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不是在劝退博士

教育   2024-11-02 17:58   上海  


大家好,我是 Linda,过去十四年一直在做海外留学申请辅导的的工作,亲身经历/见证了很多人在读硕读博做博后做教职的道路上摸爬滚打。


今年来咨询的人里,关注博士申请的明显增多,甚至我自己招的学生里有 50% 要申请博士,是远大于前几年的比例的;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在考虑把读博做为一条出路,同时也因为人口密度里博士含量还是很低的(估计不到 3%),所以总觉得这条路上充满了迷雾。


这时候去翻翻 xhs,发现有名校博士毕业在大厂工作的 up 主告诉你博士特别值得读,只要能忍过这几年,毕业的时候,既可以留在学界,也可以进业界,简直是人生巅峰。


同时,劝退的声音也蛮多的,比如普通家庭别读博,耗不起这么长时间;加上再看到斯坦福博士考公上岸的消息:如果辛苦读了六年,还是在斯坦福这样卷生卷死的地方,毕业还是只能考公的话,好像性价比很很一般啊……


图源小红书


这下真不知道怎么选了。



虽然在我看来,要不要读博士真的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考量和答案,我也没法替你做决定;不过我确实可以分享一些思考的角度,看看能不能帮助你做一个更好的决定。


比如,我们首先最值得搞清楚的,就是“博士具体是什么样的”。




01

博士是什么?


从最最“功利”的角度来说,博士是获得最高学历的过程,是日后正式学术场合都得称呼一声 Doctor XXX 的荣耀,是一部分职业的敲门砖,比如高校里的终身教职,政府机构的纯研究岗位,业界的产品研发中心最核心的岗位,现在顶尖的对冲基金,咨询公司也都非常喜欢招有博士学位的人(不管是什么学科的博士)。


不过要更具体的阐述“博士是什么”,请允许我祭出 Utah 大学教授Matt Might这组非常经典(老掉牙,bushi)的图。


↔️左右滑动查看↔️


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博士意味着:你在人类知识边界的某个点上苦苦思索了好几年,运用一切你能运用的资源:自己的智商,导师的指导,课题组伙伴们的支持,甚至整个学术圈的集体智慧,终于有一天,你突破了这个点!


你把人类的知识向前推进了一步,你做到了从来没有人做到的事情!这时你就成为博士了!而且Doctor这个头衔就会一直跟着你,做为社会对你的学术贡献的认可。


不过,在陶醉了一阵子之后,不要忘了整张图的样子:在全人类的知识边界上,你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就像地球在银河系里的存在感一样。




02

博士的压力


同时你也要知道,在“推边界”的这几年里,你始终都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的:


你始终是要跑在别人前面的,没有可以松懈的时候,你能坚持多久?可能只差 60 个小时,诺贝尔奖就要易主了。


点击图片查看文章《诺贝尔奖也是赶due赶出来的》


面对整个过程中占比高达 99%的失败/无用功,你要怎么分析,怎么做决策,继续死磕是正解?还是水一水算了,“假装”已经推出去了?


就算你下定决心换个地方推,也会面临新的问题:换个地方就一定能推得动么?还是推不动怎么办?去抢别人的地盘真的抢得赢么?或者推着推着不小心踩雷了,整个学术基石都崩塌了,你推过的地方立马变无人区了,怎么办?


所以,如果没想清楚就不要轻易读博士,这里面的沉没成本远比你想象的大得多。




03

博士不是象牙塔


也有人说,这些压力我都知道了,我忍就是了,因为学校里总是更单纯的,我实在不想这么早就去职场里摸爬滚打。


抱歉,我又要泼冷水了:刚才话没说完,如果没想清楚就不要轻易读博士,尤其没有必要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去读博士。


因为读博期间可能会遇到一些你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情况:比如有个小伙伴,在美国一所非常有名的学校读硕士时很受系主任喜欢,拿到了热情洋溢的推荐信,顺利申请到本校的博士(一年也就招 7-8 个,还是很不容易拿到的)。


她本身是很喜欢做田野调查的,就打了个申请,博一刚开学就跑回国内做前期的数据采集,然后远程上课参加考试;一开始还挺顺利的,后来有一门课作业在 DDL 前因为网络问题死活交不上去,后来好不容易交了,教授因为迟交给了不好的分数,然后形势就急转直下,整个学期的成绩都不太好,但也没有到挂科的程度。


到博一暑假,她又跑出去收数据,突然接到系里的通知安排了几个教授要和她聊聊,结果教授们居然是来劝退的,大意就是觉得她博一表现不够好,认为她不能胜任。她一脸懵逼,头一回遇到这种事完全不知所措,压力之下就同意了。


结果办完手续和同一届的博士生告别时,发现大家几乎都被联系过,但这些美国本土学生比较强硬,拿着校规据理力争,都继续安稳读书了。后来从打击中回过神来再分析,觉得可能和系主任换人了有关,凡是当年系主任给了好评的人都被针对了...


你看,学术圈也没有那么安稳那么纯粹,职场上会发生的,这里一样都有,而且可能更复杂更难处理:职场上,真的工作得不开心了,你还能炒老板鱿鱼,现在 90 后裸辞也比比皆是;但是学术圈里,你和学校/导师之间的契约绑定关系是更强的,你恐怕无法如此潇洒的选择 quit 博士吧。


所以,如果你仅仅因为“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读博,那这条路可能并不如你所愿。


图片来源小红书




04

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


比如我们有个学员 Jenny,在芝加哥大学 Booth 商学院读博士,她真的很享受读论文并从论文中汲取养料产生想法的过程,在她那里:不断自己 challenge 自己,不断去调整和完善想法,精益求精设计实验来验证或者推翻自己的想法是享受而不是折磨,那就挺值得读博的;

点击文字查看Jenny的故事


再比如 Ruka,他未来想做的事业是做药品进入医保的谈判,这意味着非常扎实且宽广的知识基础和极其严谨的系统思维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 stakeholder 中找到最优解,那么他去读博士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就是很必要的一步;

点击文字查看Ruka的故事


你可能会说Jenny和Ruka可能是个案,怎么对照到自己身上呢?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再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人更有可能把学术这条路走得特别顺特别好呢?


首先,一定要对目标领域有着持续不断的动力,发自内心地想要了解更多,懂得更多。比如,我们有学员一有闲暇时间就读论文,他说,每一篇顶刊的文章都字字玑珠,一个词都不舍得放过。


同时,要想保持长久的动力,就需要从读博日常行为中不断获得正反馈。比如,我们有个学员在理解论文里的各种argument方面天赋异禀,总是能很快get到核心,总能比别人更快的摸清楚要推动的这个边界上的点这种感觉是很好的;再比如我,当年读论文做实验,每次似乎往前推进了一点的时候,就又冒出无数个新的要去继续搞清楚的问题,我的真实OS不是“哇,好有趣,赶紧搞明白”而是“什么时候才是个头a”,这就是无法持久的。


或者有些人虽然能感受到乐趣,但是也愈发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比如我的一个朋友,读硕士的时候用尽全部力气却发现自己在学术上的积累依然极为有限,且速度极慢,甚至比不过美国本科生,遂放弃。


其次,要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想法。前段时间有学员和我吐槽:有原创想法真的太难了,那可是PI(课题组带头人)的活儿啊。确实如此。但正因为难,才更难能可贵,如果你有,一准儿PK掉90%的竞争者。所以,更需要早一点开始培养自己能源源不断产生想法的能力,从申请博士的时候开始,从现在开始,刚刚好。


再次,要有良好的科研素养,包括:开放的心态,足够的好奇心,非常强的学术圈里的沟通意识和能力。最后这点很容易被忽略,但其实非常重要:比如只有能够理解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在说什么,在交叉学科极速发展的时代才不会落伍;比如只有能精准简洁的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研究的独特价值表达清楚,才更有可能争取到funding和资源,以及更可能发Nature正刊而不是子刊。


图片来源小红书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来很多人说博士申请是玄学,比如有大三暑期才开始做第一段相关科研但是拿下 MIT 和 Berkeley 全奖博士的点击文字查看详情,也有方方面面 buff 叠满然后全聚德的;我想说其实并不是玄学,好结果也不是随机的。


以BeBeyond 为例,过去二十五年里,我们一直在关注和培养博士申请人的动力,产生想法的能力,学术圈里的沟通能力,从申请准备开始就走在成为真正的 researcher 的道路上。这样不仅能拿到更好的申请结果,也让申请准备过程成为了“Predoctoral Training”(本来要花两年呢),让读博之旅更顺畅,一举多得。


想具体了解背后的原理和方法?预约一对一咨询,来和我们聊一聊吧!


扫码预约一对一咨询



推荐阅读:

1. 北大学姐:想做学术,要先“结缘”

2. 喜欢哲学和历史的我去读了计算机博士

3. 用个人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做申请:BeBeyond G Program介绍

BeBeyond,1999年成立于芝加哥,用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的理念和方法做申请的留学咨询机构。

BeBeyond
专注年轻人方向规划、海外升学、职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和解决,1999年成立于芝加哥,累计服务学员万余名,在解决眼前留学、求职等问题的同时,提升学员长远个人发展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