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智能
模块化建造
用电自给自足
30天完成现场施工
……
近日
由中建四局联合花都区委、区政府打造的
花都区首个新型农房试点项目
全面竣工
树立乡村振兴新典范
建证未来乡村新家园
开创了“百千万工程”实施落地的
花都模式和四局路径
政企同心,打造现代化农村住宅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广东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
在《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广新型农房建设情况的报告》上提出:要在以花都为代表的地区,结合当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滑坡危险点等重大项目,找到合适的地方建设新村,实现农村人口的集中居住。
中建四局承建的花都区新型农房试点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建造三层独栋,内含花园、露台、车库等多变宜居空间。项目以“百千万工程”为切入口,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国土空间格局,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实现村民集中居住,同时为片区补充优质民宿资源,完善片区文旅配套。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型建筑工业化+新型农房的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工业化、绿色化、低碳化,探索可复制推广的花都模式。
技术突破,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致力于升级乡村新农房建设,中建四局全面打造功能现代、结构安全、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新型农房标杆样板。
设计阶段,应用中建四局自主研发的CF-MiC建造体系(一种构件组合免支模的模块化建筑体系),如同造车流水线一般高效生产组装新农房,整体装配率高达92.5%,实现了建造流程的高效化。 新型农房实现1周生产,现场30天交付,工期缩短近60%。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现场工程量减少80%,建筑垃圾降低75%,材料损耗减少25%。
建设中,项目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榫卯工艺,确保房屋具备卓越的抗震抗风性能,能够抵御8级地震与14级以上台风的侵袭。同时,项目采用地下桩基配合条形基础,进一步稳固结构体,为住户筑起一道安全可靠的防线。这一建造方式不仅代表了当前工业化建造的最高水平,更在结构安全与抗震效果上提供了卓越保障,是新型绿色建筑的典范。
绿色低碳,筑造低能耗“智慧家”
中建四局以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将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理念融入设计—生产—建设中,依托局全产业链优势,运用30项前沿技术,破解新农房65项难题。
遵循“被动式优先、主动式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原则,新型农房融入岭南建筑特色,以天井为核心,提升采光通风性能,减少能耗,实现被动式节能。积极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采取“屋顶光伏+MIC模块化”前沿模式,结合BIPV光伏节能系统和节能设备,构建“自给自足、余电并网”,预计年发电量达15000kwh(相当于1800户家庭一天的正常用电量)。
ERC试块
喷涂机器人自动作业
新型农房广泛采用绿色建材,使用比例达30%。以建筑固废为创新原料,精心打造了新型ERC内隔墙板和立面造型线条。自主研发的喷涂机器人精准应用超双梳被动辐射制冷涂料,使建筑表面具备疏水疏油和自清洁功能。同时,涂料还能显著降低房屋表面温度4℃-9℃,确保农房全生命周期内实现低能耗、低排放。
在家居设备选择上,新型农房使用了节能灯具、节水器具、低能耗空调和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等节能家居设备,将家庭的总能耗降低30-50%。
人文关怀,产业优势惠及民生
中建四局充分发挥全产业链链主地位,整合全局优势资源力量,围绕城乡规划、镇村建设、环境整治等重点抓好新农房项目建设和管理,以满足村民需求为主要方向,突出绿色化、工业化打造新乡村示范带。
通过模块化、智能化生产,新农房的毛坯、粗装修单方造价可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并导入各种新设计的农房,为“百千万工程”作出示范。
智能家庭看板
智能家居系统集成
集合5G、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以及云计算(Cloud)技术,新型智能农房将全面升级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生态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家电、照明、安防等日常功能,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终端设备管理居家环境,实时监控家中状态,随时响应住户的需求。
此外,屋顶和车棚安装的光伏板可通过储能上网提供额外的经济收益,实现居住与增收的双重利好。新农房的建设将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乡村发展的活力动力,鼓励更多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更好地赋能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素材来源 | 中建四局官微
更多精彩阅读↘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