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Beyond一直在做的事情里,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在教学员自己做选择。
很多人觉得很奇怪,在留学这件事上,到底应该选什么国家,选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这些难道不是一个专业机构基于“大数据”应该直接告诉我的么?
大数据确实可以给出一个答案,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留学申请的整个过程,留学的实际体验以及留学后的具体就业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基于大数据的答案,未必真的适合你。
当我们在选择留学的国家的时候,选的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地理,气候,口音,学费,也是它教育体制的整个评价体系,而这个评价体系落到每个人身上是不一样的。
比如去看美国大学的官网,申请要求上基本GPA达到3.0就都可以申,如果没达到网申里还有解释的空间,比如GPA2.3的同学就曾经申请到过美国专排第一的计算机项目(点击文字跳转到Lucas的故事),而在英国这里,申请的时候是成绩优先,GPA不到3.5或者双非的同学来说,选校就会有很多限制。
不同的学校对于个人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人非常想要就业的话,那就要看学校的地理位置方不方便实习,或者是不是未来就业的target school。
如果一个人兴趣很广泛,那去一个综合性的院校会更合适,能够去学你专业以外的各种各样不同的课程,但如果一个人很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甚至可以不选综合性大学,而选一些独立研究所或者学院,对绩点的要求都会更低。
有的人喜欢安静,那可以在农村里待着,如果很喜欢diverse的环境,那也要看看学校在什么城市,比如去美国中部的一些城市的话,有可能非常白人文化,会很不适应,但去了纽约就会很开心。
选专业,选项目和个人的关系就更密切了,比如一个慢性子的人选到9个月的项目,可能感觉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专业是不是匹配也会极大地影响学习的成就和体验,每天读的论文,上的课,周围同学喜欢的东西都在切切实实地发生。
当一个喜欢小动物,在计算机里只能学得中规中矩的同学,进到一个生态学项目的时候,不仅每天都非常开心,而且未来的就业也更加地有把握。
一个想了四年的选择,点击图片查看具体故事⬇️。
更细一点的话,即使都学习marketing,一个人去法国,香港,美国,学习体验都不一样。即使都在美国,西北、南加州、纽约大学学的专业重点也都不同,比如纽大新开的项目非常注重数据和实操,能在上海实习,把小红书都写在了官网上,而南加州在传播理论,和文化娱乐产业上更具传统和优势。
当我们看到每个选择背后对于个人丰富的意义和内涵,就很容易得出一些结论:
第一,选择得自己做,就好像结婚的时候,你总要自己去看看天天要和自己一起过日子的人长什么样子。
第二,选择是一个长短期都要考虑的东西,甚至要从长期的发展来倒推自己需要什么国家、专业、项目,光看排名无法做好选择。
第三,选择肯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而且没有完全可复制的攻略,因为没有一个人是一样的,但可以有方法。
可能大家会觉得,总得先有个学上再谈别的。但你的选择,会极大地影响你的申请结果,因为这是硕博申请时学校最看重的问题——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为什么这个时候要读硕士,博士?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适合走这条路?
你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实习?你是怎么拿到的?
你为什么要进这个实验室?选择这个导师?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这个项目?
注意:学校并不想听一通赞美,而是“你”为什么要选?对你的发展有什么用?
……
你准备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呢?
当选择做好了,也就是上面这些问题的结论是通过自己的体验,反复思考得出的,并且能清清楚楚表达出来的时候,就能够直接提升一个人在申请中的竞争力。每年都有同学因为非常好地回答了这些问题而超越了“大数据”认为可以申请到的结果。
比如当一个同学,为了不让“科研是什么”这个问题,停留在“推动人类认知极限”空洞的理论上,在大三的暑假,扎扎实实地去做了一遍科研,在一次次失败中反而获得最快的成长和坚定了要申Ph.D的决心。在所有人都觉得她GPA太低,科研太少的情况下找到匹配的导师,去芝加哥读计算机博士(点击文字跳转到Erica的故事)
比如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工程专业里,每个人的履历都无懈可击,最终就看谁更能突出一点点,当学员详细地做完项目和专业调研,有感而发地写出契合度的时候,拿到匹配自己能力的学校就顺理成章了(点击文字跳转到Eason的故事)
当然,也有写了16版文书决定不出国,去做人工智能工作的(点击文字跳转到一球一世界的故事)
在BeBeyond看来,个性化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一个必须要做的事。因为这不仅能带来短期的结果,也会带来长期发展的信心。
选择,是留学申请里最值得努力的事情。
扫码预约一对一咨询
推荐阅读:
BeBeyond,1999年成立于芝加哥,专注于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的留学咨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