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关于膏方Q&A

文摘   健康   2024-10-23 00:00   上海  


曙光医院


治未病

海派膏方

沪上民间寒冬三九服用膏方的民俗由来已久,明清时期诸多海派中医也已经在医案中留下膏方运用的宝贵经验。由于上海特殊的经济、文化和地理气候,造就了自身独特的“海派膏方”特点。




Q1:服用膏方前要调理脾胃吗?



冬令进补前应先看看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补。

一些肠胃功能不佳、舌苔厚腻、消化不良、经常腹胀的朋友,若直接服用滋补膏方,必然加重上述症状。对这些人,要先给予“开路药”,用陈皮、制半夏、厚朴、枳壳、神曲、山楂等药,煎汤服用,以理气化湿、改善脾胃运化功能。正在患病的朋友应首先将疾病彻底治愈。如病人患有感冒、咳嗽、咯痰等,则应先将感冒咳嗽治愈,方能进补。否则,如同“闭门留寇”,非但达不到补益的效果,而且会使感冒、咳嗽等绵延不愈。






Q2:服用膏方时间应是怎么样的?


服用膏方最好从冬至起连续服用约50天左右,也就是冬至以后的“一九”到“六九”,或服至立春前结束。服用膏方时还需要配合饮食调理,并做到劳逸结合、适度运动,这样才能使膏方的作用发挥至最佳。

中医讲,春季主阳气升发,内应于肝,肝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包括调畅气血和调畅情志。如果肝脏功能失常,肝气郁结,气血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出现气滞血瘀的病症,如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肝气不舒影响到情绪,就会出现头痛、急躁易怒、鼻子出血等病症。因此,春季最应注重养肝,要保持心情舒畅,以顺应肝气伸展,调达的个性。春季养肝首先从饮食做起。中医理论讲酸味入肝,甜味入脾。春季肝气旺盛,如果过食酸味,会使肝气过旺,肝木克脾土,容易损伤脾胃,因此在饮食方面,要适当减少酸味食物,增加甜味食物,保护脾胃功能,以防止过旺之肝气的侵犯。膏方应以养肝护肝为法。

中医认为夏季与心相应,夏季属火,火气通心,易消耗心脏阳气;天热人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也会消耗心脏阴液。所以,夏季是最应该注意养心的季节。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说:“夏至以后,迄至秋分,必须慎肥腻、饼霍、酥油之属。”夏令之时,尤其是年老体弱之人,由于适应能力较差,受不了炎热酷暑,除避暑外,可吃些清凉食品,祛湿和胃、补脾益肾,生津止渴,如绿豆粥、荷叶粥、冬瓜汤、西瓜皮汤等。膏方应以益气生津为宜。

中医认为秋季的气候特点是“燥”气当令。燥气内应于肺,故燥邪盛时,最易损伤肺脏,而出现肺部疾患。所以,秋季应特别重视肺部的养生保健。秋季饮食应注意燥易伤阴的特点,通过调节饮食,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的作用。中医有“形寒饮冷则伤肺”的说法,所以饮食上除避免或减少食辛辣燥热之物的同时,也不要饮冷贪凉。养肺饮食应多吃玉米、黄豆、冬瓜、番茄、莲藕、甘薯、贝类、海参、梨等。并按个人体质,以及胃肠情况酌情酌量选食。膏方应以滋阴润燥为宜。

冬季草木凋零、万物闭藏,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季进补就是为了补肾、养精,使肾“精”更为充盈,来年身体更好少得病,这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治未病”思想。冬季进补宜温肾填精。适当摄入营养丰富、热量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可以补虚益肾、提高免疫力,是冬季很好的补品,也可食用温性水果,如大枣、柿子等补血、益肾、填精。膏方也应补肾填精为重。

因此,在冬季服用膏方可起到最佳的效果。





Q3:膏方服用方法与用量如何?



将膏方储存在密闭的瓷罐中,每日清晨取一汤匙冲开水服用。也可根据病情需要,用黄酒冲服。如方中用地黄等滋腻药或配料中胶类剂量较大时,则膏滋非常黏稠,难以冲开,这时可隔水蒸化后服用。膏方服用剂量要根据病情或患者的身体情况及药物性质决定,与患者消化功能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服膏方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如成人每日先服一汤匙,约10-15克,如果消化功能正常,1周后改为1天服两次,即早晨起床后与晚上睡前1小时各空腹服用1次。




Q4:服用膏方有什么禁忌 ?



在服用膏方期间,如因误食所忌饮食,常能使膏方的疗效降低,或引起不良反应。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膏方时,应忌食生萝卜,因萝卜是破气消导之品。服膏方时一般不宜用茶叶水冲饮,因茶叶能解药性而影响疗效。如患者属阳虚有寒者,应忌食生冷饮食;如属阴虚火旺者,则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为哮喘患者,宜忌食虾蟹腥味等。





专家介绍


                      


张晓天主任医师,曙光名中医,医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主任委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分会副会长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古代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黄浦区慢性病防治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中医专家社区师带徒导师

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工作室导师

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师带徒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国医科普之旅暨百姓健康公益大讲堂活动首席专家讲师

美国东方医学中心特约专家

韩中整合医学项目委员会委员

澳大利亚维省注册中医师针灸师,澳大利亚中医针灸学会会员

《加拿大健康报》中医健康专栏特约作者



          门诊时间:

          东院:周三上午专家门诊、膏方门诊

                    周一、周四上午特需门诊、膏方门诊

          西院:周四下午专家门诊、膏方门诊


         地址:

         东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528号 

         西院:上海市黄浦区普安路185号 



参考书籍






END




来源:《膏方体质养生指导》(张晓天主编)

曙光治未病
防治未病,关爱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