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理与人格是塑造孩子的第一来源

文摘   2024-09-20 16:30   江西  


说到对孩子的教育,听说过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临江之麋》。

说到对孩子的教育,听说过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临江之麋》。

故事讲的是,有一只小鹿,从小与几只小狗作伴,在它看来,狗是一种非常友善的动物。长大以后,主人带它重返森林,回归自然。不久,它遇到几只不同的猎狗,儿时的记忆让它自然地把狗看成是朋友,结果惨遭厄运。

自然界普遍存在一种“印刻效应”,刚睁眼的小鸭会把孵蛋的母鸡看作妈妈,长大的鱼会游回它的出生地去产卵。人类在幼年时期,父母亲与环境,对其心身体验产生的影响则很像这种“印刻效应”。

如果说孩子的心理、个性在出生时是一张白纸,到五岁时可能已被父母想当然地胡乱涂鸦,到无处可再下笔。

一位受访者诉说,儿时非常痛恨母亲因为烦心之事打她出气,曾经发誓为人母时决不动手。不想世事难料,成年后,她的女儿也居然成了她的替罪羔羊,那种暴力殴打的方式,仿佛儿时情景再现。看到女儿泪眼汪汪,胆颤心惊的恐惧眼神,真的感觉,是造化弄人。

记住,你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可能来源于你对儿时经历的反刍。

有位女子,特别怕猫,从来不养小动物。后来,经了解,才知这女子的母亲有洁癖,厌恶一切小动物,从小就经常用危言耸听来恐吓她。若干年后,女子的儿子长到十二岁,连刚出壳的小鸡都不敢碰,那种对小动物的恐惧,与其母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想见,这位女士也用她的母亲曾经用过的恐吓方法,来教育儿子,对待儿子。

恐吓也许是家长教育孩子最经常使用、也是最无赖的杀手锏。使用不当,孩子心灵深处就会留下难以消除的恐惧体验。

家庭塑造人的力量,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传统、习俗的东西,也有一些家庭规则。这些规则反映双亲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但家庭常常也在伤害人,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植根于家庭教育,而非社会之责。

例如

喜欢把爱作为砝码来使孩子臣服就范,孩子就学不会怎么去爱和被爱;

不能变换角色平等地和孩子相处,孩子就无法学到怎么与社会相处;

以为批评和大棒就能给孩子一个好品质,恰恰给予孩子的是精神和肉体都备受折磨的自卑和自贬。

溺爱与苛求是教育孩子最可怕的两个极端,但遗憾的是这两个极端常相伴而行。

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父母首先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启后,受苦的永远是下一代。


伴书房
阅读推广人、网络视听节目演播师、绿色种植新农人 爱国、爱党、爱家的新青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