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听说过“斑块”一词?
引言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群而言,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人群,很常会听到医生说要查一查有没有血管“斑块”。
斑块到底是什么?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如何预防干预,中医对斑块的认识和干预方法?今天让我们简单聊聊动脉斑块。
2
为什么要早筛查,早干预?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力衰竭890万,肺源性心脏病5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而“斑块”在这些疾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早期筛查,及时干预尤为关键。
动脉斑块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斑块”的全称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被称为血管斑块,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如高胆固醇浓度、炎症反应、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血管壁,导致脂质和其他物质沉积,逐渐形成斑块。
动脉斑块的危害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血管狭窄与闭塞
机制:动脉斑块逐渐增大,会占据血管腔的空间,导致血管狭窄。当狭窄程度超过一定程度时,可引起血流受阻,甚至闭塞。
后果:这不仅影响器官的血液供应,还可能引发急性缺血事件,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这些事件往往具有高度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二、血栓形成
不稳定的动脉斑块容易破裂,暴露其内部的脂质和胶原等成分。这些成分可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远端血管,造成栓塞,进一步加剧缺血损伤。例如,脑血栓可能导致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
三、动脉破裂与夹层
动脉斑块可能会侵蚀血管壁的中膜层,导致血管壁变薄、变脆。一旦受到血压波动等外力冲击,可能发生动脉破裂或夹层。这是极为凶险的并发症,可迅速危及生命。夹层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极高,需要紧急救治。
四、器官功能损害
动脉斑块导致的血管狭窄和闭塞会影响器官的血液供应。长期供血不足会导致器官功能损害。例如,心脏供血不足可引起心绞痛、心力衰竭;脑部供血不足可导致认知障碍、偏瘫等。
五、生活质量下降
动脉斑块引起的各种症状,如疼痛、乏力、呼吸困难等,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的医疗负担和心理压力也可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
六、其他间接症状
除此之外,动脉斑块还可能伴随一系列间接症状,如颈动脉斑块可以导致头晕、头痛、胸闷、气短、记忆力减退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脑供血不足、心脏供血不足或全身性炎症反应有关。
4
中医对动脉斑块的认识
中医认为,动脉斑块的形成与“痰、瘀、虚”密切相关,尤其是血瘀、脉络损伤、气血运行不良等因素在斑块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病理因素往往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肝失疏泄,脾失运化,气血生化不足,肾气推动无力,进一步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结,最终形成斑块。
中医对动脉斑块干预方法?
①中药治疗
中医干预动脉斑块的原则主要是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益气养阴、疏肝力气,旨在改善全身气血运行,改善身体内环境,减缓斑块形成,再一步步消除体内病理产物,达到减小甚至消除斑块。以下为一些常用药物介绍:
活血化瘀:中医常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斑块。常用药物包括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等,它们能够促进血液流动,减少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
祛湿化痰:针对痰湿阻滞的病理状态,中医采用祛湿化痰的药物来疏通经络,消除痰浊。常用药物如茯苓、泽泻、薏苡仁等,它们能够调节水液代谢,减少痰饮生成。
益气养阴:中医认为,气虚和阴虚也是导致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益气养阴的药物如黄芪、党参、玄参等被用于增强机体正气,提高脏腑功能,从而防止斑块进一步发展。
疏肝理气: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也会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斑块形成。因此,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陈皮、枳壳等被用于调节情绪,疏通肝气,促进气血流通。
②特色疗法
除了服用中药,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也常被用于动脉斑块的治疗。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斑块对血管的压迫和损伤。
其他的特色疗法还有体质穴位敷贴、足浴疗法、膏方等等。
③中医调理要则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药食同源”,认为合理的饮食对于动脉斑块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作用。建议患者多食用清淡、低盐、低脂的食物,如芹菜、白菜、黄瓜、苦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减少斑块的形成。
适量运动:中医提倡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对于动脉斑块患者来说,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消除体内的痰瘀和垃圾物质,从而减轻斑块的负担。
情志调节: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情志不畅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等问题,从而加重斑块的形成。因此,建议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
综上所述,中医对动脉斑块的认识和干预方法注重从整体出发,通过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消除病理因素等多种手段来综合治疗动脉斑块。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内容为科普使用,若有身体不适,请前往医院就医。
治未病中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多年来通过大量实践,在中医特色体检、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及常见内科慢性病人群健康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健康管理体系。
“治未病”中心开展特色中医体检,充分发挥“治未病”科室特色的诊疗技术优势,将道生四诊仪、经络仪、TMT医用红外热成像系统等应用于中医特色的健康体检中,进行中医四诊的仪器判断、体质判断。
普通门诊、时令门诊时间:
周一~周五全天(西院)
周一~周五全天;周六上午(东院)
互联网门诊、时令门诊时间:
周一~周五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