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本书之前,WTO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复杂的制度集合,充满了难以捉摸的法律条文和程序细节,我对它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然而,杨老师的文字打开了一扇窗,那些抽象的规则和制度开始变得具体而生动。读完这本书,我对WTO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激发了我对WTO法的兴趣。作为杨老师的学生,我渐渐学会从更为立体的视角去审视法律问题。接下来,我想从三个方面,分享我的心得与感悟。
1
《丛林再现》打破了传统学术著作的枯燥与严谨,它的结构清晰,却又充满了引人入胜的节奏感。杨老师以条理分明的方式,逐步揭示了WTO上诉机制的起源、发展与危机,从最初的构想到如今的困境,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不为人知的波澜。书中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清晰的脉络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感受这一复杂制度的运作与挑战。这种结构安排让人仿佛在一幅立体的画卷中游走,读者不仅能理解其重要性,也能感受到历史变迁中的每一次冲击。
而在叙事风格上,杨老师则颠覆了传统法学写作的冷静与理性。尤其是在讲上诉机构危机的章节,他以一种近乎悬疑小说的方式,讲述WTO上诉机制危机背后的纷繁故事。像是一场紧张的博弈,充满了对抗、策略与反转。你可以感受到制度的博弈和利益的冲突,而这一切,又是那样真实而触动人心。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江湖世界,杨老师把法治世界中的理性与非理性、人性与利益的冲突巧妙交织,令人在阅读中既获得深刻的学术洞察,又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法治背后鲜活的人物与故事。
2
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之一,就是老师通过自己作为上诉机构候选人的经历,为这本书注入了鲜活的个人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制度背后的“人”。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杨老师作为学者对制度的深刻思考,也能窥见他对其兴衰背后种种因素的情感与态度。
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James Bacchus,作为上诉机构的首任成员,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个案的裁决。他不仅在上诉机构的初期奠定了其司法精神,更深刻塑造了这一机制的核心价值观。在他的眼中,国际法不仅仅是各国利益的博弈场,还是一条通向全球法治与正义的道路。这种信念贯穿于上诉机构的多个裁决中,赋予了它强大的法律判断力和独立性。
杨老师对James Bacchus的分析让我意识到,法律并非冰冷的条文,它背后是一个个坚守法治信念的“人”。正是这些人,推动了国际法的前行。法律的背后,正是人类对公正与理性的不断追求,这些“人”的信念和行动,才塑造了我们今天理解的国际法。
与此同时,书中提出的另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让我颇为震撼:在WTO上诉机制的危机中,很多看似局外的“个人恩怨”竟然对上诉机构的运作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特别是美国的贸易代表,他的一系列行动深刻改变了上诉机构的运作方式。虽然这一观点听起来有些颠覆,但却促使我反思:我们常常认为法律是“客观”的、超然的,然而,制度的运作往往是由一系列个人选择与行为所推动的。法律背后,充满了人性、利益和权力的博弈,充满了个体选择的张力。
我深深被杨老师这种“人-事-制度”分析方式所启发。法律不仅仅是对条文的死记硬背,它更是一场对“人”的理解与探索。我们在分析法律的同时,也应关注那些在背后默默推动法律进程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因为正是这些故事,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法律世界。
3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而这种思维正是在杨老师的学术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尽管《丛林再现》一书让我们对WTO上诉机制的危机有了深刻的理解,但作为读者,我们也需要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书中提到的种种问题。
书中重点讲述了美国贸易代表如何通过极端手段直接影响上诉机构的运作,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阻挠上诉机构成员的选举,最终导致其功能瘫痪。然而,我认为,WTO的危机并不单单是由个别人物的行为引起的。事实上,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贸易规则上的根本性分歧,也是导致WTO面临困境的关键因素。
此外,WTO体制的改革迟缓,以及各国对公平规则不同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一危机。因此,在思考WTO上诉机制的未来改革时,我们不仅要关注个别国家的行为,还应该放眼全球,关注全球经济体系的深层次变动和长期影响。
总的来说,《丛林再现?WTO上诉机制的兴衰》不仅是一部具有深厚学术价值的著作,更像是杨老师多年研究与亲身经历的智慧结晶。作为学生,我感到无比幸运,不仅能够从书中汲取丰富的知识,也能在日常的学习中,深刻感受到杨老师那种严谨而富有洞察力的学术风范。
正如老师所言,“WTO是模范国际法”,而WTO上诉机制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间争端解决的上诉机制,堪称国际法治的伟大实践。学习WTO上诉机制的兴衰,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国际法的发展与演变,更能揭示国家间利益博弈如何在法治框架内运作。这一机制的兴衰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样一本好书值得我们所有人拜读!
作者|杜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