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一高中学生上课睡觉,罚款老师:卑微的牛马苍白的人性!

文摘   2024-12-26 15:34   安徽  
 


















近日听闻一则令人匪夷所思的课堂理规定:上课期间,若有学生睡觉而老师未加以管理,竟要按睡觉学生人数,每人次扣老师 5 元!

此规定一出,舆论哗然,而那些认为 “学生睡觉老师当然要管,不然就辞职” 的观点,实则是脱离实际的苛责之语,根本站不住脚。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上周同事班里一位学生课堂上睡觉,任课老师把他喊起来让他站到一边去,他不听,老师就多次要求他站过去,最后他张口骂老师“妈了个x”,五六十岁的教师被十几岁的孩子这样骂,但是他当时还是忍住了。事后学生还不愿意给老师道歉,老师不愿意。
老师固然肩负着教育管理学生的责任,但这绝不意味着这份责任可以被无限制地放大与扭曲。就如同父母有责任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但孩子若以父母未挣得巨额财富为由而肆意埋怨,这无疑是荒谬至极的。同样,制定 “学生睡觉老师罚款” 这类规则的人,要么是完全不了解教育的真实状况,纸上谈兵;这无疑是在给教育添乱。

学生上课睡觉这一现象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绝非仅仅是老师管理不力这么简单。
其一,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的现状令人堪忧。如今许多学校的作息安排近乎严苛到了极点,清晨六点便要求学生出操,夜晚十点才结束晚自习,而一个月仅有的两天休息时间也常常被各种作业和补习充斥。从理论上讲,学生似乎有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以住宿生为例,多人共用卫生间,洗漱时间大幅增加,再加上入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定的放松和准备时间,如此一来,学生睡眠不足成为常态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一些生源质量相对薄弱的学校,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可谓 “十个学生九个困,还有一个强睁眼”,学生们在极度疲惫的状态下,又怎能在课堂上保持清醒与专注呢?

其二,考试内容和难度的不合理攀升也是重要因素。当下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考试的内容愈发复杂、难度呈几何级增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陷入学习困境,产生学习疲劳和厌学情绪。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如果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他们自然是愿意积极投入学习的。然而,当课堂上的内容犹如天书般晦涩难懂,长期得不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正向反馈时,睡觉便成为他们逃避这种无力感的无奈之举。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具有相同的学习天赋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苛求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专注度,无疑是不切实际且违背教育规律的。

其三,我们也不能忽视部分学生的特殊情况。即使老师秉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严格的管理态度,仍然会有一些学生难以管教。例如在过去招收自费生的学校中,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不仅对学习毫无兴趣,还经常在课堂上睡觉。当老师试图唤醒他们时,换来的可能是充满敌意的目光,甚至有些高大强壮的学生,其威慑力让老师尤其是女老师感到无助。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管理往往陷入两难境地,叫醒他们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冲突,而放任不管又要面临罚款的处罚,这实在是让老师左右为难。

事实上,学生上课睡觉固然需要老师关注并加以引导,但绝不能采取这种简单粗暴的罚款方式来解决问题。教育本应是充满温情与人性关怀的事业,如果一味地用这种不合理的规定来逼迫老师,只会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仇视心理,将学校变成一个冰冷的 “教育监狱”。古往今来,即便是孔子这样的圣贤,弟子三千,贤者也不过七十二人,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保证百分百成功率的事情,更何况是身处平凡岗位的普通教师呢?

初三学生上课睡觉,老师拍下发家长群被骂,这是老师最后的倔强了

教育这件事有对比,才能知道变化在哪里,进步在哪里,退步在哪里。

总体来说,现在的教育是比二十几年前进步,至少观念进步了,至少没有体罚、打骂了(个别地区依然存在)。

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家长更重视了,家长保护的更好了,可孩子反而容易出问题了,这一定不单单是教育的问题,跟家庭教育也有分不开的关系。


初三学生上课睡觉

老师拍下这一幕后


广西的一位家长在网上讲了这样一段话:班主任老师把孩子们上课睡觉的样子拍下来,发到了家长群,老师这是想做什么呢?是要家长协管孩子们吗?

这个话题因此被关注。

有人说班主任就不该这样做,什么事都找家长,孩子睡觉也家长,如果家长都能解决,那要老师干什么呢?

还是有一些比较明智的家长存在,这一部分家长提出:老师不是管不了,老师不敢管,家长是真的管不了。

其实看完这个图片,我的感受是:这大概就是老师最后的倔强了。孩子不敢管,但是又看不了孩子们这样自暴自弃,拍照发到家长群,让家长们自己看看,自己回家去管。

可是理智分析以后,就一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起不到任何作用,孩子上课不听课、睡觉,十有八九家长是知道的,虽然知道,但是无济于事,家长不能时刻坐在孩子身边拧着孩子的耳朵去学习。

在这方面,家长是无奈的。


挺怀念老师“硬气”的年代


我们上学的时候,是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在课堂上睡觉的,即便是体育生,在最后一排,也会做做样子,拿本书挡起来,有一些任课老师睁一眼闭一只眼,有的任课老师被称为“老古董”,坚持“我的课上坚决不能有睡觉的人”的原则,这些体育生站着也得睁着眼睛上完课。

高中的时候化学老师是退休返聘的,成天拿着一个戒尺,用来当教学工具,偶尔用来敲打那些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学生。

物理老师也是退休返聘的,资格更高了,是一个特教,真的是不苟言笑,在他的课堂上睡觉,他直接上脚踹桌子。
这些年过去了,很多老师都忘了,但是这些有特点的老师一直印象深刻,成为我们最尊重的老师,虽然有一些已经离开人世了,但是他们始终活在学生们的心中。

那个时候的老师,大概是最有尊严的了。

后来境况就发生了改变,家长成了学生们的坚实后盾,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些地区,却硬要“矫枉过正”,家长动辄就去找老师的麻烦,而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最后受到惩罚的都是老师。

大环境下,老师越来越没有底气,既然老师不敢管,那就只能是有事找家长,让家长自己管了。

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状态


我特别能够理解现在的家长“不放心老师”的心态,我自己也是一个家长,经历了女儿第一次离开家上托班、上幼儿园小班,那种“不安、担心、焦虑”特别能理解。

现在我的女儿已经爱上了学校,主动上学,彻底结束了上学初期的焦虑和不安,每天放学能够跟我分享学校的趣事,状态特别好。

作为老母亲,也自然特别安心。

班级里依然有一些小朋友不能适应幼儿园,每天哭闹。

我最直接的感受是:相信老师,理解老师,包容老师,更有利于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一旦我们表现出不安、不信任,孩子会准确抓住妈妈的这种心态,然后也随之开始他们的表演。

而当我们愿意选择相信,愿意跟老师和谐沟通以后,孩子的状态也会随之变化。

这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家长的信任、宽容和理解,都能给老师增加信心,都能让老师放手去引导孩子。

这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家校共育的真谛


开篇这位班主任把学生们睡觉的照片发到家长群,这不是家校共育,这是老师无奈。

家校共育,不是老师放手不管,凡事都让家长来管。

家校共育是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负责,孩子走进学校老师负责,家长和老师做好沟通、相互包容和理解,共同携手,为孩子成长支撑起一片蓝天。

家长不能过度怀疑老师,也不能过度依赖老师,更不能过度限制老师,反过来一样的道理。

双方彼此,在信任的基础上,友好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指引方向,这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状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