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施均诗选》
财富
2025-01-08 00:01
海南
后记
诗选终于编出来了,松了一口气。我本来就不是什么诗人,最多是一名诗歌爱好者,创作的诗篇数量很少,质量也不高,难于登诗国这个大雅之堂。但经过朋友们的怂恿、鼓动,说是同诗歌接触了一辈子,难道还不该编出一册诗集吗?因此动了心,勉强编出这册诗选来。我同"缪斯"结缘算起来有半个多世纪了。当我一九三三年在初中读书时,就对诗歌有兴趣,但严格地说并不懂得诗。那时,我读书的广东合浦第一中学,也即现在的广西北海中学,学生会办一个铅印刊物叫《缪丝》,负责编辑的是同海中学,学生会办一个铅印刊物叫《缪丝》,负责编辑的是同校高中赵世尧、苏觉民(后改名翰彦)等同学,发表同学的文学作品。我也试着投稿,开始侥幸发表了,以后就不断写诗,以文会友,得到鼓励,兴趣越来越大。当时,家兄蔚春在中山大学读书,他的同学陈江帆常在《现代》文学月刊发表诗作,也算是现代派诗人之一,他知道我正在学写诗,便不断寄《现代》给我看,并指导我写诗。那几年写了不少诗,记得还编了一册诗集《怀春集》,在当时的广州国民日报副刊《黄花》上,曾选发过部份诗作。一九三六年秋,我初中毕业后便去广州读高中,经过朋友介绍,很快便参加了《广州艺术界抗敌协会》诗歌组的活动,接受新诗歌大众化的进步思想,是温流、黄宁婴、陈芦荻、陈残云等所创办的《广州诗坛》第一批参加者,开始学习写一些抗日救亡的和反映社会现象的诗歌。一九三七年二月我写了一篇《倒马桶者之歌》,是反映当时广州清洁工人生活的诗,发表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一日出版的《广州诗坛》创刊号上,这反映我的诗风开始转变;同时在中山大学出版的《琼涛》刊物上,也发表了一些同类的诗,如《南方的街》,是反映贫民生活内容的,颇得好评。可惜这些诗稿都找不到了。抗日战争爆发,我缀学回到琼崖、北海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一九三七年下半年至三八年三四月,同友人办诗刊,用诗歌作武器宣传抗战。这时期写了不少诗歌在北海《战声》和其他报刊发表,也在海口出版的《国光报》发表。这些曾编为《暴风雨》、《抗日的旋风》两册诗集,可惜来不及出版,在战争中诗稿全部丢失了。自从我一九三八年五月去延安参加革命到一九八三年,这长达四十多年中,由于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的繁重,我是不常写诗了,但也还不断读些诗,继续学习,关心诗坛的风云变幻。一九八三年,我调去海南岛参加创办海南大学,有机会结识海南一批诗友,如云风、云逢鹤、邝海星、冯麟煌、蓝田玉、王春煜、苏海鸥等人,酝酿建立一个诗歌团体,团结海南诗歌爱好者,研讨诗艺,于是在一九八四年中秋节,正式成立《海南诗社》,推举我为社长,并聘请陈芦荻、李英敏二位文友为顾问,还出版了《诗书画》报和《诗文学报》。海南诗社现已有诗友二百余人,遍布各条战线,成为海南岛有一定影响的民间文艺社团,对海南特区的文化建设起了一定的作用。在诗友们的激励之下,我又被激荡起写诗的热情。从一九八四年开始,我笔耕不停,陆续写了一些诗,除了写抒情诗、朗颂诗之外,还学写旧体诗,特别八七年学习国画,为了配画,旧体诗也就写得较多。从八四年至现在,我大约写了各体诗二百余首,这是我学诗以来创作比较多的时期之一。这次选诗基本上是从一九八四年以后所写的作品中选出。实际上这个诗集只是近十年的选集。一九八三年前创作并不多,也尽量选几首,以见一斑。一九三六至一九四九年这时期的诗作已荡然无存。前几年有朋友寻找党史资料,偶然从中山大学保存的《广州诗坛》、《中国诗坛》及其他地方,发现我的四首诗(歌词),为了免得这段历史完全空白,也把它收入这册选集,做为历史资料保存。总之,这本诗选的数量是微不足道的,质量是不太高的,但总算是我一生和诗神关系的总结吧!在编选诗集过程中,多承许多同志、朋友的关心。特别得到胡善禧诗友在新诗方面,于定一同志在旧体诗词方面,都很认真热心地各自审阅和重选,使我能有机会把这诗集拿出来。老友李英敏同志和郑心伶同志,在百忙中为诗集写序,诗友云逢鹤前年写了一首《致施均》的诗,我也拿来放在卷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同志们出于关心老同志的文化活动,得知我在编诗选,便很热情地支持这册集子的出版;著名书法家叶农同志题签并作插页,著名国画家田钧先生和卫俊贤先生专为诗集画插页,美术家丁肇辙同志设计封面,在此,一起表示衷心的感谢!林施均(1918~2005),海南诗社第一任社长,1983年参加创办海南大学,任第一任海南大学党委书记。原名林树棠,海南省文昌市锦山镇园堆村委会莲塘村人,出生于商人家庭,随经商的父亲一起生活,在广东省合浦县立第一中学(今广西北海市北海中学)就读,1936年秋后到广州读高中(哥哥就读于中山大学),参加学生进步活动,1938年冲破重重封锁,扒火车到达延安,就读于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大”毕业后,被留到了延安总校任专职教员,后任“抗大”分校教员、华北军政大学台湾队政治主任教员、政委。1964年调任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1992年出版《林施均诗选》,1998年出版诗集《不凋之风》(与人合作)。2003年编印诗文集《岁月情深— 一位八十五岁老人的足迹》。1984年在海南组织“海南诗社”并被推选为社长,创办《诗书画》和《诗文学报》,主编出版《蓝风·蓝风》和《珠崖风》两部诗友合集。2000年发起成立西安交通大学老年诗社,任社长并领导编辑《老年诗讯》。2002年主编出版《西安交大老年诗选》和《沈云扉诗词集》。在西安读书的文昌学子每年举办联欢都会邀请林老与会,只要身体允许,林老无不躬身与会。
八门湾的风
海南旅行、美食、文史,西大故事,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