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五味”学养生,调养身体变简单!

健康   2024-10-12 06:29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人卫健康”微信公众号 


中国传统文化常以“五”为单位来阐明物质世界。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色是青、赤、黄、白、黑,五脏是肝、心、脾、肺、肾,五官是目、舌、口、鼻、耳,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下面就来就谈谈五味。



人之所以能有味觉,主要是舌头和口腔黏膜分布有大量味蕾的缘故。每一个味蕾由味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物质的水溶液刺激了味蕾,通过味觉神经纤维传入大脑,人就能感觉到各种味道。



舌头是味觉的感受器,能感觉酸、甜、苦、辣、咸。儿童舌上的味蕾最多,所以吃起饭来总是津津有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味蕾渐渐减少,所以老年人吃东西常感觉淡而无味。


舌的各部分对味觉的感受并不一致,甜味在舌尖最为敏感,苦味在舌根最为敏感,咸味在舌尖及舌缘敏感性最强,而酸味则以舌侧面及中部最为敏感



在生物进化史上,酸味和咸味发展最早,苦味和辣味发展较晚,甜味发展最晚。许多哺乳动物至今还缺乏甜味。


中医将五味应用于理论和临床实践中。《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酸味具有生津止渴、开胃解腻的功效,因而受到许多人的偏爱。


酸味能极大地刺激唾液分泌。我们的胃分泌胃酸。胃酸的实质是盐酸,对消化食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胃酸缺乏会造成消化不良。一些疾病,如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胃癌等,往往是由缺乏胃酸导致的。而另一些疾病则由胃酸过多导致,如肥厚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


孕妇常爱吃酸的东西,如杏、梅、山楂等,以前我们对其原因并不清楚。近年来,通过先进的放射免疫技术检测,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女性在怀孕后,胎盘能分泌一种奇妙的物质,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使孕妇的胃酸分泌减少,各种酶的消化活性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了孕妇正常的消化功能,使其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而此时吃些酸性食品,就会使这些症状得以改善。这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味觉与食品的温度有一定关系。酸味,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更显味浓。水果大都是酸甜的,在10~15℃时,甜味与酸味搭配得最好,滋味最佳


中药的药性分为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自汗、盗汗、泄泻、遗尿、遗精等。比如,五味子能止汗涩精,治疗遗精、盗汗;乌梅能收敛、涩肠,治疗泻痢、腹痛。


对中药进行化学分析及药理研究,发现很多中药含有有机酸,包括柠檬酸、水杨酸、酒石酸、苹果酸、草酸、叶酸、抗坏血酸、琥珀酸等。不少有机酸具有抗风湿、抗凝血、解热等作用,叶酸和抗坏血酸是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食品中的苦味,是钙、镁、铵等无机离子呈现的味道。未经精制的食盐,往往含有少量镁离子,所以有轻微苦味。海水味苦,也是这个缘故。茶叶、咖啡、可可有苦味,是因为它们含有茶碱、咖啡碱和可可碱,这些都属于生物碱,能溶于热水,味道甚苦。


中药汤剂大部分是苦的,这是因为广泛存在于植物性中药中的生物碱、皂苷类、强心苷类等都具有强烈的苦味。有不少中药既苦且寒,称为苦寒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龙胆草、苦参、秦皮等,它们能治疗各种热性病(如急性细菌性感染等),被誉为“中药抗生素”。



人的味觉敏感度受食物温度影响。咖啡凉了,苦味加重;菜汤凉了,咸味愈浓;甜味食品在37℃左右感觉最甜;苦味则在高于37℃时会轻些,随着温度降低,苦味又会增加。所以,咖啡宜趁热喝,中药汤剂也以趁热饮用为佳。


中医认为,苦能泻、能燥。泻即泻下,燥即燥湿,故多用于实证、湿证或上逆等证。比如,大黄能泻火导滞,治疗肠胃积滞、大便不通;黄柏能燥湿泻火、解毒消炎,治疗泻痢、湿疮;苍术能燥湿健脾等。


西药也有苦味药,但其目的不是清热,而是健胃,称为“苦味健胃药”。因为苦味刺激味蕾,能反射性地刺激胃液分泌,有健胃助消化之效,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缺乏等。


苦瓜为什么苦呢?因为它含有奎宁,这是苦味之源。苦瓜营养丰富,又能除热邪、解疲劳、清心明目、益气壮阳,是珍贵的苦味菜,能刺激食欲。




甘即甜,甜味物质有很多,不仅果糖、蔗糖、乳糖是甜的,部分氨基酸、糖精也具有甜味。


许多食品和非食品都具有甜味。物质的甜味取决于物质结构。就单糖来说,单糖中含羟基(-OH)的数目决定了甜味的程度。一般来说,只有一个羟基是不甜的,有3个以上就略有甜味。羟基越多,甜味越浓。在甜度的鉴别上,一般以蔗糖的甜味为100单位进行比较,乳糖为15,麦芽糖为30,高甜度淀粉糖浆为60,葡萄糖为75,果糖为150。糖精的甜度为蔗糖的550倍,常用以配制各种食品。糖精无营养价值,近年来还发现它的安全性也有问题,故应严格限制其使用范围及用量。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甘精比蔗糖甜250 倍,紫苏醛肟比蔗糖甜2000倍,但均有毒,不能食用。



甘草不仅是一味中药,而且是无毒的甜味剂。甘草酸的钠盐味道极甜,甜度是蔗糖的200倍。


罗汉果甜苷是新一代天然甜味剂,是从罗汉果的成熟果实中提取的。化学研究表明,罗汉果甜苷是其主要成分。此外,其还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果糖,所以很甜。罗汉果甜苷长期食用无毒无害,是替代蔗糖的理想甜源。其甜度相当于蔗糖的210~330倍。罗汉果甜苷在制备糖果、糕点、饮料、药品、调料等方面,特别是在儿童和老年人的保健食品方面,将发挥其作用。



甜叶菊的叶片可提取菊糖。菊糖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也是较好的天然甜味剂,甜味纯正可口,具有高甜度、低热量的特点,很适合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患者食用,可取代蔗糖。


在中药学中,甘是五味之一,能补、能和、能缓,多用于虚证或缓和拘急性疼痛,还能和解药物的毒性。比如,党参能补气,熟地黄能补血,大枣能缓急止痛,甘草能解毒并调和诸药。



甘味尽管甜蜜,但也不可过多食用。因为过食甘味,土气太旺,土乘水,伤及肾,可见面色黧黑、胸闷气喘、腰膝酸痛、脱发。糖尿病患者应禁食糖类,包括白糖、红糖、冰糖、蜂蜜等。喜爱甜食的患者可酌情食用代糖,如上面说的罗汉果甜苷、菊糖等。



辛即辣,具有辣味的食品有很多,如辣椒、葱、韭菜、芥菜、蒜、生姜、花椒、胡椒、八角、肉桂、洋葱等。但辣与辣的味道并不相同,对人体作用的部位也不一样。民谚“秦椒辣嘴蒜辣心,芥末辣住鼻梁筋”就是生动的写照。



在多种辣味食品中,葱、蒜、姜、辣椒被称为“四辣”,其中辣椒是辣味的代表。辣味与温度有关,吃辣椒感觉太辣时,立即喝一口凉水,即可缓解。辣椒中含的辣椒素还能使敏感的组织产生红晕、水疱,甚至造成溃疡。辣椒吃到嘴里有辣感,到了胃里有烧灼感,解大便时肛门也有火辣辣的感觉。所以,口腔溃疡、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炎、痔疮、脱肛等患者,要禁食辣椒。


中医称辣为辛,认为辛能散、能行,“散”即发散,“行”即行气,能治疗气血阻滞证。比如,荆芥、紫苏能发散风寒,葛根、薄荷能发散风热,木香、乌药能行气,赤芍、川芎能行血等。




在日常生活中,咸味的主要来源是食盐,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此外还有少量的氯化钾和钙、镁等矿物质。呈咸味的是其中的氯离子。在世界上,除了氯离子外,其他含有硫酸根、硝酸根离子及有机酸的钠盐和钾盐也有咸味。比如,肾脏病患者可以用苹果酸钾盐代替食盐作为调味料,既保持了咸的味道,又不致因钠潴留而使水肿加重、血压升高。



生命离不开食盐,因为钠和氯离子是构成细胞外液的主要电解质,是维持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对保持正常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倘若人体内缺盐,则会发生乏力、眩晕、恶心、呕吐、心率加快、脉搏细微、血压下降、肌肉痉挛,甚至昏迷。缺盐还会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


但摄盐过多也不好,会引起高血压等疾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规定,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健康人摄入盐过多,若超过肾的排泄能力,则会引起水肿,同时加重心、肾的负担。对于肾脏疾病患者,多摄盐会导致水肿或使水肿加重;对于心脏病患者,多摄盐可导致心力衰竭;对于肝硬化患者,多摄盐可导致水肿和腹水;对于青光眼患者,多摄盐可使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对于消化性溃疡和妊娠水肿等患者,多摄盐皆可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上述疾病患者要采用低盐或无盐饮食。


按中医理论,咸味中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功效,多用于便秘、结核、痞块等。 比如,芒硝泻下,牡蛎软坚散结,可治疗瘰疬。同时,咸入肾,对于肾脏病变,可以使用咸味中药作为引经药。



综上,如果我们掌握了中医“五味”理论,就能根据其调养身体,做自己的健康助手。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生活与健康》杂志

文章标题:

《五味趣谈——酸、苦、甘、辛、咸》

文章作者:

河南中医药大学  陶咏梅

注意:本文封面图片和文内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时请注意,避免侵权。

微信搜索中国邮政商城小程序,点开报刊商城,订阅《生活与健康》!

期待您的“分享 点赞 在看”

人卫健康
人卫社坚持“根植卫生健康,服务健康中国”的发展理念,弘扬“传递医学信息、传授医学知识、传播医学文化、传承医学文明”的服务宗旨,致力于服务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和大众健康教育促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