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创造大历史

文摘   2024-12-29 10:43   山东  


前几天,河南新县。


楼上住户装修的时候没做防水,结果把楼下淹了,楼上的人不仅不解决问题,反而要把楼下的墙砸了。


楼下肯定是不同意的,楼上就一直找麻烦,楼下晒被子,楼上就用孩子尿布往下浇水,这搁谁身上也受不了。


最后吵了起来,楼上大妈来了一句,我们家背后有人,我儿子是国有银行的高管。


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是你惹不起的人”。



我当时看了这个新闻,心里颇感欣慰,为什么呢,因为国有银行的高管,最少也是正厅级,官至正厅级,还把自己的老婆孩子父母放在小县城的居民楼,住大杂院,真的是很清正廉洁。


但后续才知道,这家人他儿子根本就不是总行高管,而是“主管”,当地一家银行的网点会计主管。


官够大的,不知道能不能到个股级干部,腹股沟的股。


我估计主管大人也是够冤枉的,他妈的一句话,自己的职业生涯基本葬送了,线下营业网点被各种送温暖,线上高德地图被改网点名称,连总行官方抖音都被攻陷,不得已开了防骚扰模式,数以千计的好事者跑到了另外几家国有银行的官方抖音,肆意评论。


很多银行不明白这一点,新形势下,你的抗风险能力,和你的拨备率无关,而且在风险来临的时候,你那点拨备率根本不够看,最重要的,你还无法预知哪里会出什么样的奇葩事。


现在大家赚钱都很难,生活都很压抑,让他们挑衅职能部门,他们不敢,但是如果让他们挑衅银行部门,特别是几千几万人一起,他们肯定敢。


终于有地方发泄发泄了。



这件事的思路很简单,就是主管母亲的一句话,葬送了主管,顺带着让总行遭受了重大舆情危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而且这些话,在互联网上会被无限制的放大,被仇富者仇富,被仇官者仇官。


很多年前,我有一个同事,单位的中层领导,孩子生病晚上母亲和妻子带着去医院打针,打针的护士技术也真是菜,连着扎了十几针,都没扎进去,孩子手都扎肿了,老人肯定不乐意了,加上孩子一直发烧,就怒喷护士:


“你什么技术,你信不信我们去投诉你”。


这个护士也是有来头的,说那你去投诉呗,我XXX有人,你投诉也没用。


也是话赶话,老人说,“你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吗,我儿子能直接找到你XXX的主任”。


然后这个事就越闹越大,到了舆情程度就只剩下一句:


“你知道我儿子是干什么的吗”?最后没办法,省里直接发话,同事被劝退了。


其实很简单的一件事,和这次国有银行的事差不多,邻里纠纷,家人说话不注意,给了外人钻孔的机会,加上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被网曝,品牌受到影响。


典型的小人物创造大历史。



几年前,有一家农商银行出过一次舆情,有一个支行行长,年终奖金分配的时候,一共十几万,两个副职一人三四千,剩下人一个子没有,他自己独吞十几万。


当然我估计他应该要给某位总行副行长以上的领导进贡,最起码会留一部分钱替领导买单二三场的费用,反正员工干了一年啥也没捞着。


最后底下人不干了,网上各种帖子说什么的都有,也幸亏董事长是新来的,力排众议把支行行长开除了,最后支行行长天天告董事长,也没告成,人家从省联社新调来的,哪有什么把柄在你手里。


看来,那些拿所有营销费用,只拿一半绩效奖金的支行行长,都是良心做派,不良心的,直接独吞了你们一分都没有。


大桶水都给你扛回家,要喝水?自己去厕所接。吃相虽然难看,但是赚钱嘛,不寒颤。


所以员工的日常行为管理,是很重要的。


记得几年前,青岛农商银行去深圳上市敲钟,前一晚上的答谢晚宴,大家约好了结束后再去南山区喝一场,谁知没多久,总行就下令结束后赶紧回去睡觉,别出去瞎转悠。


看来领导都是懂你们的。


之前有好几个银行,去香港敲钟上市的时候都是连夜收护照的。万一有几个不长眼的大半夜跑到澳门去赌博,或者官员直接乘飞机跑路了咋整。


所以,董事长行长们,知道该怎么办了吧,别让下面的小卡拉米,把你们坑了。

稷下谈金
有趣且硬核的深度财经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