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小暑,第十一个节气,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暑”,《说文解字》解释为“热也”。但暑和热还是有区别的。《释名》进一步解释为“煮也”。古人总结道:“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大意就是,热是干热,暑是湿热。这日子,先是烘烤,后是蒸煮。老天爷把各种烹调方式都给你用上了,你说难受不?别叫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就热之中分为大小……今则热气犹小也。”意思是说,现在还只是小暑,更难受的大暑还在后面龇牙咧嘴地等着你。
每个节气都分三候。小暑第一候,“温风至”。温风,就是热风。明初政治家刘基有“江上火云蒸热风”的句子。风本来应该是凉的、冷的、寒的,但这个时候,偏偏是热的。“至”是极致的意思,热风到了极致。
第二候,“蟋蟀居壁”,蟋蟀已经感受到自然的肃杀之气,蛰伏在洞穴的墙壁上,为七月飞赴田野做准备。昆虫千千万万,蟋蟀,又名促织,是诗词中的宠儿,与之媲美的大概只有蝉。《诗经》中就有“蟋蟀在堂”的篇章。
第三候,“鹰始击”。“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那是秋天最动人的风景。小暑时节,苍鹰开始练习搏击。动物对大自然的感知,总比人类要敏感许多。
俗话说,“热在三伏”,今年7月16日入伏,正在小暑节气里。古人用天干搭配地支,周而复始的纪日、纪年,“庚”是十天干之一,每隔十天出现一个庚日。
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初伏,第四个庚日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入末伏。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十天,中伏可能十天,也可能二十天,今年的中伏就是二十天。
“伏”是说阴气受到阳气的压制,潜伏在地下。初伏中伏都在农历六月,所以农历六月又称“伏月”。在这种季节里,“伏”也成了人们避暑最主要的方式。避,是回避的意思。老百姓要干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没有“伏”和“避”的自由。文人墨客躲在家里,写下“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这样诗句的,都不是真正的劳苦大众。古人没有空调,不上班,不下车间,但暑热无孔不入,常常也是睡不着的,需要酒来催眠,陆游就以《逃暑小饮熟睡至暮》为题写过诗,看看标题就很有意思的。
除此之外就靠意志。唐朝气温比现在高,但唐朝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时代。唐文宗李昂一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五位学士同时续诗,大书法家柳公权“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皇帝最喜欢,让书法家自己写到墙壁上。好诗配好字,真好。
人类不喜欢暑热,但是大自然不一样。比如说,稻谷,就需要这种高温季节抓紧生长,分秒必争,时不我待。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收录了当时的民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徐光启是上海人,上海徐家汇因他而得名。他也是“黄赤交会法”测量二十四节气的发明人,从传教士那里引进西方的天文学知识后,徐光启把中国古老的节气测算在精度上提高了一大步,这种方法一直使用到现在。
农历六月,最美的风景当属荷花。“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的代表作,也是写西湖最好的诗篇之一。与之媲美的,只有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以及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哪里没有山,哪里没有水?是这些大诗人的加持,山水才有了灵魂。诗人自己不富裕,甚至穷困潦倒,却可以赐予后人无穷的宝藏。
《诗画光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扫码购买,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