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建构,多元融合
——项目式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成果完成者:何宝群,所属单位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
其他持有者:刘胜峰、程少波、杨立旺、洪艺燊、蔡晓云
教育是推动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关注和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是学校的使命。而课程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载体,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2004年,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以承担福建省新课程改革实验任务为契机,开启了“课程综合化实施”的探索,以整体推进项目式课程教学为抓手,着力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历经20年的不懈努力,学校形成了以项目式课程教学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特色发展路径,高质量育人取得实效。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非常重视对课程育人价值的挖掘。然而,学校在历经多轮课程改革后发现,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学科内容过于封闭,未能实现学科间的融合贯通,影响了整体育人实效;教学方式比较传统,难以有效培育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资源较为匮乏且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学校全面推进课程变革的现实需求。
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学科及知识间的关联性,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这既是新时代对学校推动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开展项目式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的价值追求。
基于以上现实问题和价值追求,2004年起,学校开启了“课程综合化实施”探索。20年间,学校遵循“教育哲学-理念与目标-框架与路径-管理与评价”的逻辑,对各类课程进行了创造性统整,全面推动学校课程的综合化实施,变革知识本位的讲授式、练习式等教学模式,培育、吸纳与整合在地的优质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实现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同时,学校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创新教学方式、评价手段;优化学校育人模式,实现科学育人、完整育人。
1. 三类课程如何统整?
我国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学校如何依托项目式课程更好地统整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这是学校在推进实施项目式课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
首先,我们强化了课程建设的价值导向。学校坚持“多彩教育”的目标定位,着眼实现“人人出彩、个个精彩”的育人目标,以此价值理念指导学校课程建设,并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要求,对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进行校本化统整,重新规划和设计了学校整体课程方案。学校遵循“教育哲学-育人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逻辑结构,制定了项目式课程的整体规划与实施方案,实现了课程内容系列化、教学模式多样态、评价方式多维度、管理机制立体化。(见图1)
其次,我们最大限度争取专家团队的智力支持。学校与专业教学研究机构及团队合作制定了“厦门实验小学项目式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整体规划设计项目式课程,推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等。同时,与知名高校研究团队合作开展“儿童哲学”项目式综合课程研究,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应用现代技术变革课堂教学方式的实验等,这些专家力量为学校深化课程资源统整研究、实施项目式课程提供了深厚的专业支撑。
2. 项目式课程如何破冰?
项目式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培养学生实践探究、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在实践中,学校长期以学科为单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项目式课程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如何突破固有的课程边界,拓宽课程实施空间,并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这是学校遇到的第二个难题。
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我们通过吸纳优质的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与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等多家公共文化机构合作,共同建设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我们以3-6年级为重点,每个年级开发一个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3年级为“走进植物园”,4年级为“走进艺术馆”,5年级为“走进科技馆”,6年级为“走进博物馆”。同时,我们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与学生学习需求,采取灵活的课程实施方式。例如:我们与中华儿女美术馆、交响管乐团等校外艺术机构合作开发的4年级“走进艺术馆”项目式课程,采用“走出去”(学生走进艺术馆)和“请进来”(艺术家进校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包括“走近交响乐”“走进书法展览馆”“相约美术馆”等学习活动。
又如:我们与厦门市华侨博物院合作开发的6年级“走进博物馆”项目式课程,以博物院“华侨华人”基本陈列内容为学习资源,开展“足迹在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故事”项目研究,通过“走出国门”“侨民公民”“辉耀历史”“赤子丹心”四个主题,引导学生探寻华侨华人的历史,模拟体验他们的生活,感受其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热爱桑梓的情怀。1-2年级依托“故事爸爸妈妈进课堂”活动开展角色体验等各类微项目课程。各年级的项目式课程在内容与要求上整体关联、逐年递进,实现了序列化建构,形成了覆盖全员的特色品牌课程。
3. 教师内驱力如何激发?
开展项目式课程教学需持续长周期的探索研究,在此过程中,如何有效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使其持久保持研究与实践的热情?这是学校遇到的第三个难题。
学校的解决方式:以课题推动,形成集聚效应。以课题方式来推进研究进程是适宜的抓手,也是一举多得的措施,但常常需要经历一个逐步明晰、最终聚力一处的过程。学校的课题,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等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到“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研究”等关注课程建设,最终聚焦于“学校项目式课程建设”与“学习方式”的融合研究,在一个个课题中,教师逐渐被带进来,进而跟上来、动起来,让项目式课程教学成为一种常态。
学校以2015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单位资助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研究”为统领,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相关课题的研究,如“小学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基于项目式学习(PBL)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构的行动研究”“基于项目式学习视角的‘走进植物园’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构建多渠道研学课程的研究”“基于能力发展的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实效研究”等,呈现出“多点开花,共描画卷”的景象。广大教师深度卷入、全员参与,在课题研究中实现了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获得了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
1、“让儿童赢得未来”的项目式课程内容创新
学校用项目范式解构、重组、耦合各类课程,立体设计必修、必选、自选内容,开发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按需提供私人定制课程,构建了符合学校情境、贴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体系。
(1)创新性开发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我们意识到吸纳优质校外资源、变革学习方式是改变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资源匮乏问题的当务之急。学校积极利用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植物园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丰富资源,开发基于校馆合作的项目式课程(图3),形成了覆盖全学段、具有校本特色的拓展性课程。在该课程中,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一样,但各个类别的项目式课程是整体关联的,逐年递进发展的。
故事爸爸妈妈进课堂
面向一、二年级学生,每两周一节课,由家长开设各类微专题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艺术教育,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小专题科学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艺术的学习兴趣。
走近植物
面向三年级学生,以厦门市万石植物园六大专类园区(奇趣园、百花厅、棕榈岛、蔷薇园、沙生植物区、雨林世界)为主题,研究植物多样性、气候带特征、植物的适应能力等问题,经历研究植物的过程,寻找植物的生长秘密,聆听自然的声音。
走近艺术
面向四年级学生,与厦门市美术馆、厦门市书法家协会、中华儿女美术馆、交响管乐团合作,采用艺术家进校和学生走进艺术馆等方式,开展“走近交响乐”“走进书法展览馆”“相约美术馆”等项目式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闽南地方艺术特色,开展美育研究活动。
走近科学
面向五年级学生,与厦门市科技馆合作,从了解光学原理、探究动力学、认识电路、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角度出发,以“五光十色——为什么能看见彩虹”“拆装解锁造板凳(认识榫卯结构)”“电磁铁探秘”“食物的旅行”等为主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实验操作等学习活动,提升科学素养。
走近历史
面向六年级学生,与厦门市博物馆合作,以博物院《华侨华人》基本陈列为学习资源,开展“足迹在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故事”的研究(包含“走出国门”“侨民公民”“辉耀历史”“赤子丹心”四个主题),引导学生研究华侨华人的历史,模拟体验华侨华人的生活,感受华侨华人的艰苦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
研学课程
学校响应教育部等11个部门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开设研学交流课程,每年全校学生走进研学基地,开展不同内容、形式各异的研学活动。“行走在路上的课程”已成为我校“多彩教育”办学理念下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2016年以来,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赴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开展艺术、文化方面的互动交流。
(2)为实现学生“人人出彩,个个精彩”的目标,在“多彩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构建了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自选课程群。
学校根据自身及外部资源,应需、应地、应师、应时地开发156个自选课程,供三至六年级学生每周用一个完整的下午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学校还对选修课程进行了结构化设计,构建了初阶(培养兴趣,初步了解)、中阶(明确方向,发展技能)、高阶(培养专长,特色鲜明) 三层级的选修课程群。课程群分体育、逻辑、语言、音乐、美术、科技六大类别,根据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学生的差异性来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最优教育,让学生人人有机会获得最好的发展,人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干。每年,学校开展一次学生对选修课程内容的需求调研,根据学生动态发展的需求,不断优化选修课程,打造更多精品课程,以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的“双赢”。
(3)为充分发挥教师特长,满足个别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借助各方资源,设计了一师一课程、私人定制课程、大师课程等综合类项目式课程。
其一,基于教师兴趣与特长的一师一课程。多才多艺的教师,不仅是学生可亲近的榜样,还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学校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任教学科、兴趣特长编制8课时或16课时的课程,如“二十四式太极拳入门”“阅读与电影”等,供学生自主选修学习。截至2022年9月,已有35位教师开设了41门一师一课程。
其二,基于个别学生特殊需求的私人定制课程。为了满足个别特殊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个别特殊学生的不断发展,我校开设了个别特殊学生发展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课程教学方式,确保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升。
从2012年开始,学校实施了“乒乓球队员专训课程”,即选拔乒乓球水平较高的学生到厦门市体校训练,学生每天上午在本校上课,下午到体校参加专训。从2015年开始,学校实施了“免试生期末学习课程”,即平时学习认真、习惯优秀的学生可免于参加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在期末复习考试阶段,免试生可以到图书馆自主阅读或是走班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不用参加期末复习考试。目前累计有3600人次的学生参与过该类课程。从2018年开始,学校实施了特殊生辅导课程,即针对行为习惯有待改进的一些学生,根据其行为表现单独为其设置一张课表,为其单独开设辅导帮助课程。近3年,学校累计有13张此类课程表。
其三,基于时代育人要求的大师课程。从2014年起,学校每年都会邀请令学生仰慕的院士、教授、艺术大师等进校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讲座,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给学生创造“让一位思想家真正影响你的生活”的机会。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赵振业院士曾莅校为学生做科普讲座,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木偶皮影戏传习人庄晏红老师曾为学生做过“非遗进课堂”木偶艺术讲座,等等。
2、“项目统整式”的课程实施路径创新
学校以项目学习为载体,推行“1+X”(学科核心素养+拓展特色)项目式教学模式、“三融合”(指内容、方法和思想)统整教学模式、场馆式实景化教学模式、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等多维课程实施路径,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创新实施项目式学习积分制、AI云评价等,坚持“教—学—评”一体化,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
(1)创新实施“1+X”项目式教学模式。其中,“1”为学科本质教学,“X”为以项目为载体进行的拓展特色教学。该模式解决了过度分科教学的问题,增强了学校课程的实践性、选择性,给予教师更多自主实施课程的权力。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疆界,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跑人”,如将数学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融合,带领学生进行STEAM学习,发展学科关键能力;将语文的成语故事、科学的日晷制作、美术的对印、音乐的音符、信息技术的Excel软件引入数学课堂,探索整合式教学策略等。
(2)创新实施“三融合”统整教学模式。学校积极探索基于项目学习的“融合内容”“融合方法”“融合思想”的统整教学模式。以小学数学“三融合”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学科方法融合”这个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把各个学科可以互相迁移的学科方法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数学学习方法,创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运用跨学科多维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3)创新实施场馆式实景化教学模式。我们突破学校的“围墙”,带领学生走进植物园、艺术馆、科技馆、博物馆等,让社会公共文化场馆变身为学生学习的课堂,让书本中所描绘的场景成为可触摸、可操作的实景,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在实践运用中学习。我们突破学科的边界,让学生调动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自主测量、实验操作等方式,采集数据、记录过程、获取信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把知识学习和现实生活连接起来,促进学生的高质量成长。我们突破教师的身份界定,组织科学家、艺术家、场馆人员等专业人士与教师一起,为学生开发基于兴趣与好奇心的课程与活动,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和互动。比如,学生进入场馆学习一般由所在场馆的专业教师来组织活动、讲授内容和指导实验,本校教师在旁协助教学。
(4)创新实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我们探索了全校统一使用电子书包(BYOD)的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平板电脑支持每一个学生随时随地进入学习状态,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我们探索了融合VR(虚拟现实)的教学模式,并于2017年承办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VR+教育信息技术推动教学变革”信息论坛。我们探索了AI技术支撑的智能课堂教学模式,2021年举办了“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与创新”市级专场研讨活动。为了支撑上述各类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建设了学校课程资源云平台和电子终端学习系统,构建了支持项目式学习的课程资源库。
3、“空间+”和“文化+”的管理保障系统创新
(1)构建“空间+”课程资源保障体系。学校从“空间+”的视角探索课程资源建设新模式,充分利用校外具有教育功能的空间场所,积极吸纳、整合、培育社会公共文化资源,为实施项目式课程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一,校馆合作。植物园、艺术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为学生开展项目式课程学习提供了独特的场域与资源,有助于学生变革学习方式,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发展核心素养。
其二,校际互送。学校和河南、新疆等国内多所小学常年互相选送学生到对方学校进行项目式研学。2006年以来,学校每年选送学生到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小学进行沉浸式学习,累计有1500多个学生参加。
其三,项目承接。学校积极邀请社会机构(人员)发挥其资源优势与领域专长,参与学生社会实践的课程设计、组织实施等工作。近5年来,累计有60多个项目被社会机构承接,约1.8万人次学生参加项目活动。
(2)构建“文化+”课程管理互动机制。学校从“文化+”的视角创新了师资补充、节日共庆、特色分享等方面的立体化课程管理互动机制。
其一,师资补充。学校发挥校内教师和校外各领域专家技术人才的专长,共同开发与实施学校课程。比如,学校组织家长实施一、二年级“故事爸爸妈妈进课堂”项目式课程,邀请厦门非遗传人(手工漆线雕、高甲戏、南音等传人)到学校开设课程。
其二,节日共庆。学校结合传统节日或纪念日,联系相关社会团体共同开展教育实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三月份,与社区联合进行“践行雷锋精神”主题教育;四月份,与烈士陵园共同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农历五月,学生走进“龙舟池”,观看龙舟赛,听民俗专家讲解端午习俗……
其三,特色分享。学校充分利用博饼、送王船、工夫茶、布袋戏等厦门本地特色活动,将其融入学校课程的开发之中或单独为其开发课程。比如,学校以“探寻闽南文化之美”为主题设计了“走近木偶戏”微专题项目式课程,邀请木偶戏艺术家走进校园,组织学生走进艺术馆,通过双向互动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源中国基础教育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尊重原创,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