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采访|杨杰: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

文摘   2024-10-28 11:25   江西  


如果没有少年时当“孩子王”的经历,如果没有人生中那一个个看似偶然却绝非偶然的机会与转折,如果没有内心声音的召唤与驱使,杨杰现在也不会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并且不会有这样的得心应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老师这样评价杨杰:她就是为教育而生的。

杨杰: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

初识杨杰,是在互联网上,当说明自己的编辑身份并希望能够采用杨杰博客里的文章时,杨杰的回复是一个简单爽快的“行!”。到两个人面对面开始慢慢地聊家庭教育这些事儿的时候,才发现,在虚拟空间的那些好感,会让两个彼此陌生的人一下子熟悉起来,并因此惺惺相惜。对杨杰来说,做教育事业,并非图名利的一时冲动,而是内心里有一种力量在促使她去这样做,因此,她并不吝于自己的“版权所有”,无私奉献了自己的思想经验和文字。

“疯玩”的童年练就的“魔法”

“很多家长都问我,你怎么比我自己都了解孩子?你有什么魔法吗?”杨杰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得意,而是无奈和担忧:作为家长,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或者不去认真了解自己的孩子,而是寄希望于一位毫不相干的家庭教育咨询人,这种做法其实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杨杰告诉我,很多家长都惊讶于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和孩子搞好关系,包括令人头疼的孩子。“其实我没有什么魔法,我自己后来回想起来,这其实完全得益于我童年那种没有章法的‘疯玩’。”

杨杰是家族里最大的孩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孩子王”。每次出游,杨杰身后总是浩浩荡荡的一串年龄不一的小家伙们。这个“孩子王”常常领着十来个孩子玩闹嬉戏。“我们的玩耍都是即兴的,除了丢沙包、跳皮筋、捉迷藏之类的常规游戏,我们更喜欢自由地设定规则,而且往往是就地取材。比如一起挖蚂蚁洞,爬树,做手工,或者设置障碍跑。”

如果拿现在孩子的童年和杨杰的童年来对比,或许有人会认为杨杰的童年完全是荒废了,没有给自己学习的时间。包括杨杰自己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一直认为玩的唯一功能就是用来打发无聊的时间。但随着家庭教育咨询做得越来越多,接触的孩子和家庭越来越多,杨杰才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超级观察力”和对孩子的敏锐直觉,完全得益于小时候的这种“玩”。

“我观察了身边童年玩得比较充分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倾向,比如,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种没来由的愉悦感,以及没有边界的好奇心,主动选择的能力,还有敏锐的直觉和判断,等等。”

杨杰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分析,孩子眼里的“好玩”,一定是可以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的事情。而孩子如果想始终保持愉悦状态,那么,一定要主动选择,而且一定要创新。让我们来仔细观察孩子的独立玩耍,我们会发现,孩子会不断尝试新的玩法,对孩子而言,他们超越了自己现有的认知和经验,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杨杰对此体会深刻,她说,“陪小孩玩一定要富于变化,哪怕是做鬼脸,每次都要有一点差异,如果连续三次做同一个鬼脸,孩子的热情指数便会下降,相反,如果每次都有一点小变化,他们能马上捕捉到,并作出热烈的回应。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力,是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玩出来的,而且,这个玩耍的过程,孩子会渐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爱好。”杨杰在玩耍中发现了自己对教育强烈的热爱,“因为带着许多孩子一起玩,是需要组织能力的,要时刻想着怎么玩,得有主意,有想法,不然,小孩子很容易没有了热度。”

以至于在后来的很多年中,杨杰心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感觉怎样呢?杨杰跟着自己的直觉和好奇心往前走,不断地去观察孩子,反复揣摩和体会孩子的感觉,渐渐地,她对孩子的判断就越来越准确。这就是杨杰多年来练就的“魔法”。

有一种影响了无痕迹

其实只要稍稍留心,我们每个人身边就有很多家庭教育的故事,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更要深入地思考,找到事情的前后因果来龙去脉,多想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杨杰有一个小表妹,学会了自己整理书柜,自己洗内衣袜子,这对于小小的孩子,是难得的进步。可是,杨杰的舅妈却给她提供了反弹的土壤:水凉,宝贝妈妈来洗吧。

相信这一幕似曾相识的情景,很多父母都曾经经历过,在你们的生命中已经是忽略不计了。而就是这样的一幕,在孩子以后的成长道路中,却变成一道不可抹杀的阻碍。父母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只有父母改变了,孩子才能改变。外人的介入,可能会很见效,但是,治标不治本。因此,杨杰说,“现在做咨询,我总是躲在父母的身后,只出主意不出手。”

而躲在杨杰身后的,是杨杰父母对她及兄弟姐妹的教育。杨杰在做了几年的家庭教育咨询后回忆自己的童年,并分析自己的心路,发现,父母在了无痕迹中已然把教育的薪火传递给了后代。

“父亲十八岁就挑起了家里的大梁。过了一些年,爸爸到外面去承包工程,遇到不错的机遇,那是爸爸一辈子最春风得意的时候。我记忆中,那时候的爸爸常常笑容满面,对我们也格外有耐心。这一段正是我成长的关键期,所以爸爸几乎把他思想的精华全都传递给了我。”

说到教育,杨杰谈起了奶奶和父亲。“我初中贪玩,成绩常常在后五名挂着,高中时,好不容易改邪归正了,又生病,接着挂回后五名。其实后来我身边很多成绩比我好的同学,都找各种理由打了退堂鼓。我虽然对自己也没什么信心,但就是不退,大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顽强。其实,这要归功于奶奶,是她的信念在潜移默化地支撑着我。”

而杨杰在性格方面也传承了父亲的部分:开朗,对公共事务有热情,有梦想,不甘愿现状,对小孩子有耐心,也有办法。

“而老妈一般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她温和,话也不多,慢慢悠悠的。在我家开矿这十年光景里,我才见识了老妈的与众不同。按照常理来说,一个家庭处于困境长达十年之久,其中风波不断,作为女主人的她,难免唉声叹气,牢骚满腹,甚至气急败坏。可是老妈呢,依然是不疾不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行到为难处,也是捉襟见肘,但照样吃得饱,睡得着,不怨天,不尤人。遇到我考上研究生这样的高兴事,她也只是淡淡的欣慰。我总感觉妈妈身上有一种无言的力量,韧劲十足。对别人的好,也是不着痕迹。比如,家里有好吃的,她就给每个孩子留一份,包括叔叔家的孩子,小时候我不大理解:人家未必这样想着你,你何必呢?她也不解释,依然我行我素。对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也一样,她不在意别人是否想着她,总之她会想着别人。其实,谁的心里没有一杆秤呢!我在老妈的行为中明白了什么叫“将心比心”。慢慢的,我也习惯了买东西让她老人家到处分发。另外,老妈劝人的本领也不一般,没学过心理学的她,常常温言暖语娓娓道来,不知不觉间地就把人给劝好了。”

“一直以为老爸对我影响最大,没想到老妈的特质也悄然出现在我身上。”杨杰感叹于造物的神妙和人与人之间频率对接过程中的科学与神奇。“在言传方面,老妈绝对给我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为什么老妈让我叠被子我会磨磨蹭蹭呢,我感觉是老妈的命令过于繁琐,语气又是软绵绵的,没有军令如山倒的威严,我从其中嗅出了讨价还价的余地。但老妈的行为,确实给了我很多教益。我也曾经有很长时间不顺利,走到艰难的路段,总是想想老妈那种淡定从容,每次都给了我强有力的支撑。”  

心里要放着没有“案底”的孩子

做家教咨询数年来,杨杰已经不需要太多的分析,她只要专注而饶有兴趣地注视着孩子,随着孩子表情、语调和肢体语言的变化,就大致能感受到孩子的内心状态。正如她自己所解释的,“所以,我在咨询中非常强调一点:不是用头脑去分析,而是用感觉理解感觉。”有时身边的人觉得奇怪,杨杰跟孩子“对接”时,也就是平常的举动,没有什么大动作大语言,为什么孩子就会接受杨杰呢?杨杰后来考虑这个问题,她觉得是自己内心看待孩子的角度不一样。“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善意的,聪明的,可以从正面调动的。”而最后孩子的表现,有趣地印证了杨杰的这个观点。“遇到事情了,想办法解决,但我从来不会去想孩子如何如何不好,他在我这里是没有‘案底’的。

我们经常能观察到这样的情景——大人口口声声说如何爱孩子,如何为了孩子好,但他的眼神、表情、态度甚至是呼吸的节奏,却出卖了他,孩子根本不买账。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语言、眼神、表情、语调、态度等等统一起来,心无芥蒂地对孩子表达友好,更容易建立亲密无间的联系。

其实,心无芥蒂地表达对待成年人的交往也同样有用。“我想,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成人,事情都争取当下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争取早点解决,尽量少积累“历史遗留问题”。这样,当我们看待别人的时候,都是“历史清白”的,心中没有障碍,传达给对方的也都是善意的态度。”


伴书房
--心理疗愈|减压赋能|成长伙伴-- (青少年成长搭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