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暴论

科技   2024-12-13 11:56   山东  

前一段时间,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说:

最近去星巴克喝咖啡听到的都是 AI、视频号、流量、个人 IP 、发售和 IP 定位之类的词语。遥想当年,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在咖啡店聊的都是融资、招人、上市。

这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未来年轻人最好的创业机会是做 AI 和个人 IP 。

怎么讲呢?这个观点不能说错,甚至对于从副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趋势,也确实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尤其是 AI 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机会去做一个超级个体,做之前可能没有能力做,甚至不敢做的一些事了。AI 的赋能效应还是很强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对于这个趋势的变化只能说明一点:零工经济的兴起从大环境的角度来看,其实就是意味着经济的下滑与萎靡。大家挣钱难了,所以,都想去搞点副业挣点钱。

11 月份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报告,是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联合快手平台发布的《网络主播新职业发展报告》,在这个报告当中说:全国职业主播超 1500 万人,呈现职业化、专业化、多元化发展趋势。预计到 2025 年我国直播行业的人才缺口为 1941.5 万人。

网络主播成为大众化的职业,不仅为一、二线城市带来规模化的就业机会,也为新一线和三、四、五线城市带来普惠的就业机会。

截至 2023 年 12 月,有 1508 万人把网络主播当成主业,这里指的不是那种但凡开过直播就纳入统计的标准,而是以直播为主业养活自己的人,达到了 1508 万,这个数字很吓人啊。

而且,网络主播这个职业,这几年逐渐从一个补充性职业变成兜底性职业,客观上起到了就业蓄水池和社会稳定器的双重作用。

既然是兜底性职业,也从侧面反映了大环境不好的问题,既然是兜底性职业,其实,可能大家都是迫不得已去做这个职业的。

唉,怎么讲呢?报告也没有无脑去吹这个职业有多好,数据说,月工资超过 8000 的占 13%,甚至都不敢列出月薪一万的占比数据,说明超过 1 万的月薪数据根本就不够看或者少到可怜的没法看。

月薪 3000 以下的主播占比大约是 7 成,什么意思?1500 万主播,也就是有 1000 万的主播月薪都是 3000 元以下。

但是,如果你干过短视频,做过直播,你就知道这个活到底有多累了。

我想说的暴论是什么呢?

随着平台经济的崛起,很多人都成为了自由职业者,包括成立小团队这种公司组织吧,其实都是在给平台打工。

零工经济的兴起,所谓的自由职业不过是由为公司打工换成了为平台打工。

但是,平台在算法的控制下其实比公司压榨还狠,比资本家还资本家。

看看算法控制下的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包括做短视频的自媒体人还有网络主播。看似光鲜亮丽,其实可能比上班还苦还累。

就比如以做短视频为例,都是算法推荐,很多人为什么不敢断更?因为你一旦断更,当你再次更新的时候,可能算法就不推荐你了,认为你不够努力。只有保持一定频率的持续更新,算法才会认为你是一个优质的博主,持续推你的短视频。

我记得有一个朋友,做直播的,为了保持流量不断,保住直播间的人数,都不敢上厕所,穿着成人纸尿裤在直播,就怕自己上厕所的时间,直播间的人跑了,平台不给流量了。

多么的苦逼。

所以,平台经济的崛起,零工经济下,人们看似自由了,但是,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更狠、更残忍、更没有人性和感性的资本家,那就是平台算法。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你以为做自媒体这类零工经济真的挣钱吗?

昨天我看到一份《副业调查报告》,15% 的人做副业的人根本就赚不到钱,30% 的人每月 1000 元以下,1000 - 3000 元区间的人,占比是 21% ,什么意思?就是接近 7 成的人累死累活都在 3000 元以下,是不是跟网络主播报告的数据不谋而合。

这就是现实。

做自由职业,搞个体经济,不稳定的同时,你遇到「算法」这个资本家剥削你剥削的更残酷,同时,你赚的钱还不多。如果你自己还交社保的话,抛去社保,你挣得这点钱可能连房租都不够,别说吃饭了。

所以,有时候,我就在想:零工经济的兴起:不是选择,而是不得不选择的一种无奈之举。

今日思考

Thinking

虽然 “自由职业” 看似解放了个体,但算法的控制让人们反而被束缚得更深。其实,我也一样,每天都在冥思苦想今天写什么?明天写什么?一旦不知道写什么?内心充满了焦虑。

长按扫码加入「AIGC・掘金成长研习社」一起掘金,一起暴富,一起用 AI 赋能
点击下方公众号卡片,关注我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字 “1024”
有惊喜

非著名程序员
关注我,一个带领程序员开阔眼界,提升认知,突破圈层,实现个体崛起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