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瞎做梦了,苟住才是胜利

文摘   2024-12-15 20:14   山东  


这几天又有传言:


“明年会放开某些限制,让一些发展情况不错的城商行开设省外分行”。


其实这种传言挺反智的,但坊间还是传得有鼻子有眼。



去年我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是李云泽”。金管局这个重要的位置,之所以选择李云泽,就是因为在同时期的金融副省长中,李云泽拥有丰富的风险化解、整合重组经验(建行总行战略规划股权投资部、四川省副省长)。


过去几年,以及未来很多年,高层对于金融行业最大的要求就是“维稳”,或者说是“别出事”。


在不出事的前提下,慢慢地开展金融业的改革。别小看这事,难度之大,不亚于说服你六十岁的父母买美股ETF,让你农村的表弟不读经营管理,去学半导体计算机C语言。


2006年开始,城商行逐渐开始设立外省分支机构,从最开始的北京银行天津分行、上海银行宁波分行,几年的时间,数十家城商行外省分行开立。


但是随着“1206大案”案发,时任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态,“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一段时间内是不能到外地发展的,直到整改合格为止”。


所以也才有了领导的那句话,“我打了个盹的功夫”。


自此之后,绝大部分城商行异地扩张陷入停滞。


2012年之后,只有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天津银行和重庆银行开设过省外机构,但都是二级分行。



现在如果放开城商行的限制,还存在一个问题,“好一点的城商行”这个概念该如何界定。


是以资产总额来定,还是以不良率来界定,再或者简单粗放一点,各省报方案,按照需求来定。


金融方面,现在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容易走极端,前些年,放的太开,闹得全国一大堆村镇银行,现在风险暴露,村镇银行的合并重组又成了问题。


在金融大局以“稳定”为主的大基调下,一旦开了口子,就怕收不住,蜂拥而上。


在目前,如果金融行业大干快上,大开大合,对整个社会经济基本面是个巨大的危害。


就跟9.24那天的股市一样。


另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现在已经不是20年前的经济环境了,2024年可能也就北京上海等少数省份的财政情况还算可以,中西部一些省份完全靠着转移支付过日子,地方债以十万亿计,现在城商行开设省外分行,是去赚钱,还是去买单?


别钱没赚到,把老本再赔进去。


所以如果说真的明年放开某些限制,真正好的城商行,可能会顾虑重重,那些危机重重的,反而无所顾及。



记得两三年前,天津银行内部曾经做过一个内部测评:青岛市场的情况,以及有没有必要开设青岛分行。


其实对于城商行来讲,越大的城市,经营压力越大。


青岛作为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其实城商行的竞争压力也很大,存量的这些银行,除了北京银行之外,可能也只有潍坊银行、日照银行的青岛分行发展还可以,很多银行的青岛分行,甚至是系统内的最后一名。


综合来看,2025年银行日子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反转,甚至有可能更苦。包括产品竞争,降本增效都会加码。


现在银行业整体不良率已经比息差高了,明年降息降准增加流动性几成定局,银行的压力更大。


所以说现在别说放开限制还是没影的事,就算是放开了,对城商行也未必是好事。


没有一个寒冬不能被度过,但每一个寒冬过去后,都会牺牲掉很多人,现在城商行农商行整合大趋势,村行慢慢的退出、被整合,整体大环境仍然是以做减法为主,放开这种扩张性的动作,可行性很小。


苟住,不出事,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先死,这才是大家应该做的,见过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吗?入冬前,先把自己吃得饱饱,然后冬天来临,尽量少活动,那些乱动乱跳的,热量损耗大,自然死得快。


所以这个传言,不知道又是哪个听床师从哪个大排档听来的十八手消息。

稷下谈金
有趣且硬核的深度财经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