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和医疗机构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表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分类标准:
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分级 | |
严重程度分类 | 给患者造成损害的程度 |
Ⅳ类事件(隐患事件):未发生不良事件 | A级: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不良事件 |
Ⅲ类事件(无后果事件):发生不良事件,但未造成患者伤害 | B级:不良事件发生但未累及患者 C级:不良事件累及患者但没有造成伤害 D级:不良事件累及患者,需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不被伤害,或需通过干预阻止伤害发生 |
Ⅱ类事件(有后果事件):发生不良事件,且造成患者伤害 | E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进行治疗或干预 F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 G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永久性伤害 H级:不良事件发生并导致患者需要治疗挽救生命 |
Ⅰ类事件(警告事件):发生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死亡 | I级:不良事件发生导致患者死亡 |
——依据《医疗管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中国医院协会T/CHAS 10-4-6-2018
2024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
目标一 :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NIT-2024-Ⅰ)
1.1
优化团队人员配置,接受再灌注治疗相关新技术的专业化培训。
1.2
医疗机构应与院前急救系统建立高效连接,快速转运。同时持续优化院内急救流程。
1.3
不具备再灌注治疗能力的医疗机构,要制定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转诊方案及流程,力求“一小时急救圈”内转诊。
1.4
医疗机构要建立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持续监测平台,实施月度数据分析,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1.5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改进措施并执行。
目标二: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 分期评估率(NIT-2024-Ⅱ)
2.1
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病案、肿瘤、影像及其他临床科室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强化肿瘤疾病规范化诊疗,定期进行培训。
2.2
医疗机构要加强非肿瘤科室肿瘤疾病的诊疗管理,对肿瘤患者采取多学科协作诊疗。
2.3
加强临床 TNM 分期评估过程管理,建立评估制度,规范评估流程,明确医务人员需掌握的检查评估策略;要求医务人员规范书写临床 TNM 分期评估内容。
2.4
建立肿瘤单病种诊疗的监测及评价机制,定期分析数据,纳入绩效管理。
2.5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三: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NIT-2024-Ⅲ)
3.1
医疗机构建设由医务、临床、护理等部门组成的医院内 VTE 防治体系,成立VTE 管理团队,制定VTE 防治管理路径,开展VTE 风险评估和预防。
3.2
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 VTE 预防提醒、质控指标的数据采集、监测及评价反馈,并纳入绩效管理。
3.3
运用有效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改进措施并落实。
3.4
建立 VTE 相关会诊转诊机制和应急预案。
3.5
开展 VTE 防治技术指导和教学培训。
目标四: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NIT-2024-Ⅳ)
4.1
医疗机构成立由重症、急诊、感染性疾病、检验、医务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
4.2
医疗机构定期开展相关培训。
4.3
医疗机构建立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的多部门联合监测及评价机制,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数据分析、反馈,纳入绩效管理。
4.4
医疗机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目标五: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NIT-2024-Ⅴ)
5.1
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临床科室、药学、信息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完善静脉输液治疗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
5.2
优化药品供应机制,保障口服、外用等剂型常用药物的合理供应。
5.3
制定并优化无需静脉输液的病种清单,关注重点药物、科室、疾病的静脉药物使用情况。积累临床证据。
5.4
定期培训临床诊疗指南,加强循证理念教育,激励优化给药方式。
5.5
建立静脉输液治疗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按季度进行数据分析、反馈,并组织人员对评价指标结果进行点评。
5.6
强化静脉输液治疗药物监测和预警机制,关注静脉输液治疗药物使用体积、频次、数量、药品种类和不良反应/事件等情况,并及时反馈预警信息。
5.7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NIT-2024-Ⅵ)
6.1
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护理、院感、各临床科室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完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相关制度、工作机制,明确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管理。
6.2
医疗机构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识别与防范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和鼓励医务人员主动发现和上报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
6.3
建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监测及评价机制,按季度进行数据分析、反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四级手术发生严重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情况,应当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进行管理。
6.4
提升医疗质量安全隐患问题或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负性事件识别能力与主动报告意识。
6.5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七:提高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率(NIT-2024-Ⅶ)
7.1
医疗机构要全面梳理手术分级管理目录,依据功能定位、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和诊疗科目,建立符合机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且符合四级手术特点的手术分级管理目录。
7.2
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制订符合机构实际情况的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度,根据疾病及手术动态组建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成员,并由医务部门对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管。
7.3
医疗机构建立四级手术术前讨论工作机制,从手术科室发起,到相关多学科的邀请、术前讨论及记录等环节的管理流程,明确时限要求、发起方式、组织形式、协调管理等一系列工作机制。
7.4
医疗机构强化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7.5
医疗机构建立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完成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按季度进行数据分析、反馈,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7.6
医疗机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八:提高关键诊疗行为相关记录完整率(NIT-2024-Ⅷ)
8.1
医疗机构发挥医务部门、病案管理部门、临床科室等部门的作用,完善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管理工作制度与机制,压实院、科两级的管理责任,规范医疗行为。
8.2
医疗机构加强培训,将《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要求落到实处。
8.3
医疗机构强化临床医生基本功训练,确保相关记录的完整性与一致性,不断提升病历内涵质量。
8.4
建立常态化监测及评价机制,按季度、分科室进行病历内涵质量分析、反馈,并将改进情况纳入绩效管理。
8.5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改进措施并落实。
目标九: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NIT-2024-Ⅸ)
9.1
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质控、临床科室、麻醉、护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
9.2
医疗机构保障手术分级管理、医师授权管理、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手术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9.3
医疗机构监测及评价机制,按季度、分科室进行数据分析、反馈,并纳入绩效管理。
9.4
医疗机构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目标十: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NIT-2024-Ⅹ)
10.1
由医务、产科、新生儿科、护理等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完善产妇分娩安全管理及并发症预防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
10.2
改进产妇医疗质量与医院获得性指标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反馈的质量和效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10.3
开展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行动宣传,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能力培训。
10.4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针对分娩安全管理及并发症预防,形成“摸清现状-分析原因-明确重点-提出措施-督导实施-评估效果-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并持续优化。
10.5
定期开展与分娩相关的诊疗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产科获得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相关培训。
10.6
指导孕妇做好孕期管理,规范分娩前评估和核查。
结语
资料来源:
1.医院管理论坛报 2024年11月10日 15:51 河北
2.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社 2024年10月27日 20:37 陕西
3.好医生 2024年03月12日 07:05 北京
↓↓↓
心理治疗师+中医心理师+心理咨询师
报名扫码咨询
请点亮“在看”,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