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北大学文学院开展“‘瓶’水相逢·‘植’愈心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是以学院“水滴”芯宠辅导站为主阵地,以水培植物为载体,围绕“水滴”丰富内涵并结合学院乃至学校的各项学生发展工作开展面向全院学生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劳动教育和集体教育,帮助文院学子培育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才兼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培育;“水滴”芯宠辅导站
案例简介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滴”内涵丰富,是“滴水穿石”的顽强,也是“静水流深”的智慧,还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湖北大学文学院“水滴”芯宠辅导站是以水培植物为载体,面向全院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劳动教育、集体教育的心理健康辅导站。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以“水滴”芯宠辅导站为主阵地,挖掘“水滴”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通过“水滴”式心理健康教育实现育心和育德的统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努力营造良好的“助人—自助—互助”的人文关怀氛围,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助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心声漂流·‘瓶’水相逢”,认识更好的自己
育德先要育心,这对刚从阳逻回迁的学生而言格外重要。湖北大学两地办学的特点使得大二学生回迁本部之后将面对新学期、新环境、新同学、新室友等的多重挑战,往往产生陷入适应不良、迷失方向等困境,加之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封闭管理带来的隐形压力,面向大二学生开展适应性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水滴”芯宠辅导站开展了“心声漂流·‘瓶’水相逢”线上心理漂流瓶主题活动,旨在充分掌握回迁学生的发展困境,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本次活动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学生会官Q等方式收集大二学生在回到本部校区之后遇到的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的烦恼,并以匿名的形式由学院统一联系高年级的同学进行答疑解惑,在一问一答之间传授经验、排忧解难,在一来一回之中稀释烦恼、寻觅知音。在学长学姐的悉心帮助下,大二的同学们对校本部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每个人的悲喜往往并不相通,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却可以追寻,足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一份弥足珍贵的感动。
活动开展过程中,也有高年级的同学就学业困难、未来发展、职业规划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面对这些问题,学院则一一收集整理归纳好,并联系有相关成功经验的同学和老师进行解答。这些问题也将作为一份宝贵经验支持到后续学院面向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毕业就业指导等工作。
“‘植’愈心灵·同心陪伴”,发展更好的自己
通过心理漂流瓶活动的开展,学院将收集到的问题及解答制作成小卡片悬挂在水培植物上供师生参观,受到师生们的欢迎。为此,“水滴”芯宠辅导站面向全院师生发布了水培植物认领照养的招募令,开展“‘植’愈心灵·同心陪伴”水培植物照养活动,认领了植物的师生通过QQ群打卡照养的方式累计30天即可将植物领回家。水培植物的根长在水里,用玻璃器皿装着,可以观赏到全株植物的生长状态,不仅清洁美观,好打理,易养护,而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水培植物”生命力顽强,师生们在照养植物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到绿意盎然和生机勃勃,也能反过来审视自身,体悟生命的力量,悦纳自己。
在第一期水培植物照养活动中,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同学提前离校回家担心自己的植物无人照养,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学院的老师挺身而出,自发地帮助同学们照顾植物,不仅让同学们能够安心离校,也在寒冬中给同学们带来新年前的温暖。疫情和寒冬不仅没有击垮我们,反而让学院师生的心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新学期开学,有些同学的植物在经历将近一个月假期时间的“放养”后出现了枯黄、蔫坏的现象,同学们也产生了一些气馁、沮丧的情绪,“水滴”芯宠辅导站组织师生一起为植物修剪枯黄的枝叶,并添加营养液、补充水分,在师生们的细心呵护下,大部分的植物又重新焕发了生机,“高山和低谷,皆让我受益良多”,同学们纷纷为这百折不挠的生命力量感到惊叹和敬畏。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成就更好的自己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滴”内涵丰富,是“滴水穿石”的顽强,也是“静水流深”的智慧,还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水滴”芯宠辅导站意在用“水滴”浇灌每一朵心灵之花,引导学生用泪水洗涤怯懦,播下勇敢的种子;用汗水浇灌希望,培育拼搏的嫩芽;“水滴”更是每一位学生本身。孔子说水具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善、志九种美好的德行,水泽明理,爱润人生,每一位学生就如同一颗“小水滴”,点滴汇聚,以成江河。“水滴”芯宠辅导站致力于汇聚小能量以成大力量,用涓涓细流凝聚江河大海,让“小水滴”们互爱互助,培育集体荣誉感和向心力,在实践中拥有如水般澄澈的心灵,如水般高尚的品格,折射出七彩的阳光。
“用泪水洗涤怯懦”,开展“水滴”挫折教育。物质条件的富足、信息爆炸的倒逼、社会环境的更迭等,使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发严峻的学业就业压力,许多大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越来越差,因此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面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而有效的挫折教育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个体的成长过程总是会面临各种困难的,从古到今,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依靠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最后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水滴”芯宠辅导站以“泪水”为主题开展心理挫折教育,以水培植物的养护为引,以假期结束后植物无人照顾而枯黄衰败为契机,引导同学们回溯自己在植物照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合理表达自己的挫败感,由此联想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体验过的挫败感。通过活动的开展,不少同学都能够在彼此的挫败感经历中找到共鸣,这不仅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联系与信任,也会战胜挫败感、寻找解决问题的契机奠定基础。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呵护,植物们又重新焕发生机,这也为同学们战胜困难提供了莫大的勇气和希望。“水滴总是先淋湿花草树木,然后再滋润它们”,汉语言文学(师范类)1901班的蔡同学说道,“坏事也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因此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
“用汗水浇灌希望”,开展“水滴”劳动教育。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国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彰显着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善作的优良美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正如这句脍炙人口的诗里描述的那样,当代大学生需要牢记“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一粥一饭恒念物力维艰”。因此,“水滴”芯宠辅导站以“汗水”为主题开展劳动教育,结合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要求,组织各班同学通过卫生清扫、垃圾捡拾、清理“牛皮鲜”等形式开展志愿劳动,和蚂蚁亲密邂逅、与灰尘共浴阳光,在学院楼下、在教研室中、在自习室里,都留下了同学们辛勤的汗水和一起劳动的欢快笑声。同学们借助劳动的机会用双脚丈量校园的土地,深入教研室和自习室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热切交流,在劳动的过程中,大家不光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加深了对学院的了解,也形成了爱护环境、注意卫生、人人有责的意识。汉语言文学(师范类)2102班的贺同学在劳动时开心地跟大家分享了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曾经有段时间我有些迷茫和失望,在那时我听到了《逃亡》这首歌,它的最后三句歌词是‘才发现关于梦的答案,一直在自己手上,只有自己能让自己发光’,正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汗水,才能为我们的画纸涂抹色彩。”
“万涓成水·汇流成河”,开展“水滴”集体教育。“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一首《把根留住》唱出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感动。文学院的每一位同学都是一颗“小水滴”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文学院这个大集体。集体给予我们情感、给予我们力量。同时,我们也是集体的建设者,为集体贡献正向的力量。因此,学院以“万涓成水·汇流成河”为主题面向全院学生开展集体教育,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最为严峻的时候,学院的集体教育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2022年10月份学院大部分大三学生都参加了教资考试,根据学校疫情防控政策需要在寝室静默,这给很大一部分大三学生的就餐带来了挑战。为此,“水滴”芯宠辅导站积极动员大二学生为大三学生代买三餐,得到了大二学生的热烈支持,大家纷纷表示在开学之初获得了许多学长学姐的帮助,在特殊时期也要为学长学姐贡献自己的力量。整齐有序的送餐队伍、热心奔走的学生身影,满载着学长学姐们殷切的期待,蕴含着学院里富有温情的人文关怀。汉语言文学(师范类)2101班的张同学参与此次集体行动之后有感而发:“集体中的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关爱,各尽其长、分工合作,同时也会强化我们的集体责任感。”
案例总结与反思
湖北大学文学院“水滴”芯宠辅导站,以水培植物为载体,将“水滴”式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之中,旨在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阳光的心理情绪、坚韧的精神品质和高度的集体责任感、荣誉感等,既凸显出学院富有温情的人文关怀,也注重学生个人特质,鼓励学生表达与分享,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灵共享空间。
“‘瓶’水相逢·‘植’愈心灵”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仍在发展阶段,需要加强对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劳动教育以及集体教育等方面的深度挖掘;需要扩大学生参与面,真正吸引更多学子深度加入其中;需要贴合专业特点、贴合学生需求、贴合新时达发展要求,创新性开展工作,助人助己、育人育心,培养和谐发展、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字来源 | 郎润
排版 | 洪恩泽
编辑 | 唐钰玺 林文佳
责任编辑 | 刘念 范磊
审核 | 陈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