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下午,国际法学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师生学习座谈会。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吕亮出席会议,国际法学院师生代表代表参加会议。
国际法师生共聚一堂,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工作和学习实际阐释自己对共建“一带一路”这一倡议的理解和这一倡议引发的思考。会议由国际法学院副院长钟英通主持,与会代表围绕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展开热烈交流和会谈。
钟英通副院长首先就1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导学。
田路老师结合教学感受和工作经历,提出应坚持学研产三效合一,发挥学校、学院、实习基地以及校友的作用,强化实岗实训,同时还可动员学生参与科研,重点培育优秀项目。
王晓燕老师介绍了国际私法教研室开展的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关的工作。她特别指出争端解决机制的建设在以法治手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表示在未来将以争端解决机制作为研究和授课重点。
阳兴龙老师结合自身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关工作经历,分享了他赴新疆调研时了解的与中国企业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的实际案例。他认为,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中国企业面临的涉外法律事务势必增加,如何帮助走出去企业解决法律问题是当代国际法学人的使命。国际法青年学子要练就扎实的法律功底,力争未来能够用专业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用法律武器维护中国企业利益。
郑蕴老师结合共建“一带一路”推进的大背景,认为同学们要有扎实的法律素养,能坚持问题导向,将个人能力拓展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基础做好职业规划,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许俊老师认为,推进“一带一路”机遇大于挑战,总书记的讲话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向下一个金色十年的信心。我们每个人也要怀揣信心,选好道路,自信昂扬地向前走。
在老师们的分享之后,同学们深受触动,纷纷畅所欲言。
廖昕羽同学认为,国际法学院学子在学习法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着重提升外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她也坚信青年一代能在共建“一带一路”搭建的广阔的平台上大有作为。
曹若慧同学结合自身在印度尼西亚学习的经历,分享了学习“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语言和国别法的感受和体会。通过自身的学习经历,她感受到了学校始终在探索如何在人才培养方面精准对接国家战略,未来一定能培养更多可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法治人才。
郝思源、刘裕洲、黎瑩、周宣颐、王曦曼、高品等同学也分别作了发言。
最后,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吕亮总结发言,她要求大家一是要提高认识站位,师生个人发展要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二是要转变心态,深刻认识到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三是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实际开展工作并产出优质成果。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
西政(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公众号是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科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我们致力于国际法治思想的分享与碰撞,追踪国际法治的热点与难点,探索国际法治人才的培养模式,展示西南国际法学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