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例】大单元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研究——以人教版六上第八单元为例

文摘   2024-10-31 12:22   河北  

摘要在落实新课标要求,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点,开展思辨性阅读学习时应坚持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以批判性思维为指导,开展深入而全面的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把握大单元主题,进行文性阅读分析,并最终通过深入的思考辨析和评判,形成自己的思辨性阅读成果,并进行高品质的阅读表达,从而打通阅读与表达的壁垒,完成综合性的锻炼,实现核心素养层面的发展。

关键词大单元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核心素养

引言

思辨性阅读就是以批判性思维为主导,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辨析和评判,从而形成思辨性阅读的成果。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要求为落脚点,围绕单元教学内容开展思辨性的阅读与表达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有效进行思辨的基础之上,学以致用,品质表达,完成综合性的锻炼,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大单元主题提炼,找准思变切入点

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应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提炼,找到关键的单元主题,明确核心的单元内涵,进而有效拓展阅读内容,丰富大单元阅读素材,真正找到思辨性阅读的关键切入点。

(一)分析大单元教学内容

在进行思辨性阅读的时候,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到单元内容中去,进行单元文章的有效梳理,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要点的前提下,将所有的文章串联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阅读和分析。

(二)提取大单元主题内涵

在进行大单元文章的综合性分析时,学生就能够打破自身在视野方面的壁垒,站在大单元的角度对本单元的主题进行分析,从而提炼出合适的主题,并明确主题的关键内涵。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超越于课文学习,站在大单元的角度上,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综合性的辨析[1]

(三)拓展大单元阅读内容

当学生把握了大单元的主题和内涵之后,就可以基于自己对大单元的学习所得通过书籍或网络的渠道拓展更多与本单元内容密切相关,与本单元主题高度一致的优质文本这样一来就会进一步丰富大单元的阅读内容,进一步凸显大单元的核心主题,真正找到思辨性阅读的关键切入点。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所有文章进行梳理,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以及有的人这些文章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透过文章把握单元主题,找到鲁迅先生这一核心的主题,并从多篇文章角度入手,对鲁迅先生的形象进行刻画,从而进一步理解鲁迅先生,认识鲁迅先生,感受鲁迅先生。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就可以将以往学到的鲁迅先生的文章以及互联网上常见的经典文章整合在一起,把祝福》、《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Q正传等与鲁迅先生密切相关的文本整合在一起,纳入到本单元的阅读内容之中。此时学生只要找准鲁迅先生这一主题,围绕鲁迅先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就能够提纲携领,形成高质量的思辨性阅读成果。

从上述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学生通过对单元内容的梳理和分析,找到了思辨性阅读的切入点,也就是鲁迅先生”。这样一来,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要围绕鲁迅先生进行思考辨析和评判,就能够完成更深入的阅读和探究。

二、群文性阅读分析,夯实思辨着力点

在学生认清了思辨切入点之后,就要利用自己整理的优质群文,开展群文性的思辨阅读,借助群文之间的相互对照以及有效性衔接,形成高质量的思辨成果,在文阅读的基础之上,初步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一)群文阅读,提炼观点

学生要潜下心来,大单元学习内容为基础,以自主拓展的相关内容为辅助,逐步进行群文阅读,并围绕思辨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辨析真正基于文阅读,围绕思辨切入点,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二)对照分析,梳理观点

在提取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学生就要进行对照分析,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梳理,所谓对照分析”,就是把自己的观点与所阅读的文章进行对比,看一看自己的观点和文章之间有何异同之处,找一找自己的观点和文章之间有何差异之处[2]。这样一来,通过对照分析的方式,学生就能够进一步梳理自己的观点,使观点变得更加凝练,使观点具有更强的个人色彩。

(三)分类讨论,理解观点

当学生初步掌握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就要通过分类阅读的方式,对照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学生就可以汇聚在一起,进行观点的充实与丰富,并使自己的观点变得更加的完整。

例如第八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需要分三个步骤,有效提取出属于自己的独立观点。

第一步,学生需要进行群文阅读,对本单元内容和拓展的鲁迅文章进行综合性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围绕鲁迅先生这一思辨性切入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在阅读文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对鲁迅先生的形象进行刻画,从而逐步使鲁迅先生的形象丰满起来,形成自己心目中的鲁迅先生,而这种认识就是自己对于鲁迅先生的认识就是属于自己的独立观点。

第二步学生头脑中形成了鲁迅先生的形象之后,就要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将自己头脑中的鲁迅先生形象与各个文章进行对照分析,看一看自己头脑中的鲁迅先生与文章中的鲁迅先生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自己还需要对鲁迅先生的形象进行哪些微调和优化,才能使鲁迅先生的形象更加的鲜活而立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博采众家之长,不断完善自己的独立观点,让自己头脑中的鲁迅先生变得更加真实,更具鲜明特色。

第三步,学生则要通过分类讨论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观点,说出对于鲁迅先生的认识,并在小组成员的助力下,更加深入的理解鲁迅先生,了解鲁迅先生对鲁迅先生产生更立体的认识。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循序渐进,借助众多文章的有力支持,学生就能在大单元学习的基础之上,对鲁迅先生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并真正将文章中的鲁迅先生提取出来转化为头脑认识中的鲁迅先生,此时学生所认识的鲁迅先生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人物,而是包含了非常复杂内涵活灵活现,有着极为突出特点的鲁迅先生。

三、思辨性阅读表达,激活思辨爆发点

在大单元阅读和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只是基于文本进行了自主的批判思考和分析,还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更是没有进行观点的碰撞因此在思辨性方面稍显不足。为了能够进一步激活思辨爆发点,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阶,就需要通过思辨性阅读表达环节的有效落实,促成学生思维的进阶发展[3]

(一)表达独立观点

在完成了思辨性阅读之后,学生要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的方式,将自己的独立观点进行整合,并以独立表达的方式呈现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基于大单元学习所得,充分吸收群文素材,进行高品质的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要让自己的观点清晰准确全面的呈现在师生面前。

(二)进行讨论辩论

在学生表达独立观点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观点的碰撞,肯定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此时教师就要顺势而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辩论,让学生捍卫自己的观点,指出他人观点中的不足之处,突出自身观点的核心优势[4]。在进行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观点会进行强烈的碰撞,进而引发更多的思考,形成更多的想法。由于这种讨论和辩论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之间的思维也变得更加的活跃,因此往往能够超越于课本,超越于群文,形成更高质量的思辨性观点

(三)收获思辨成果

在完成了课堂的讨论辩论,收获了众多的思辨性成果之后,学生就要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沉淀下来,以自己的观点为核心,讨论辩论的相关成果为素材,进行观点的优化与完善,最终形成思辨性阅读的品质成果,收获思辨性阅读的宝贵经验。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将基于思辨性阅读所得,实现自身各项能力的有效锻炼,最终促成自身在核心素养方面的有效发展。

同样是在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设置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的阅读表达与沉淀。

第一环节教师要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解自己认识中的鲁迅先生,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认为少年闰土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保持了纯真的鲁迅先生相较于闰土,鲁迅先生更加真实,更加重视情感,更具人情味儿。学生也可以认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鲁迅他总是在关怀别人,关心他人,关爱劳苦大众,有着崇高的道德情操学生们也可以认为鲁迅先生是有的人中的斗士,是无畏的,敢于挑战的,充满着热情正义感的斗士只要学生能够有理有据的说出自己的独立观点或写出自己的独立观点,就可以得到同学和教师的支持。

第二环节,当学生说出或写出了自己的观点,将鲁迅先生的形象定格之后,就可以看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认识并不相同,每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独特的鲁迅先生,此时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看一看谁的鲁迅先生才是真正的鲁迅先生。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设置讨论会,也可以设置辩论会,要让学生敢于捍卫自己的观点,对鲁迅先生的形象进行阐释、说明和辨析。

第三环节,当完成了讨论和辩论的活动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继续完善自己心目中鲁迅先生的形象,并以鲁迅先生为主题进行写作巩固,将自己头脑中的鲁迅先生转化为写作中的鲁迅先生,成为思辨性阅读的物化成果。之所以强调形成物化成果,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的基础之上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真正沉淀下来形成学习的成果。这种成果集中体现了学生的阅读所得、思辨所得和表达所得,也是有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更进一步的关键环节。

结语

在思辨性阅读的过程中,以批判性思维为指导,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真正获取属于学生自己的观点。为了使这一阅读的过程更为顺畅,教师可以利用大单元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把握大单元阅读的主题和内涵,并以此为出发点,拓展群文,开展群文阅读,进行群文思辨,借助多篇文章的有效支持,不断完善的学生的观点,使之在群文阅读过程中采百家之长,凝练自己的思辨性成果。最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观点与观点的碰撞,并在观点碰撞中收集更多的创新想法和创新思维,进而基于观点碰撞所得完成独立观点的优化与沉淀,形成思辨性阅读的成果,固化为具有思辨性的写作作品。至此学生完成了深层次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现了自身各项能力的综合锻炼,促成了核心素养的有效跃迁,真正达到了思辨性阅读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庄秀妃.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育价值及实践策略探究 [J]. 名师在线, 2024, (28): 55-57.

[2]陈丰.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研究 [J]. 小学生(下旬刊), 2024, (07): 25-27.

[3]韩辰. 历史回溯与现实思考: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研究综述 [J]. 上海教育, 2024, (13): 62-63.

[4]范寒艳.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J]. 家长, 2023, (27): 67-69.

[5]余卫华.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J]. 教师, 2023, (11): 24-26.


教研宝
教研宝,助您教学提升,教研成功,课题申请一路畅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