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湘潭县坚持把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蓄工作作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重点聚焦“选、育、用”三个方面,着力破解村书记干部队伍建设“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现象,为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不断发力。
将政治素质高和群众基础好做为选拔村书记后备干部的两项硬性指标,着重观察其在村集体重大活动中的表率作用的发挥和服务意识的体现,由乡镇党委从户籍在本村的返乡创业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有一定威望的群体中择优推选1至2名有担当、有抱负的党员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同时,在村级党员发展中向学历高、品行优、口碑好的年轻村民倾斜,全方位拓宽后备人选来源。
经常性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参加镇村两级“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立足“袁谷红工作室”开展党性教育和锻炼、选派镇级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一对一”进行培养教育、安排后备人选到村跟班学习,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矛盾纠纷调解、招商引资等提升管理能力、化解基层纠纷、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实际工作中去,让后备干部进一步熟悉农村环境、工作节奏,为后备干部成长“加速度”。
严格推荐程序。“三推荐”组织推荐、党员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和“审、察、备”村级初审、乡镇考察、县级备案相结合。同时,村级党组织根据后备干部的工作能力、实绩实效、群众口碑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把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才及时吸纳,形成动态调整机制,确保村级后备力量队伍整体活力。强化联合审查。通过纪委、政法、信访等相关部门对后备人选进行联合审查,实施“政治体检”,确保后备力量政治可靠、品行端正。实施动态管理。将符合条件的后备人选纳入镇村人才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更新信息,开展组织谈心谈话,及时对人员进行调整,确保后备力量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