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情绪快疏解,别把肝气憋成“结”

文摘   2024-12-06 00:00   上海  

不良情绪快疏解,别把肝气憋成“结”



为何结节找上我

每年体检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年终考核”,控制各项身体指标在标准范围内,比工作KPI未达标还令人发愁。当拿到体检报告单,匆匆浏览“结果”一栏时,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各种医学术语“迎面而来”,令人瞬间陷入无尽的焦虑漩涡之中。

体检报告单上的各种结节并不值得让您寝食难安,绝大部分的结节都是良性的,只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定期随访和复查结节变化即可。不过,我们仍需留意结节背后的隐藏风险,找到病因并加以控制,防止病情恶化。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自己的体检报告单上出现“结节”的字眼,感到十分疑惑:为何以前很少听老一辈人说自己身上有结节呢?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检测仪器在精确度上不断提高,即便是微小结节,也能被仪器精准捕捉,躲不过放射科和超声科医生的眼睛;二是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工作指标、学习成绩和贷款等压力都压在身上,很多人一边想要逃避眼前的苟且,追寻远方的自由,一边仍理智地加着班、熬着夜。这些精神上的压力和不规律的作息都会影响肝气的正常疏泄。

肝在五行学说中属木,自然界中的树木通常都是向上、向外舒展的状态。如果受到外界环境和人为影响,阻碍了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树木就会枯萎。人体肝气也是如此,不良的情绪与不规律的起居作息都会抑制肝气的正常疏泄,导致气机不畅,肝气郁结。一旦气不能推动血液运行,身体就容易形成瘀血等病理产物,表现为结节。

肝气郁结,易生结节

《黄帝内经》中记载:“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肝的位置在胁下,足厥阴肝经布散于两胁,当肝气不能正常升发时,两侧胁肋部就容易感到胀痛。人体之气属无形,聚散无常,所以,这种胀痛也容易到处“走窜”。当肝气找不到疏散的出口,就容易憋堵,会在情绪上表现为易怒。情绪的变化和肝气郁结关系紧密,胁肋胀痛的感觉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有所增减。肝经之气不能正常舒展,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在五行学说中,脾属土,肝气横逆,容易影响脾胃功能,称为“木旺克土”。所以,肝气不顺者也易出现不思饮食、嗳气、腹胀等脾胃失和的症状。

养生四法通肝气


想要让肝气通畅,首先需要在情绪上进行自我调节。做到与自己和解,找到合适的方式去释放压力,让身体和心灵得到充分的休息。应保持愉悦、轻松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进行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避免出现过度的情绪波动。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户外活动或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八段锦、球类运动等。除此以外,也可在闲暇时间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出门踏青,既能调畅肝气,也能起到提升正气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而言,运动时间不宜过早,应在太阳升起、气温上升后再外出锻炼,锻炼前后可以适量饮用温水:运动强度宜和缓,时间也不宜过长。


饮食调理对于缓解肝气郁结也具有较好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食物有“四气五味”,五味中酸涩入肝,具有收敛的特性,不利于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而甘缓入脾,具有补脾和中之效。因此,食用过量入肝的酸味食物,则易进一步助长肝气,甚至可能造成肝气过盛的情况,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若适当食用入脾的甘味食物,如大枣、山药、芡实、白扁豆、薏苡仁等,则可使肝、脾两脏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同时,肝气郁结者也应注意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及辛辣刺激之品(如麻辣烫、火锅、炸物等),避免饮酒和食用辛温之品(如人参、鹿茸、羊肉等),以免助热生火,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穴位按揉的养生原理即为疏通经络,调畅气血。因此,肝气郁结者也可配合中医外治法中的穴位按揉,通过局部刺激,疏经活络,扶正祛邪,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操作时,将我们大拇指的指腹部位轻按在穴位上,放松腕关节,而后作大拇指掌指关节的环旋运动,使指腹在治疗部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活动。按揉的频率宜在每分钟120~160次。按揉穴位时,局部出现酸胀、微微疼痛的感觉是正常的。

疏肝理气点按法


【取穴】

太冲穴、膻中穴

【做法】

用手指指腹按压或按揉穴位,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2~3分钟,可以起到疏肝理气之效。

【功效】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位置在脚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的凹陷中,可以触及足背动脉的搏动。膻中穴在躯干部当前的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男性膻中穴在两乳头之间中点,女性可由锁骨向下数第三条肋骨下间隙,与前胸正中汇合处)。按揉此穴,有益气宽胸、活血通脉的作用。该穴也被称作是人体的上气海,经常按揉膻中穴能够缓解胸闷、气胀及疼痛发酸等症状。

掌擦胁肋部

【做法】

用双手的手掌隔一层单衣,贴于两侧胁肋部,配合自然呼吸,沿着肋骨走行直线来回用力做擦法,根据体表起伏来调整手形;要将手掌和手指贴实在体表,保持全程用力均匀,用力大小以热量渗透而皮肤不起皱褶为宜。

【注意】

不可用力过大,皮肤过烫容易破损,也不能用力过轻,否则热量无法传递到组织深层。频率宜在每分钟60~80次。每天可以做2~3次,每次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注意环境温暖。

【功效】

调和肝气,宽胸解郁。



  王莹,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门诊擅长:运用中西医综合干预手段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黄褐斑、老年女性尿失禁及颈椎病等。

门诊时间:

东院门诊时间:周三、周五全天



排版:齐丹萌




曙光治未病
防治未病,关爱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