也应当放低姿态,尊重他人。
请客吃饭时,为了不让“大笑”变成“苦笑”,别请傲慢无礼之人参加,大家才能把酒言欢!
02 有来无往的人
《礼记》有云:“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有一种人,每次你宴请宾客,他都欣然应邀,甚至不请自来。
然而,一旦轮到他做“东道主”,就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
更有甚者,不仅理所当然地享受,还会提出各种额外要求。
长此以往,这段关系就像失衡的天平,一味向他倾斜。
你的身份也会从“朋友”变成“服务员”,谁都能对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别因为所谓的“关系好”就一次次容忍,单方面的付出只会让你疲惫不堪。
远离有来无往之人,并非小气,而是让社交回归平等的轨道。
你付出真心,我回以诚意,谁也不贪占,谁也不吝啬,关系才能长久。
03 挑剔多事的人
《弟子规》有云:“对饮食,勿拣择。”
作为客人,不挑肥拣瘦,是最基本的修养。
然而,总有一些人,饭菜上桌便开始评头论足,不是嫌弃菜色难看,就是抱怨口味难吃。
甚至连就餐环境也要百般挑剔,嫌不够高端,落了面子;嫌不够安静,影响交谈……
主人做东请客,自然想给客人最好的体验,但一人难称百人心,有欠妥之处,实属正常。
有教养的人不会对此争论不休,更不会挑刺找茬,让主人难堪。
这种看似讲究的人,实际上就是利己主义,只顾宣泄自身不满,不顾他人好心好意。
与其为满足这种人浪费时间,不如对其敬而远之,把时间和精力留给值得真心相待的人。
04 显摆炫耀的人
《警世通言》有云:“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饭局中,最不缺的就是爱吹嘘炫耀的人,甚至从寒暄开始,就要卖弄自己的优越感。
酒过三巡,更是能从豪车腕表,聊到高官厚禄、人脉通天、字画收藏……
对于这种人而言,饭局不是朋友间的轻松聚会,而是自我展示的华丽舞台。
每一次开口,都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眼球,满足自己的虚荣。
其实,过得好与不好,旁人都看在眼里。
不去显摆炫耀,反而能给人深藏不露的印象,一味自吹自擂,只会让人觉得肤浅。
邀请这种人吃饭,原本轻松愉快的聚餐,很可能变成互相攀比的战场,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与其迎合吹嘘之人,不如邀请务实之人,整个饭局才能吃好喝好、尽兴而归。
05 话多嘴碎的人
《增广贤文》有云:“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聚餐时,总有些话多嘴碎之人,不分场合地说三道四。
觥筹交错间,旁人举杯相庆,他们却张着嘴巴喋喋不休,竖着耳朵道听途说。
有时还会口无遮拦,把别人的隐私当作谈资,迫不及待地在众人面前抖落出来。
甚至会以“都是朋友”为由,当面打听薪资多少、感情如何……丝毫不理会对方的尴尬与不悦。
聚会本应充满欢声笑语,但有了这些人的加入,饭局就成了一个人的“脱口秀”。
最终给人留下的记忆,不是融洽愉快的交谈,而是聒噪无聊的八卦。
这样的聚会,不仅没有拉近彼此的距离,反而让人精神疲惫,对下一次相见也少了期待。
因此,请客吃饭时,不要邀请话多嘴碎之人,还自己和客人一个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