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开课之前杨老师在群里发了课程材料和之前的学长学姐写的课程感想。记得学姐有句话是“杨老师的课很厉害的”。我记住了这句话。杨老师说学生要对授课老师有所了解。看完了课程材料中老师的长达7页的简介,确实挺厉害的。在我还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时候,杨老师已经行万里路,写了万卷书。但同时杨老师也很谦虚。对学生很有耐心。杨老师从不拿出老师的身份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是带着大家去论证。有一次就“为何美国不是CPTPP的成员国,为何条文中还有美国的规定。”这一问题,杨老师猜测是疏漏,同时举了之前WTO谈判中的内容进行类比证明。杨老师还说,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记忆,杨老师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有个关于条约内容字错了如何修改的规定。我之前未留意过。当即说好像没有吧。老师回复说那可能记错了。但这么一个大教授怎那么可能会就条约法是否有无修正条款记错。我后来再去看条文,发现是自己错了,确实存在修正条款。杨老师并没有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学到了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记忆,去验证。
说到教学法的起源,杨老师说来自西政的课堂。这里的起源我以为是西政的老师“发明”的教学方法,实则是杨老师的个人“发明”。起源于西政是说在西政的课堂上开始,杨老师发现西政的学生表达欲很强,便将课堂交给学生。杨氏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的产物,更是杨老师愿意将课堂交给学生而产生的教学方式。尚未开课之前老师布置阅读任务,前三节课的任务是阅读几百页的材料,根据材料每个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当问题被汇总起来形成几百个问题。有些问题会被重复问出。杨老师说即使把问题看一遍也可以对内容有所了解,可以看到别人注意而自己忽视的地方。上课后杨老师会说“大家都知道我要开始踢皮球”。初始以为踢皮球挺简单的。最后两节课换成学生主持,这时候更加懂得主持人并不只是踢皮球那么简单,也要很深的功力,对整体课堂要有很好的掌控。但学生当主持人很好的一点是老师可以讲他知道而我们不知道的,老师会扩展很多。
第一节课结束,我以为杨老师是有选择的挑选提问作为课堂探讨的话题。第一节课的问题是宏观性可展开的。后来发现即使是小问题也可以展开。在明晰问题的过程中大家会明白问题到底是什么,甚至提出问题的学生本人也越来越清楚自己要问的是什么。我认同杨老师提出的“所有的问题都是好问题”,不仅每个问题本身都值得探讨。延展开来会发现仍然存在更具体或者其他相关的问题。同时这种理念也给了所有人上桌的机会,照顾到了不同学生的情况。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提问也越来越清楚,从一开始的只有自己直到提问位置在哪到慢慢标记出具体问题的位置让其他人一看就明白问题的来源。
杨老师说,就CPTPP内容提出的问题有三种解决方式:一是直接搜索引擎搜索;二是查找相关论文、学者文章;三是直接从文本出发解读文本。刚开始大家习惯直接用搜索引擎或者人工智能直接找答案,但是有的问题是人工智能也无法给出答案。后来大家慢慢开始去寻找学者文章并和老师一同进行文本的研读。
提出问题的初始状态自己是对CPTPP是不太了解的。后来慢慢发现自己可以直接通过阅读文本解决自己的问题,或通过老师提供的丰富的课程材料中发现学者已做的研究中找到答案。自己主动去探索过程中以及和同学老师的讨论中慢慢找到答案。自主探索性学习真的很棒,很有成就感。
其实我没有什么想要批判的,我觉得杨老师的课很好很好。杨老师让写感想的时候说要有批判性思维。我只能说下我的两个小遗憾,一是没能听到老师的很多经验,二是有的问题的讨论时间过长。
“WTO三十周年系列讲座”卢先堃讲座中,作为主持的杨老师说写书有三要素:兴趣+能力+经验。当然学生现在也不是要写书,但是无疑是缺少经验的,这个经验是杨老师具备而学生不具备的。在杨老师主持的时候,主持人不可以就问题提出看法。直到身份转化学生作为主持人的时候我们听到了许多学生缺少而老师具备的丰富的经验。如杨老师谈论到了《中国入世议定书》第 15 条在谈判中的疏漏,这是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是大家想要了解到的东西。但有时候可能问题导向并不会导向那边。但学生主持的话,其实目前学生的水平可能做不到掌控全场。但谁知道呢,也许多几次学生也可以做到,我们在成长。
有的时候一个问题的讨论甚至可以长达三节课。这个时候我包括其他的同学希望老师给出一个定论,不要无休止的讨论下去。可能并没有真的明白,但只是想要一个定论。直到看见一位学长说,“但事实上,本科乃至研究生的课堂,仍以讲授的方式为多数,有的老师只是增加了提问的频率,或者以点名强制的方式抛给同学们已经准备好的问题,直到有人说出那个正确的答案。我认为杨国华老师的“讨论式教学”是一个全新的层次。”
杨老师的教学法是让各个学生畅所欲言,并不打消学生思考的可能性。写到这里我可能明白了为什么老师并不急着给出确定的答案。本身目的就不是为了那个“正确的答案”。杨老师的课堂更多的是在教我们思考的方式,如何提问、如何明晰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问题,寻找依据。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敢于质疑即使是专家也可以质疑。但要有理由,质疑之后发现问题,要回去多补课。
由于这个课程,我也参加了11月21日晚上杨老师的“临危受命:WTO上诉仲裁机制”讲座和以及中国法学会世贸易组织法研究会等八家学术单位组织并由杨老师主持的“WTO三十周年系列讲座”。
21号晚上的讲座杨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如何在100多人的讲座中实践“杨氏教学法”。我一开始带着怀疑和好奇的心想那么多人如何使用杨氏教学法呢?讲座开始之前杨老师让大家扫码进入讲座群聊并在群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材料和一些网站链接。一共7页的PPT,杨老师花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讲完了,剩下的时间是都是观众的了。杨老师说手机是教学工具。每个人将自己的问题发到群里。然后大家展开讨论。起初大家并不太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发送问题的速度很慢,随着不断有观众提出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嘉宾老师也开始参与进来。回答问题环节,大家像曾经的自己一样直接用人工智能搜索答案。一开始观众并不会利用杨老师发的材料。当之前体验过杨氏教学法的学生开始用杨老师发的材料回应大家的问题。更多的观众开始自己利用杨老师给出的丰富的材料自己寻找答案并与大家讨论。第三个问题其实是杨老师停在PPT页面,观众自己发现了问题。在杨老师引导大家寻找问题加上问题导向和集中讨论中,大家一人一片拼图,逐渐建立起WTO上诉仲裁机制完整的画面。尽管这整个图案可能还存在残缺,但这个过程中很多东西是观众自己找到的(当然离不开杨老师提供的资料),而不是直接被灌输的。原来即使是很多人的课堂仍然可以实现“问题导向+集体研讨的学习”的杨氏教学法。
“WTO三十周年系列讲座”从9月18日开始了第一讲,12月仍在进行。这个系列讲座离不开每一讲的学者和实务专家,更离不开杨老师作为主持人目前主持了多达二三十多个晚上的讲座。做讲座的很多教授和实务专家是杨老师的朋友。我猜测是杨老师的朋友,我的猜测是有依据的,其中许多人杨老师在其论文或书籍中表达了对他们的感谢。很多人和WTO的渊源长达二三十年。那么一群人一起做着喜欢的事情,很令人羡慕。这个系列讲座仍在进行,讲了很多关于WTO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去听。
在这个系列讲座中龚柏华教授的讲座中,杨老师替学生提了如何成为涉外法治人才的问题。龚教授回答道,学校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学生要做到动脑(思考)+动嘴(交流)+动手(要写东西)。上杨老师的课真正做到了动脑、动嘴以及动手。
仍然记得杨老师第一节课说的“目前大家都在讨论CPTPP,希望你们上完这节课,当和其他人聊到CPTPP的时候,你们探讨的更深入,而不只是流于表面。”我们做到了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同时需要进一步去思考。还有许多空间等着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成长。
老师目的不仅仅将知识带给学生,而是将方法带给学生。出于自己言语能力的有限不能完全描述杨老师课程之好。
总之,杨老师的课程值得!!!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2023级研究生
管宇苹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
西政(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公众号是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科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我们致力于国际法治思想的分享与碰撞,追踪国际法治的热点与难点,探索国际法治人才的培养模式,展示西南国际法学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