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理】小寒养生

文摘   2025-01-05 00:30   上海  

二十四节气之



“隆冬小寒,养肾防寒”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古人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喜鹊开始筑巢,雉鸟也因阳气生长而鸣叫,这些都是自然界顺应阴阳变化的体现。


      小寒时节,天气逐渐寒冷,虽说尚未到达最冷,但隆冬的“三九”天基本处于这一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在中国,由于小寒时节正值“三九”前后,所以常会有气温骤降,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频繁,气温达到最低点的日子。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起居饮食、穴位养生等方法有效调节机体,增强抵抗力,健康度过寒冬非常关键。


01

养生要则



     小寒养生应以“防寒补肾”为主,调节机体以适应严冬变化,抵御寒邪侵袭。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起居方面

    《黄帝内经》认为“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建议每晚10点前入睡,保证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外出时要穿戴厚实,尤其是头部、颈部和脚部,避免受寒。家中也要保持适宜的室温,建议室内温度保持在22℃左右。同时,尽量减少晚间外出活动次数,以免伤阳。


饮食方面

     饮食上,适当吃温散风寒的食物,如生姜、大葱、花椒、桂皮、羊肉等。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建议每周吃一次羊肉当归汤或羊肉胡萝卜粥,既能御寒又不易上火。


      值得关注的是冬季的人们往往偏爱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而忽视粗粮、蔬菜、瓜果的摄入,这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等问题。因此,要注意食物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饮食减咸增苦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苦味食物有如苦瓜、苦菊等。



02

穴位养生



横骨穴

   位于下腹部,脐下五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处。


取穴方法:首先确定脐下的五寸位置,然后在该位置向左右两侧各旁开0.5寸,即可触及横骨穴。


功效主治:调理冲任、温阳散寒。常被用于治疗小腹疼痛、遗尿、阳痿、疝气以及女性月经不调、带下等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艾灸方法:使用艾条进行温和灸,每次灸15至20分钟,每周进行2至3次。

*艾灸时需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烫伤皮肤。


按摩方法:可以用手掌或按摩工具轻轻按摩横骨穴区域,每次按摩5至10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横骨穴的按摩和艾灸,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八髎穴

      位于腰骶部,由八个穴位组成。


取穴方法:用拇指的宽度作为一寸,在骶骨区域进行测量。触及到髂后上棘后,向下去触摸,在髂后上棘下约一寸的位置可以摸到一个圆形的骨性突起,即为上髎穴。经过四指并拢,示指按到上髎穴的位置,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分别就是次髎、中髎和下髎的位置。


功效主治:具有补肾温阳、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女性妇科疾病,以及腰骶部疼痛等问题。


艾灸方法:艾灸八髎能够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每次可以进行艾条温和灸15至20分钟,每周进行2至3次。


按摩方法:可用手掌或按摩工具轻轻按摩八髎穴区域,每次按摩5至10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八髎穴的按摩和艾灸,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时令养生

    2023年6月21日,我院在夏至当天开出“时令门诊”,分为春夏秋冬贯穿全年,给出市民及患者中医养生、中医治未病以及中医综合疗法的个性化诊疗模式。时令门诊根据患者体质,为患者给出当前时令最适合的养生干预方案,将中医养生文化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使老百姓更多地接受中医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法。


    冬藏肾,在抵御寒气的同时也要补气养血。可取涌泉、太溪等穴位;花椒、桂枝等药物,共凑益气温阳,理气养阴之效。以下是一些其他的养生选择:

1.艾灸:涌泉、太溪、肾俞

2.穴位贴敷:气海、脾俞、足三里、大椎、中极、关元

3.冬茶方:生姜3 枣片3 黄精3 生甘草3

4.足浴方:艾叶15克、红花10克、老姜6克、花椒10克、当归15克、桂枝6克、附子6克

5.香囊:辛夷5克、苍耳子5克、肉桂5克、薄荷5克、白豆蔻5克、檀香5克

6.穴位埋针:血海、肾俞、涌泉

7.药膳:生姜当归羊肉汤

材料:羊肉一斤,当归30克,生姜两块,陈皮一片。制法:羊肉洗净切块,先用开水去沫。当归、陈皮洗净,生姜去皮切片。先把当归、生姜、陈皮置汤锅里,加水煮开,再加入去沫后的羊肉块,加少许盐和料酒。慢火煲2-3小时,即可食用。




治未病中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多年来通过大量实践,在中医特色体检、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及常见内科慢性病人群健康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健康管理体系。


      “治未病”中心开展特色中医体检,充分发挥“治未病”科室特色的诊疗技术优势,将道生四诊仪、经络仪、TMT医用红外热成像系统等应用于中医特色的健康体检中,进行中医四诊的仪器判断、体质判断。


普通门诊、时令门诊时间:

周一~周五全天(西院)

周一~周五全天;周六上午(东院)

互联网门诊、时令门诊时间:

周一~周五全天





曙光治未病
防治未病,关爱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