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rene学姐看来,选择学术道路并没有那么容易,不仅要有足够的智力来处理繁杂的工作,具备情绪管理能力来调整自己的心态,还得有一定“缘分”。
“3分靠打拼,7分天注定”这是Irene学姐追逐学术圈时一点的感悟。在这条“求缘”的路上,关于选择、能力和申请,她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在今天这篇文章中,她都会一一阐述。
基本背景
Irene学姐
本科 北京大学 / 牛津大学 交换背景
硕士 北美top3商学院
一段国内互联网大厂实习经验
BeBeyond学员,现就读于北美名校商学院PhD
开篇先来一只学术猫阵场子
01
做学术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学术和其他的任何职业一样,都是既需要有工作能力,也需要有保持状态、调整生活的能力,只不过因为学术道路会有很强的需要自己负责的成分, 所以对于保持状态的能力要求会更高一些。
有一种简化的理解方法是,工作能力和智力水平更相关(intelligence),而保持状态的能力和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更相关。智力因素相信大家都已经比较了解了,但可能对情绪智力还比较陌生。情绪智力指的是识别、调整、操控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的能力,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可以帮助你保持自己的状态、不轻易陷入情绪的困扰,也能保证与他人相处时的得体和恰当从而保证良好的人际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智力还是情绪智力,都是既有天赋的成分,也有后天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的成分。
工作能力是踏入学术道路的基础。因为在这个领域中你会面临大量文献阅读、数据分析、图形理解、实验设计、论文报告等等工作,而这些工作背后所需求的就是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力、逻辑分析能力等。好的工作能力能够保障高效地完成这些事情。
本科学业成就(GPA)可以帮助衡量自己的工作能力,它可能是一些比较综合的素质的测量,比如快速学习能力、抗压能力、时间规划能力等等,但并不是唯一的指标,也并没有绝对的含义。
除去智力因素以外,对于科研来说情绪智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常说做科研是很孤独的,因为很多时候就是日常地独自和实验、数据、文献打交道,如果身处异国他乡可能朋友圈子也很小、非专业人士也很难理解自己的工作,所以如何调节自己的状态保持自己高效率的产出、对领域研究的热情、以及维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让有计划地去执行每一件工作、合理的去管理自己的研究动机、并且在不同时段调节自己的情绪都是保障能够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关键因素。
02
我为什么选择学术道路?
其实在我去BeBeyond之前,一直都是不知道自己想做学术的,而是觉得自己想去直接工作。但是在BeBeyond的培训中,我意识到自己其实还没有真正去职场体验过,所以大三的时候申请了一份暑期实习。很意外的是,实习过之后我发现,我好像很不喜欢去工作,所以就开始想有没有可能回到学术的路径。
BeBeyond的同学们对于我的转变挺惊讶的,也追问了我一个关键的问题,“为什么想走学术这条道路?”
我首先想到的原因就是“我不喜欢工作”,但不喜欢工作的解决办法很多,学术道路并不是这个问题的唯一指向答案,继而我开始思考“我是不喜欢这家公司,还是不喜欢工作?”
于是我找出了一堆导致我不喜欢这家公司的原因,比如“是不是因为我是实习生?岗位不适合我?公司氛围、管理制度不太好?”
然后多方求证后事实并不是这些原因,当时我实习的这家公司地理位置好、福利好、团队氛围工作职责管理制度人际关系等一切我能想到的原因都不错,包括和我一起实习的舍友告诉我说这是她遇到最好的公司。
所以一切证据指明我并不是讨厌公司,而是不喜欢工作带给我的“拘束感”。
工作的办公室
我知道如果我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那么我可能会很快看到我的瓶颈——这种瓶颈就好比就算我做到了公司的CEO位置,我依然会被类似用户反馈、产品需求、企业发展等等rules所束缚。
所以选择学术道路根本原因我喜欢它的灵活度:一方面我和我的老板是合伙人的关系,在这份工作中老板会更open地去接纳我们的问题,并耐心地给出指导,并没有一些第三方的rules来决定主导权;
另一方面学术研究是没有尽头的(但自己的能力是有尽头的),在这个领域内我可以就我最感兴趣的问题做无尽地研究,从而形成类似于“永动机”的一种工作模式,驱使我在这条道路上长久地走下去。
03
商学院PhD申请三个关键点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走学术这条道路,用我学长的话来说:做学术要有一定的“缘分”,这点我会在申请总结第三点中解释。
如果你想要走学术这条道路,方向是商科,那么下面这三点,能让你更好与这条道路“结缘”。
PS:以下的申请经验总结主要适用于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下文中简称为CB)。
关键点1:
#有条件最好在北美读个相关学位
#没条件尽量争取海外交换/交流,或与海外老师合作/助研的机会
这里的相关学位主要是心理学或决策行为相关的研究型硕士,而对于市场学硕士来说几乎没有有研究型的学位(当时我是没找到,唯一找到哥大的市场学偏quant这种授课型方向。)
另外考虑到之后商科PhD的申请,在硕士学位上尽量找商学院很好的学校,比如哥大、宾大、西北、纽约大学和芝大等等。并且在研究生期间优先选择和市场学的老师合作,其次在考虑心理学方向的老师。因为之后我们要申请的方向是市场方向的PhD。
为什么会推荐大家先读一个北美相关学位,一是在申请时通过我自己的观察,无论从面试上还是录取上来看,拥有北美学位的同学比大陆学位的同学普遍结果都更好。而我觉得最关键的因素是人脉关系。
以我的本科来说,虽然说学校资源好,但对比起香港与北美学校来说,在CB这个方向上老师较少,人脉关系也没有那么广。之后我到了美国读硕后发现这个圈子非常集中,比较好商学院的老师几乎都互相认识。因为博士招生基本上是由老师和录取委员会说了算,所以如果委员会成员注意到自己的好朋友或者合作者强力推荐了某个学生,就更可能额外留意这个学生,从而极大提高自己的简历在一众申请者之中脱颖而出的可能性。
人脉关系对于PhD申请有多重要?以我和我认识所有申请人为例,在同一批申请批次中,有人脉关系的学校有面试,没有的学校没有面试。影响效应值非常大,至于程度,甚至超过有好的论文发表。
二是北美商学院的资源非常丰富,像当时我在读硕士时一周能听两场交谈会,包括每个学期有很多大牛课程。在课程上听大牛们激情昂扬地就某个学术领域发表观点时自己对该领域很多前沿的东西也会有很好的感知,无疑自己的进步就非常快。
三是只有北美学位才能拿工作签证,这对于毕业后继续做助研帮助非常大。在CB这个方向上实验室管理员(lab manager)或者助研(research assistant)的职位通常不提供签证,所以如果想毕业之后继续做相关的工作以提高中奖率,需要有北美的工作签证才可以做到。这段经历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能力的锻炼,同时也是拿推荐信的好机会。
总结一下:如果想要申请北美商学院PhD,那么有条件建议先去北美读一个硕士(或者交换/助研/海外科研)。利用这段机会拓展自己一切能力范围能的人脉关系(注意能力范围这个词,因为交流是建立在相同学术层次上的,如果学术能力相差太多去硬聊,很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一段北美的经历会对之后申请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关键点2:
#申请重要因素
#人脉关系>科研经历>个人背景>其他背景
人脉关系的重要性在前文中我说过了,这里不在赘述。
先来说科研经历。根据我的观察和经验,科研经验在名校的申请上是非常重要的,但这里的经验并非只是结果层面——比如论文和期刊发表,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未来研究领域、感兴趣的方向、研究本身与CB学科的理解。
这种理解不单靠论文来体现,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体现:比如在文书中分析自己的研究动机和兴趣;比如在面试环节中老师会询问关于做这个项目时的alternative explanations(替代性解释)、主负责人和贡献度;再比如说否定自己的观点与点评喜欢的论文等等……你的每一个细节的回答都会被这堆教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能感知到你对该领域研究的sense。所以仅仅靠结果论那套思维是行不通的,一面试就容易原形毕露。而要对你所做领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建立在平常的文献阅读、参与项目的经验积累,和小组讨论的思考这些事情中。
再来猫一只,顺便提醒养猫的学术人桌子一定要大,
这样才能躲开你的猫
所以我会建议大家在平常学习中,如果发生课程、考试与一些娱乐活动与科研冲突时,一切以科研为主。就像我自己在读硕时经常会翘课去听一些workshop或者参加meeting(不建议模仿,根据自己课程情况来看)、对于和CB方向不太相关的课能不选就不选(但对于一些研究课程尽量都会想办法去上)、为了论文期末前一天还在改research survey等等。当然这些策略都是很多教授建议我可以这样去做,最后结果证明这样的策略效果显著:在申请商学院PhD时,没有一所学校在乎过我念了什么课程、考了多少分。但对我所有的研究经历都十分感兴趣。
至于个人背景来说,我本科和硕士学校、GT、推荐信、绩点都算比较优秀那一拨,但说实话以北美商学院PhD项目申请而言,像我这样申请人背景一抓一大把。单凭这点背景很难在一众申请人中脱颖而出。
关键点3:
#三分靠打拼
#七分天注定
在前面两点上我提到了,出国读名校商学院硕士+毕业后做1-2年助研能大幅度提高拿到顶尖PhD项目的几率。但最终是否能真正拿到录取,和当年的录取情况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假使前面要点你都达到了,依然不能保证你能拿到顶尖项目的offer。这就是为什么我学长告诉我:做学术要有一定“缘分”的原因。
影响录取情况一方面要看申请数量:由于近年来很多好的教授都回国,也顺便把CB这个领域在国内高校中进行推广,导致无论中美在该领域申请人都逐年增多。而想要申请到这个专业原本竞争就非常激烈,现在申请人多了导致大家都开始在北美读研,毕业1-2年做个助研和lab manager(尤其美国人非常多)。申请背景由此水涨船高,导致每年成功案例都不见得可参考。
另一方面得看申请人的背景:由于顶尖项目录取数量本身就特别少(好的学校一般1-2个,多点3-6个),一旦某年申请遇到几位横扫型的大牛,比如像有牛推的美国人或者多年助研经验的藤校美国人,那么顶尖项目录取基本被压榨得不会再有什么空间。反之如果这一年大家水平都比较平均,那么顶尖项目录取率就会大幅提高。
所以在PhD申请上主观性很强:学过统计的大家可能都知道,当样本量一旦收的非常小,那么随机误差就会非常大。但这也另一方面给CB这个领域就业出路的分散性现象提供了一定的解释:假设学生自身能力和最后的就业出路有高相关,因为招生时候的随机性过大(比如招的少、不可控的因素变多),毕业的就业出路的随机性也会随之提高,从而导致顶尖学校不一定有超牛的就业出路。Top30的就业出路实际上都差不多。
总结来说:尽管在申请主观性很强,顶尖项目录取基本“随缘”。但我的建议是也不用太过于纠结于“缘分”(这玩意儿不可控,属于命的一种)。一切的目的都是尽可能地申请到一所好的学校。
PhD生活的日常(当然照片里都是美好的那一面,你们懂吧。)
05
明白自己的期望
尽管在前文中我提到选择学术道路是因为我喜欢它的灵活,但这条道路并不是那么纯粹:比如说我提到的“缘分”,这不仅体现在申请上,当你迈入学术圈时你会发现随缘事情还有很多:比如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导师、论证出自己的研究等等。
这些都是你选择学术道路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如何去权衡其中的利弊?最重要的一点是:真诚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期望。
我们的一生会背负很多期望,比如家长期望你过上稳定的生活、老师会希望你功成名就、社会期望你成为栋梁……然而我们自己的期望是什么?从参加BeBeyond work之后我反复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在无数次真诚地面对自己内心与思考自己选择中,最终得到了我的答案:我渴望一个真实、自由、清醒和能够积累智慧的人生,也使我希望能研究人、理解人,通过对人的研究去帮助和改善这个世界。
人生总是处于变化的过程中,去调整、反思和追求你自己应该负责的人生状态。明白只有你能负责你的人生。这是BeBeyond教会我的人生哲学,就让它当做这篇文章的结尾吧。 BeBeyond
-END-
踏入学士道路后,在小组中学长提问到每个人“为什么选择迈入学术这条道路?”当 Irene 回答完后,学长惊奇地问她:你不会也是从 BeBeyond 出来的吧?
的确,在 BeBeyond 以“个人发展”为核心的培训理念下,不仅让各个学院更有辨识度,也让更多人找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向,比如他们:
如果你也想像他们一样找到自己的方向,希望你和我们来聊一聊。我们希望用25年沉淀的经验为大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做「合适」的选择。
扫描二维码预约1v1咨询
BeBeyond,1999年成立于芝加哥,专注于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的留学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