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两个视频挺有趣的。
一
这是一家地方银行的支行外拓,看起来应该是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城乡结合部开发区的样子。
这种营销方式,我觉得可能会有用,当然如果是大银行来看这些事,他们就会认为很滑稽,很行为艺术。
但是,很多烂招土办法,在三四线城市挺好用的。
例如很多年前,农信系统的乡镇理事长县里董事长啥的,不少都是司机或者伙房厨师出身,没办法,当时大学生招不来,只能让这些有土办法的大老粗来领导全行“前进”。
有些事,让上市银行看看都能吓死,他们甚至不认为自己和大老粗们同属金融行业。
例如贷款户欠钱不还,大银行一般就是催收,起诉,打包拍卖之类的,正儿八经的招。
地方小银行呢?我见过一个绝的,清收风暴行动中,分理处主任带着人打着横幅穿着荧光衣,五六个人大白天站在贷款户儿子幼儿园门口大喊:
“某某小朋友的爸爸是老赖”。
当然银行最后被处分了。
二
但是这么一闹,钱可能就要回来了。在基层做,拼的是谁更能豁得出去,或者说谁更不要脸。
这些年,邮政邮储农商村镇乃至农行,在乡镇市场明的暗的,造谣传谣,送礼返现的,谁要是要脸,谁就活不下去。
行情如此,你可以认为这些土办法Low一点,但是可能真的有用。
都是外拓,在乡镇,就是这种行为艺术为主导,在城市呢?我记得十几年前,青岛银行麦岛支行的员工经常性的早晨七八点在早市外拓,人家主推的是高颜值加高水平。
再加上当时理财收益率是真的高,等于说是麦岛支行把迪丽热巴和段永平合二为一了,她来找你你觉得不办点业务都不好意思,久而久之,麦岛支行就称霸麦岛片区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员工的这种行为艺术外拓,就算拉来几个客户,感觉意义也有限,做业务,最主要的还是靠上层领导打通各方面的关系,拿大项目,有特殊渠道,靠员工两条腿在饭店里跑,能有多大收获。
当然,有可能是银行领导的某种“服从性测试”。
三
看了这么多开门红的视频,株洲农商银行这个是最牛逼的,好家伙,拍出武侠片来了。
男主角和黄日华真的有几分相像,但是女主角稍微掉分一些,灵气不足。
但我不太明白,COSPLAY武侠剧结合开门红,会有什么特殊含义?是他们的客户都喜欢看金庸武侠?如果这是襄阳,可能还有点情怀,但是貌似株洲和金庸三部曲没有太大的关联。
那就有可能是银行领导自己心中有个武侠梦。
看武侠挺好的,比看《蜜桃成熟时》好多了。
现在各家银行的开门红越来越卷了,前几年山西一家银行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的上台来当众打屁股,然后各种农商银行挥舞大旗,划分战区,自任总司令,也不知道这些人上辈子是不是大头兵转世,心里有什么执念一样,你喊他司令都不行,得喊他总司令大人。
几个月前江苏一家银行的董事长开门红自己写了一首诗,当众声情并茂的读了好几遍,株洲农商也分毫不让,直接COSPLAY武侠片,既然射雕,就是不知道雕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