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矿山

时事   2024-10-30 16:13   北京  

小雨淅淅沥沥地落在花枝上,掉落的花瓣发出簌簌的声音,有种催人入眠的舒缓。陈玉坐在桌前支着头望向窗外发呆:今天来“井下探秘”的游人很少,她得以在安然的环境中小憩。

“姑娘,这会儿还能下井吗?”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询问拉回了她的思绪。陈玉转头看去,一位白发丛生、穿着朴素的老人和一个中学生模样、长相俊俏的女孩站在门口。陈玉微笑着走向两人:“当然可以,我是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导游小陈,今天由我带您二位体验井下探秘之旅吧。”

陈玉引导着一老一小从矿山公园的煤炭博物馆入口进入更衣室。在更换工作衣时,她发现老人的动作麻利,像是习惯了这套流程。交流后才知道,老人姓王,原来是晋华宫煤矿的矿工,在矿上住了30多年,退休后才搬离。前段时间听孙女说曾经的煤矿、现在的矿山公园开放了“井下探秘”游,他特别想再看看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孙女王晓自告奋勇陪他前来。听罢前因,陈玉顿时觉得亲近了不少,她说:“您来这儿就是‘回家’了,您可得好好看看。”

三人顺着台阶向下走,水靴踩在石头上发出“哒哒”的声音。陈玉开始向二人讲解煤炭形成的过程,当提到“晋华宫矿生产的煤是侏罗纪后期形成的、热值高达5500大卡以上的优质动力煤”时,王老点头附和:“大同的煤就是好,当时国家发展需要煤,我们加班加点地生产,队里还两次受到局里的超产表彰。”

陈玉笑了:“现在可与您那时候不同了,现在的开采有固定指标,目的在于尽可能延长这份‘宝贵财富’的使用寿命,让子孙也能享受福荫。”

王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对,得给子孙留。这矿山公园和‘井下探秘’游就是新财富,也是子孙的金山银山。”“爷爷您好厉害,还知道金山银山。”王晓打趣道。“我当然知道啦。煤总有挖完的一天,矿山公园的旅游项目却有长久的发展,这儿开发得真好!”

越靠近地底,王老越显得自在。陈玉讲解井下的采掘方式、通风机械、灾害避险时,他会在旁边热情地补充细节,如数家珍的模样比陈玉更像导游。王晓在一旁听着讲解,两眼亮闪闪地盯着爷爷。在旧时挖掘场景模型前,王老比划着顶板过低时弯腰挖煤的姿势,王晓不解地问:“这样弯着腰不难受吗?为什么不把顶板抬高一点?”

王老看着她懵懂天真的样子,严肃地说:“煤是大自然造的,不是专门为人服务的,是人发现了它的作用,才想办法挖掘。想要挖煤就得先挖石头,人得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才能得到煤。世上的好东西都是这样,只有辛苦付出才能得到。”王晓回味着爷爷的话,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听着王老的话,品味着其中被时间和经历打磨出来的大智慧,陈玉有些震惊,也十分感动。在王老身上,父辈们靠谱踏实的品质变得具象化。此时的王老不再是一名年老瘦弱的退休矿工,更像一位睿智慈爱的哲人,把毕生所学所感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

待三人回到地面,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云也开始消散,陈玉的导游工作也结束了,她向爷孙俩挥手告别。望着二人走向仰佛台的背影,她想:看到这漫山遍野的新绿,隔河相望的云冈大佛,老人该多高兴呀。剩下的路程就让“小导游”王晓来陪伴吧……

作者:王也
来源:中国煤炭报10月29日八版 原标题《再回矿山》 责任编辑:袁理(实习)
编辑:张莹


中国煤炭报
煤炭行业主流媒体创办之最活跃自媒体平台,41年专业积淀,全景煤炭就在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