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日,国新办就“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副部长廖岷、王东伟等参加会议。会议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描述了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主要解决方案落在中央加杠杆上,政策对债市股市的各个资产品类均有实质性利好,后续政策实际落地可期,以下是针对发布会要点进行解析。
【支持地方政府化债】
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相关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做详尽说明,这项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措施,将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压力,可以腾出更多资源支持经济发展,巩固基层“三保”。具体而言,财政部将有效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4000亿元,目前增发国债正在加快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陆续下达使用,明确后三个月,各地共有2.3万亿元专项债资金可以安排使用。
从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来看,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体量约为43.6万亿,地方政府债券的存量整体呈明显上升态势,这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显性债务压力实际上也是在上升的。作为融资平台发行的标准化产品,城投债目前总体余额在11-12万亿之间。2024年8月,城投债新增融资监管依然严格,借新还旧比例维持高位,当月发行量3483亿元,环比增加但同比大幅减少,净融资由正转负,环比、同比大幅减少。从偿还类型来看,8月城投债到期金额占总偿还量的比重环比提升,本金提前兑付、回售和赎回金额占比环比下降。地方政府债券和城投债券体量合计在53-55万亿之间。
数据来源:Choice、国投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与配置中心
统计区间:2023年7月至2024年8月
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就其它隐性债务而言,除融资平台的非债券类债务外,通常还包括政府购买服务、PPP、垫资施工、延期付款、融资租赁、BT、各类政府发展基金以及各类应付未付款项等,此外,一些隐性债务和显性债务往往还会交织在一起,使得隐性债务风险在极端情况下还会通过对应的项目传导至显性债务上,从而放大地方债务压力。根据企业预警通提供的数据,2022年底具有存量债券城投平台的有息债务规模合计达到47.61万亿,若将那些没有存量债券的城投平台以及其它非城投类隐性债务考虑在内,则隐性债务规模应该会超过60万亿,扣除11-12万亿的城投债券后余额大致在50万亿左右。对于上述数据,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曾指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余额数据不可能有官方统计,市场方估计在30-50万亿元。
面对规模如此庞大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本次明确提出了中央加杠杆化债的模式,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催化市场对财政支出的力度和频率拥有较大的想象空间,亦对重塑弱地区和高负债地区的估值信心起到一定催化作用,反应到债市预计会快速助力城投债的整体信用利差修复,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关板块机会。
数据来源:Choice、国投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与配置中心
统计区间:2024年1月2日至2024年10月11日
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本次明确财政部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回顾过往,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为缓解国有四大行资本充足率较低等问题,财政部向四大行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注资国有四大行,有效提升四大行资本充足率。特别国债定向发行中,央行亦给予政策支持;1998年的2700亿元特别国债中,超2400亿元或源于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六大国有行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78%,其中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均高出监管线4.8个百分点以上,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分别高出监管线3个、2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距离监管线不足2个点。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困难,有分红比例刚性(国有行30%左右)、股权融资渠道受阻(PB<1)、发行可转债并转股难度大等原因,目前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补充,基本以内生性的利润留存为主。但随着银行减费让利的力度不断加大,净息差有所收窄、利润增速逐步放缓,需要统筹内部和外部等多种渠道来充实资本。2024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营收同比下降1.95%,降幅较第一季度进一步扩大0.22各百分点,其中国有行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2.56%。盈利能力上,2024上半年国有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在净息差方面,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2024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1.54%,同比下降0.19各百分点。
数据来源:Choice、国投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与配置中心
统计区间: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
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加之未来系统重要性银行排名提升,可能使大行面临更高资本附加要求,若能及时补充大行资本,将对大型商业银行持续扩张资产负债规模、分红和服务实体的能力进行有效提升,建议关注其因此带来的银行板块的价值重估机会。
【推动房地产止跌企稳】
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动房地产止跌企稳
支持地方政府运用专项债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增强土地供给调控能力。将采取用好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适当减少新建规模,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方式收购。正在抓紧研究明确和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政策。
今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限额为3.9万亿元,而前三季度实际发行3.6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新增专项债发行接近尾声。新增专项债大部分投向市政和产业园、交通、社会事业等项目,这也被称为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政策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利用专项债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和消化存量商品房,央行此前将5月份央行创设的3000 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中央银行资金的支持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增强对银行和收购主体的市场化激励,结合专项债发行为收储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并且降低借贷成本,目前地方收储模式上仍以市场化方式运作,地方政府方面推进的意愿也不尽相同,专项债支持下的政策引导或将加速地方收储进度。将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通过政府收回尚未开工/开工程度较低的土地,能够从源头减少土地库存,盘活存量用地,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有望助力房地产行业的复苏进度,投资者或可关注房地产板块的机会。据CREIS测算,在中性情况下全国七大区域收储所需资金规模合计约为2万亿左右,参考今年能够被专项债规模覆盖,若2.3万亿专项债投向主力转向收储,或进一步撬动商品房市场复苏。
此外,本次明确提及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政策,或将降低高端市场和商用市场购房成本并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助于减轻购房者的税收负担,活跃高端商品房市场,从而对房地产市场整体成交产生积极影响。
数据来源:CREIS、Wind、国投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与配置中心
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扩大内需和消费复苏】
加大对消费刺激政策力度,促进扩大内需和消费复苏
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下一步将继续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改善居民收入预期,激发消费潜能,用好专项资金、贷款贴息等工具,带动有效投资,扩大国内需求。
自924会议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有助于维护和改善民生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进而对改善未来经济预期有一定推动作用。本次发布会特别提及的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一系列结构性支持措施或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为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土壤,对学生群体增大奖优助困力度或更加利好旅游业和消费服务业等轻消费板块。就国庆期间而言,分地区看,多数省市消费稳健增长,热门旅游目的地增幅领先。从已披露国庆消费数据的省市来看,江苏(+13.5%)、青岛(+9.4%)、宁夏(+8.9%)等地重点监测商贸企业的销售额同比涨幅领先,预计主因旅游出行需求活跃,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市获益。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中,北京、天津的消费增速相对平稳,预计主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所致,但北京在假期前四天的服务消费仍有12.0%的同比增长,反映体验性消费需求旺盛。
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赤字提升空间
总结而言,10.12国新办发布会,财政部主要从以下四点定性释放了财政政策加码的信号:1、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2、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能够提升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3、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4、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除上述四点外,财政部长蓝佛安还表示,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止于四点,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进行研究,中央财政还有较大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此次发布会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提出了解决地方债务问题、银行资本金问题和房地产库存问题的财政措施,主要在于明确了中央加杠杆的解决方向,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并多次强调财政有较大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进行研究,展示了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决心,最大程度释放了政策态度和政策空间,具有一定的财政转向意义。
对于中央加杠杆的力度和空间,从实际情况来看,根据2023年初的财政预算及10月份新增1万亿元国债的预算调整方案,全年计划新增中央政府债务4.16万亿元,实际国债的新增规模也为4.16万亿元。根据2024年的财政预算,全年新增一般国债3.34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共计4.34万亿元。因此,新增中央政府债务限额比去年增加了1800亿元。由于其中有1万亿元是不计入赤字的超长期特别国债,2024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低于2023年。今年上半年中央政府债务上升了1.55万亿元,远高于去年上半年的规模,中央政府杠杆率也是上升了0.76个百分点,高于去年上半年的上升幅度。如果今年下半年不再调整中央财政预算,则下半年中央政府债务还将再上升2.79万亿元。2024年二季度,政府部门杠杆率从一季度的56.7%升至57.8%,增加了1.1个百分点。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从24.0%升至24.6%,上升了0.6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杠杆率从一季度的32.7%升至33.2%,上升了0.5个百分点,中央政府杠杆率增速加快但增速仍然较慢空间仍然较大,未来中央和地方的债务置换亦能为中央加杠杆提供广大的空间,重点关注后续政策落地后的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Choice、国投证券金融产品研究与配置中心
统计区间:2000年3月至2024年3月
市场方面,经历了自9.24以来的快速反弹后出现了一定的回落,在货币政策的强刺激之后,更应该期待财政政策的缓修复作用。10.12发布会明确了政府通过中央加杠杆解决地方债务、银行资本金和房地产库存等问题的决心,但同时对于直接促进民生消费方面相对较少,表明了政府主要还是通过投资盘活经济的思路没有变化,后续更多应该关注新质生产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以及政府化债利好的城投债等债市修复机会。10.12发布会的财政政策,考虑到具体落地仍需要等待决策流程,今年10月的人大常委会将是近期观察财政增量政策的重要时间窗口,同时更重要的时点可能仍需要等待明年的两会。在此期间,市场也需要等待政策的实际落地,后续市场将逐渐趋于理性并产生分化,对于财政政策不仅要关注规模和力度,更重要的是关注资金流向来指导投资。
姚佳霖 产品研究与配置岗
证券从业证书编号S1450620110003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页面对宏观经济、市场行情的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不构成对投资者本金或收益的承诺。本页面内容仅属于基金投资配置策略讨论,不涉及具体基金产品宣传推介。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
本页面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本页面所载的信息、资料等仅反映本公司于本页面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页面所载信息、资料等不一致的内容。本公司不保证本页面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同时,本公司有权对本页面所含信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