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请一外国人,百姓立像谢恩人

文摘   三农   2023-08-24 19:38   日本  

↑↑  点击淡蓝色的“雪田塾”加关注

▲治水的恩人立像

曾经经常洪水泛滥的地带,在一处静谧的公园里,立着一个高高的洋人的铜像。大理石的基座上面刻着他的名字,日本尊他为“治水的恩人”。


他的名字是约翰内斯・德・瑞克(Johannis de Rijke),1842年12月5日生 - 1913年1月20日卒,是荷兰的土木工程师,在日本工作了30年。


▲治水的恩人头像

大家都知道,荷兰地处欧洲的洼地,欧洲几条主要河流莱茵河、缪斯河和斯海尔德河在其境内聚集,河网纵横交错,最终流入西侧的北海海口,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荷兰全境没有一座山,60%的国土都低于海平面,最严重的地区低于海平面6米多,使洪水成为这块土地的常客。荷兰人千百年来与水患共处,积攒了各种治水的经验,国土上填海造地,建造了各种治水与疏导的工程,洪水来了也不用搬家,还能利用洪水带来的肥沃泥土发展农业。欧洲第一大港口鹿特丹就位于荷兰三角洲平原上,整个荷兰人口稠密,发展良好。


荷兰人约翰内斯・德・瑞克,文章中我们简称德瑞克是日本明治政府高薪请来的治水专家。


明治初期,日本为了发展现代化,政府出资从欧洲招聘了大约120位技术人才来帮助建设鉄道、港湾、道路等,德瑞克是其中之一。最后,异常勤奋的德・瑞克给日本百姓留下了被称为“治水的恩人”之伟大功绩。


▲木曽三川

在日本中部地区,离名古屋不远,爱知县与三重县交界的地方,有三条大河揖斐川、長良川、木曽川在这里汇集,最后流入太平洋一侧的伊勢湾。三条大河在这里冲积出了肥沃的浓尾平原,但也经常带来水患。


风调雨顺的时候三条大河各自缓缓地流淌,加上分流出来的水网,此地是一片如诗如画的田园风景。但是每逢台风暴雨,河水暴涨,这三条河的水就会乱流乱蹿,一片泽国汪洋,民居被淹。水退后,河流改道、分流、合流也是经常发生的事。


▲传统的“水屋”

这一带的情况还真的跟荷兰有些相似,当地的农户都把房子建在土围子上,在土围子上再用石头筑个高台,高台上筑个小屋用于储存粮食以及水淹时避难用,当地人把这种小屋叫“水屋”,是躲水用的。还有的人家在房檐下挂个小木船,以备到时可以划船避难。


古代人当然也治水。木曽川的左岸东侧是爱知县,在江户时代属于德川家的亲藩尾张藩,势力比较大,他们的做法是在木曽川的左岸筑高河堤,让洪水往右西边溢出。这种做法保护了尾张藩,却加大了木曽川右岸这一带的水患烈度。


江户时代中期,幕府命令千里之外的萨摩藩派人来治理木曽川右岸西侧的水患,一千多萨摩藩士开拔过来,激流中筑石堰,修堤坝,忙活了一年多,死亡了百来号人,史称“宝历治水”。这次治水效果并不好,但当地人为萨摩藩士建了祭祀神社。


就这样,这个老大难的“木曽三川”水患问题一直拖到了幕府被推翻,进入维新和以洋为师的明治时代。


德・瑞克年轻时照片


德瑞克在1873年来到日本,隶属农林水产省,那年他31岁。在日本各地奔走,参与治水工程的过程中,日本人感到了他的工作热情、科学能力、诚心与诚意。1877年决定请他来治理老大难的“木曽三川”。


德瑞克来到当地,初步看了地形与水势后,刚开始也是直叹气,太复杂了!


这三条河从各自发源的山上流下来,流程不算很长,但水势都挺大,湍急之所巨石横膈,河岸削切,泥沙俱下,下游水网繁多,在河床的中央又形成数量众多,大小不等的河中之岛,阻碍水的流泻。


德瑞克在上下流域跋涉考察了12天,首先提出的理念是“治水要先治山”!


德瑞克“治山”的策略是:

(1)禁止乱砍乱伐山林树木。

(2)植树、栽培固土。
(3)建设砂防工事。


德瑞克的砂防工事


图片是德瑞克在水域上流建的砂防工事之一,名字叫“羽根谷巨石堰堤”。经历一个多世纪,仍然坚固,仍然在发挥作用。当地村民通过这个工事,理解了保护山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也感谢德瑞克。

德瑞克为“木曽三川下游改造”做了十年的准备工作,1887年才正式动工,历时25年才完全竣工。


主要的工程有:

①木曽三川完全分流。
②佐屋川河道停用。
③立田輪中开一个木曽川分流新川。
④大榑川、中村川、中須川河道停用。
⑤高須輪中开一个長良川分流新川。
⑥油島洗堰完全废止。
⑦在船頭平造一个閘門。
⑧在三川的入海口造導流堤。

⑨水門川・牧田川・津屋川三条小河与揖斐川的合流点往更下游流移。


德瑞克对下游泛洪区的治理理念是“三川完全分流”,整理挖深三个大河道,减少河流走弯道,用坚固的堤坝隔开,不让洪水乱蹿,还要保障水流的下泄。


木曽川的導流堤

木曽三川的入海口处各自建了导流堤,图片是三川之一的木曽川导流堤,长长地延伸到海里。导流堤是德瑞克带给日本的全新概念。

洪水来时裹带泥沙,容易在入海口淤积。有了这样的导流堤,就可以让洪水更快地下泄到海里,有效防止在入海口的淤积。

德瑞克带来的砂防堤与导流堤的概念及技术,现在已经被日本用得很娴熟。

▲明治治水的效果

德瑞克的治水被称作“明治治水”,木曽三川洪泛区在其后水患大大减少,比江户时代减少了9成以上。居民不再害怕暴雨台风,可以安居乐业。

德瑞克在治理木曽三川的时候是个工作狂,流传在日本的一个片段是:1879年他妹妹去世,1881年他妻子去世,他都是往返路途加处理后事只花一个来月就回到日本,接着在木曽川流域各处跋涉实地考察。日本的同事都觉得他工作起来太拼了。内务省命令他带薪回国休养,可是他在回荷兰的期间,还是想着治水的事,再次回日本的时候,带了一个挖泥船过来。

1903年61岁的德瑞克离开日本回荷兰。在日本30年期间,获得过3次勋章,可以说是为日本的治水贡献了毕生的工作热情。

现在的木曽三川下游区域

现在的木曽三川下游区域,是一个工农业发达,风景美丽的地方。无论是开车,坐电车,还是坐新干线,经过这里的时候,都可以连续经过三座大桥,看到宽阔的水面,绿茵茵的坚固且能走汽车的河堤,河与河之间的长条形陆地上建着民居及各种商业,工业设施。

笔者曾经在两河之间的堤坝上开车往上游走,几十公里一直路况良好,视野开阔,水面上经常飞着野鸭和白鹭,远处山峦青青,开车人心情异常舒旷。


这些美景体验都要感谢一百多年前的德瑞克。


德瑞克的防波堤

德瑞克在日本期间指导参与了很多治水防水工程,如图片上这个三重県四日市港口的海浪防波堤。堤面上的那些个孔洞据说能分散扑来的巨浪,减轻灾害。

其他的德瑞克参与的工程项目还很多,比如大阪的淀川改造、富山県的常願寺川激流改造,许多的港湾工程等。

但是最大的一项,还是木曽三川的治水工程,基本根除了顽固的水患病灶,让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大大改善。治水的功德,不仅让木曽三川的老百姓,也让日本各地的人都非常感恩。


▲小学生来参观

1987年,为纪念木曽三川下游治水工程开工第100年,在当地的公园里为德瑞克建了一个“治水的恩人”立像,并请来了德瑞克的孙子参加揭幕仪式。


日本的小学生在学习“社会”这个科目时,都会有有关防灾与治水的内容,常常会有老师带着学生来参观木曽三川的资料馆,还会到德瑞克的像前拜谒。

~~~~  全文完  ~~~~

☆请将本号点亮星标便于及时收到更新☆

雪田塾,欢迎有志者关注并加入,欢迎投稿。欢迎年轻学生加入我们的二代群

相关文章

从涿州发水看哪种房子要尽快抛掉

从名古屋看日本的海绵城市,八大要素

治理城市洪涝,需要记性和现代理念

疫情后,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变化

雪田塾
日本社会、文化、观光、教育、特产、漫画、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