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联社改革,有些省份开始掉队了

文摘   2025-01-04 20:24   山东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示了关于筹建江苏农村商业联合银行的批文。


三个月前,江苏省联社召开社员大会,审议通过《江苏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方案》等相关提案,决定在江苏省联社基础上组建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并启动相关组建工作。


江苏省农商联合银行,呼之欲出。



作为全国省联社体制改革的先行者,江苏在省联社改革方面的进度明显在提速,从审议到拿到批文,一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江苏省联社成立于2001年9月19日,是全国农村信用社首家改革试点单位。截至2024年6月末,江苏全省农商行系统各项存款余额3.83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06万亿元,位居省内银行同业首位,全国农信第二位。


并且江苏全省农商行系统共有60家农商行,江阴、无锡、常熟、苏州、张家港、紫金6家农商银行登陆A股市场。


当前,新一轮农信社改革正在按照“一省一策”原则持续推进。据了解,省联社改革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路径:


成立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行、改制为金融控股公司、组建省农商联合银行、改制为金融服务公司以及广东省独有的“N个一部分”改革方案。


从实际改革情况来看,各地多采取的是组建联合银行和统一法人两种模式。


2022年4月,省联社改革第一单落地浙江,目前已经有多家完成改革,浙江、山西、广西、四川四地组建了省级农商联合银行,而辽宁、海南组建了省级农商银行,按照“统一法人”模式挂牌成立。


并且还有多省已经明确了省联社的改革方案:


贵州、湖北、江西等多地省联社接连宣布决定组建农商联合银行;


内蒙古省联社将设立单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内蒙古农村商业银行”;


广东省联社表示要采取“N个一部分”改革方案,支持几个区域金融承载力较弱的地区分别组建地市“统一法人”农商银行。



目前,全国各省的省联社改革,大概分为三类情况:


第一类,已经完成了省联社第一步改革,也就是成立农商联合银行,并继续出台了省级大法人的继续改革方案;


第二类,已经成立了农商联合银行,或者已经定下时间表,披露进度,或者直接说明了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挂牌成立;


第三类,目前没有任何动静和任何消息,到什么进度了,别说外人,内人都不知道。


近年来,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步伐显著加快,除了一省一策推进省联社改革,地市级统一法人农商行改革亦不断涌现出新进展。


从去年开始,四川的达州、南充便传出成立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的消息,在达州、南充两家地市统一法人揭牌后,四川全省地市(州)统一法人农商行数量将增至10家(未包含成都农商行),位居全国农信系统首位。


10月23日、11月12日,新疆金融监管局分别批复同意筹建和田农商行、喀什农商行,这标志着新疆农信系统第三家、第四家以地区为单位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正式进入筹建阶段。


此前,阿克苏塔里木农商行、克州农商行揭牌开业。


12月4日,安徽金融监管局批复信息显示,安徽濉溪农商行因吸收合并而解散,淮北农商行濉溪支行等50家分支机构开业,标志着濉溪农商行正式并入淮北农商行。这也意味着安徽省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改革“第一单”顺利落地。


还有云南。云南巧家农商行信息亦显示,该行已于上个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有关筹建成立昭通农商行在内的一系列议案。据了解,昭通将推进成立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


而在11月底,德宏农商行刚刚正式揭牌开业,后者系德宏州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据了解,该行在盈江农商行、芒市农商行、瑞丽南屏农商行、陇川农商行、梁河农商行、瑞丽市农信联社等机构基础上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


在此之前,迪庆农商行、怒江农商行已于2022年底相继挂牌开业,成为云南省首批州市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标志着云南农信系统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改革改制全面提速。



快一些的省份明显开始走到改革的第二阶段,慢的省份,还在一慢二看三通过。其实这次省联社改革进度快的机构,在上一轮省联社改革时期速度就很快,而慢的省份,在上一轮就是压线通过。


是有历史基因的。


这次很多省份的省联社改革是一种“倒逼”的模式,例如云南,山西,辽宁等地,都是充分暴露了农商银行农信社的金融风险,相关部门进场抓人,倒逼改革的形成。


“以改革,促整改”,所以也快一些,毕竟要是进度慢了,你猜猜会怎样。


如果不催着办,可能很多年都办不成。为什么呢?


因为有些地方银行,早已经沦落为多重势力的搞钱工具,内部早就被掏空吃净,平常没事的时候,大家都汇报各种工作成绩,要是真要拆庙送和尚,那个不良率能吓死人,能让你怀疑数据为何能超脱会计学理论范畴。


很多省份农信系统这几年的问题太复杂,也太严重了,各种不良,各种挂账,各种表外,各种利益输送。所以除了江浙之外,很多银行只能通过边反腐边改革的方式,否则这么多的事,算谁的?


之前连哄带骗搞得那些员工贷款入股,多少年不分红,不说话还没事,一旦合并了,这些股权怎么办?


特别是有些有关系的,有门路的,直接变现了,没关系的大多数人,直接干瞪眼,他们会怎么办?


海量农信系统里面那些“跑买上任”的中高层领导,现在要合并了,大家都是八仙过海,各自掏钱,但撒芝麻盐也总有撒不明白的,总有人认为自己吃亏了。


新单位成立了,领导人还要填报个人家庭财产情况,我很怀疑有些人到时候怎么解释。


之前有人写的是自己炒股赚的。真是太假了,股市是消费做贡献的,怎么可能让你赚到钱。


慢,是战略上的慢,但慢,也总有慢的道理。

稷下谈金
有趣且硬核的深度财经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