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今天的这篇文章适合屏幕前想读博的你。“想读博”这个想法背后也带着一系列问题,就像申请中SOP的提问一样:是否有足够读博的研究问题?是否适合投入如此长的时间读PhD?是否qualified?
Lois从大一就加入BeBeyond,用四年的时间实证回答了以上每一个问题。这是一篇科研积累、申请博士的经验帖,也是一段积极行动、踏实求证的选择过程。也适合想要踏踏实实做好发展选择的你。
基本背景
Lois
北京大学 心理学&经济学
GPA 3.58,TOEFL 113,GRE 327
Brown和Yale暑研,牛津夏校
offer
Cornell University
PhD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UIUC
PhD i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01
喜欢心理, WAIT, 我要读博吗
我对心理学的兴趣始于高中职业规划课上推荐的《生活中的心理学》和《乌合之众》两本入门书。特别是《生活中的心理学》这本书,它比起《乌合之众》传递的社会心理现象解读,更符合我所期望的“以科学方法探索人性本质”的方向。
我曾经对《乌》中描述的人性特点和规律感到着迷,但勒庞的许多见解和看法,在我看来都有些站不住脚,我更希望用实践的方式证明它们。
大概在那时,我意识到自己对实证主义的推崇:在我看来,一个再好、再具有突破性的假说,如果无法通过实验事实证明,总让我觉得过于虚浮。于是,《生》中描述的实验心理学、心理物理学等内容和方法引起了我的兴趣。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想得那么久远,单纯是想在大学里顺着自己的喜好,学点有意思的东西,同时考虑到一个好学府带来的优秀师资和机遇,我最终选择了PKU的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对于出国留学,我一开始的思考非常简单:既然都选了这条路,为什么不追求极致呢?PKU心院虽然在全国排名前列,但和国际上仍然是有差距的,于是我轻描淡写地想:大四毕业之后,就去海外读博。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我旁听了院里的宣讲,找到了BeBeyond,开始了我四年的求索之路。
当时,我并没太深入思考过“出国读博”这件事,而是疲于应付学业和生活的剧变。转变我想法的一件事,是一次旁听的法学院讲座,让我突然意识到:“大四毕业之后就去海外读博”这样一句话,似乎比高考、选专业来得还要复杂多。
我没记住法律内容,倒是记住了主讲人的一句话:“不管哪个学科,博士都是留给少数‘非正常’人的道路。”如果没有执着的偏好和动机,还不如不要读博,攻读博士的五年时间意味着巨大的机会成本。
hhh关于读博的笑话太多了
也是在那个学期,我开始思考:我是不是真的想读博?我有没有做好在国外求学的准备?
02
让每个选择经历审视
BeBeyond 对我很大的一个帮助,就是push一个犹豫不决的人去行动、并在行动后进行思考,最终帮助我确定继续走心理学的道路。
我当时在PKU自信心其实很低,因为恐惧,错过了学生会、社团之类的活动,对自己的未来计划也停留在空想。
但是培训师鼓励我去参加活动,报名双学位,申请暑期学校,持续每周去组会然后才进组做实验(实在是有点考验一个自信心不太足的本科生hh)。
让我不止停留在焦虑和迷茫当中,而是大胆去尝试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不再害怕沉没成本。
最初,我在火热的经济学和比较冷门的心理学中纠结,打算走看上去fancy的行为经济学方向(记得在那一年,Richard Thaler凭借行为经济学理论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和培训师聊了好几次之后,我最终决定用排除法去尝试,确认自己是否讨厌选项A,或者确认选项A和B之间我更讨厌哪一项,并在这样的过程中,思考自己的兴趣点到底是什么。
就这样,我开始走出舒适区的校内课程去探索自己的方向。
在对比了几门经济学基础课程之后,我发现,相比于主流经济学的‘if’ models(假设模型),我更喜欢心理学的empirical study(实证研究)。心理学方法,不同于经济学强调的理论假设和数据分析,更看重实验性,更符合我理想中“科学方法探索人性本质”的预期。
尤其是在参加了牛津summer school后,我对研究决策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记得在行为经济学课上,我问教授“如果人们知道了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惯性思维,他们是否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教授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她的回答是“humans are always humans”。
即使我们了解自己所有的心理过程,我们也会时不时滑入自己的惯性中。人性复杂多变,却有相对的稳定性,心理学家就在量化探究这种变化的不变,它不局限于经济行为,而是更广阔的人类行为、认知、情感、意识等等。
在我看来,实验就像设计游戏般,通过严格的标准流程,量化个体表现,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人类行为,从而提高总的生活质量。心理学运用的方法对我来说兼具趣味和意义。
在大二暑假,BeBeyond 还通过Workshop给了我认识自我的机会。在Workshop的Self-Exploration中,在培训师和其他成员的帮助下不断询问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后我发现,自己挺享受科研带来的孤独感和专注感:科研人员当然会互相合作,但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都可以不同,在探索道路上,更多时候是与自己的对话、沉浸在被学术渗透的生活中。
了解了不同学科后仍然选择心理
在之后的大学时光中,我虽然在小方向上有过动摇,但最终的目的没有变过。我觉得自己还算是挺幸运的,我周围有同学转专业、换方向、或者直接选择就业,但我选择留在同一个方向,适应于其中的研究和氛围。
也许和早早思考起选择、方向有关,我机缘巧合地在大二就和导师相遇了。起因是旁听了一门介绍本专业各导师方向的课程,在看简介的时候就对他的方向起了兴趣,我还记得导师当时在台上问同学:“老化刻板印象和性别、种族刻板印象有什么区别?”我在第一排超小声地说:“因为每个人都会变老。”我们对上了电波,在几周后我加入了导师的组会。
直到现在我还是记得当时的感受,似乎一瞬间拨云见雾,在心理学众多方向中晕头转向的大二学生,突然找到了一个学术出发点。
随后,我利用本科生科研机会,通过风险决策行为实验,测量了老化刻板印象对老年群体风险偏好的影响;尝试和师姐综述关于毕生发展中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总结并探讨未来如何更好地帮助老年人保持幸福感;在老年学会议上展示实验室关于老年人对陌生人面孔信任的研究……
在学术会议上,我遇到了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研究者展示成果。其中,有许多人也步入了人生后半段,他们看起来十分快乐,在探究毕生发展问题的同时,享受发展的人生——还有比这更浪漫的事情吗?
Brown附近的一家三明治店,
光是三明治就有那么多选择,人生也一样。
03
申请,再一次叩问选择
到了申请这一年,我主要是在应对两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我真的对当前方向感兴趣吗?是一见钟情,还是没有遇见更好的选择?大三暑假,在套磁屡屡碰壁之后,我去了Brown一个和之前方向几乎没有交集的实验室。
在那两个月,我时不时想到一个问题:我现在选择的小方向适合我吗?会有持续探究下去的空间和动力吗?我是不是要换到更fancy一点的方向,比如认知科学、人工智能、脑成像之类的?
第二个挑战:我的能力足够吗?我申请初期常常为自己不会python不会R也不会neural techniques感到心虚……
现在回头看,这两个问题可能是每个博士申请人(不管前面准备多好)都会反复拷问自己的问题。
整个申请季,我主要就是和培训师一起拷问自己,回答上文反复提出的问题。其实从学术沟通、申请材料再到面试准备,也不外乎是在回答问题:到底想解决什么学术问题?我觉得读博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个清晰坚定的“想回答、能够回答的学术话题”,对什么方向感兴趣、对未来学术的预期等其他问题都与此有关。
在回应这些问题时,Workshop中不断被提及的fact-based是非常有帮助的——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是拿出事实:不论是你做了什么,还是计划做什么,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细节上,才能体现你真的思考过。
回顾暑研的经历帮我打开了心结。整个暑研我实践了编写认知实验程序、操纵动作设备进行实验、分析数据等等。对我来说,真正吸引我的不是那些fancy的方法,而是完整地做一个心理学实验。
Brown暑期研究时所在的罗德岛
再后来,和培训师Sara一起fact-based回顾几年科研经历:我做出了决定。
我决定研究毕生发展框架下的人类决策行为。本科的科研项目、实验室和目标实验室都有涉及这一方面的研究,这些实验和过往文献(特别是它们的future direction)都说明,这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大方向;
而我在前文提到的各种经历:经济学的决策模型、心理学实验、文献等等,最重要的,一以贯之的“科学方法探索人性本质”目标和理解人类毕生发展的浪漫情怀,让我确定,这是当前阶段我最想回答的问题。
我也知道,自己选择aging这样一个话题,是因为我想知道自己的未来(特别是后半生)是什么样的,我希望在垂垂暮老之际,接受并参透整个人生轨迹,同时帮助更多人了解、面对和改善自己的老年生活。
我的SOP(Statement of Purpose)也不再局限于只展示自己认为重要的能力,而是开始从研究者、从项目的角度来思考和阐述。
从一开始被导师退回重写的SOP到完成申请,我有了新的认识:读博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个清晰坚定的“想回答、能够回答的学术问题”。申博士难免陷入技术焦虑,适可而止吧,毕竟技术和方法总能借助合作与学习解决,不需要由于单纯一个技术不足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后来和很多PhD讨论都会共识:有限的时间需要花在最重要的地方——比如一本厚厚的computational modeling的书,把它全部啃下来需要大半年,但是实际使用时可能只需要看其中几页。真正值得花时间的是待探究的问题,只要确保自己能在融会贯通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当需要使用时快速上手即可。
同样的话也想送给之后的BBYer:如果太纠结于自己没有什么,不如想办法去高效地利用所拥有的一切。
04
回顾感谢这一段生涯发展
当然,在最后还是想感谢一下BeBeyond三年多来的支持。除了敦促我在大一大二走出舒适圈,通过尝试和挑战来丰富自己的选择范围。在最后申请的时候,Sara和我也是一遍遍地修改PS,希望能在PS中体现更多更系统的、关于学术和职业发展的思考。
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后,我和BeBeyond其实可以说是有着相同的兴趣,那就是一个人的毕生(职业)发展。
出国读博有什么利弊、自身的兴趣所在、在小方向上想要做出的成就、未来的职业规划…在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开头“是否适合读博士”的问题,最后我给出了明确的肯定答案。
在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当然留学申请上能减少非常多的困难。但同时,申请也已经不是最需要关心的问题了。当你把自己放到更长时间去考虑的时候,申请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如果你也想知道自己是否适合读博、留学申请应该如何准备、或是想求证自己的发展方向,扫描下方二维码和我们的咨询师聊聊吧~
扫码预约一对一咨询
相关阅读:
BeBeyond,1999年成立于芝加哥,专注于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的留学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