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 | 韩可胜:在劝学诗中愉快开学吧!

教育   2024-09-06 11:05   上海  

题注:本文列举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劝学诗,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都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如果别的题材的诗歌这样写,肯定被骂死了。但劝学诗这么写,大家却一致奉为甘露蜜汁。文章首发于历史悠久、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新民晚报》2024年9月2日“夜光杯”。



唐代最高的学府叫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有固定的短假,也有临时假,还有两个长达一个月的假:“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既有长假,就有开学。长假有多开心,开学就有多纠结。于是思想动员就是必不可少的。古今一样。我小时候每次开学前,父亲都要坐在床边,絮絮叨叨,我睡着他还未止。颠来倒去说的道理让我耳朵磨出茧来,其中自然也夹杂了不少诗词——后来知道了,这些统称劝学诗,甚至题目干脆就叫《劝学诗》。


汉代人贡献了一句村翁农妇都熟悉的劝学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皖西南的方言,“头”“徒”不分,我一直纳闷“头上悲”是什么意思,直到进了高中,看到了全诗《长歌行》才哑然失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写得好美!这首《长歌行》或许是劝学诗的鼻祖。


东晋陶渊明大概是第一个写劝学的大诗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与《长歌行》相比,直白多了,几乎没有什么诗意——后人就在这个路上越走越远。


颜真卿,唐代大书法家,也是让人尊敬的政治家,《劝学诗》这样写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有多少人读书,就有多少人听过前两句。陶渊明好歹有个比喻“一日难再晨”,这首诗连比喻都没有了,直白白讲道理。如果别的题材的诗歌写成这样,肯定被骂死了,但是劝学诗这样写,却被大家奉为甘露蜜汁,一点不嫌乏味。


(图片源自新华社,公益使用,致谢)


北宋的帝王中,除了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兄弟俩,宋真宗赵恒算得上有为之君了。他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御驾亲征,与辽国打了个平手,签订“澶渊之盟”。宋真宗有一首著名的《劝学诗》,赤裸裸的说读书的好处:“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鼓舞了多少读书人啊!我有一个高中同学说,他对“黄金屋”没有概念,对“颜如玉”充满了期待。后来他知道了,黄金屋是为汉武帝为阿娇准备的,所谓“金屋藏娇”,瞬间就明白了结婚要买合适的房子,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再补充一句,杨家将第二代杰出人物六郎杨延昭,就是宋真宗时代的人,镇守保州,就是现在的河北保定,辽军不敢在此突破,绕道进攻北宋都城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


稍后的北宋鄞县,现在叫宁波的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神童,叫汪洙,九岁能诗,深得知县王安石的赏识。汪洙写了一系列的短诗,被人汇总成《汪神童诗》,成为古代启蒙经典。其中最著名的是劝学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读书改变命运,科举实现阶层突变,这两首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他还有一首诗,“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民间的流传程度无可匹敌,以至于被人当做了顺口溜。


还有一首很著名的诗歌,也常常被人用来劝学,但这首诗的本来意思,是劝人及时行乐、不要错过青春的意思。这就是唐代女诗人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好了,不写了。念诗吧,念诗让开学更快乐。


宝宝念诗
以当代情怀,看古代诗词;用全新视角,重新发现经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