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用斋?

文摘   2024-09-28 19:56   广东  

















什么是过堂?

过堂是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之一,即上五观堂用餐,又称上堂、赴堂。进餐前,须列队鸣磬念佛以进五观堂,然后安静进食。

汉传寺院设早、午斋两次过堂,晚餐称为「药石」。过堂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佛教思想与礼仪的统一。‍‍

过堂可以正念关照、滋养色身、法身,广种福田、增长智慧!

过堂仪轨的要点与意义简单介绍如下:早午二斋,皆在“五观堂”(和“香积堂”)进行,过堂时,大众听到打叫香,排班、念佛依次进入斋堂。在斋堂里关闭手机,保持安静。开始念《供养偈》之后,就开始“行堂”(打饭)了。



过堂五观


祖师教导,应食存五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要有感恩心、惜福心。感恩大自然的赐予,感恩农人的辛勤劳作,感恩饮食成就过程中所有的人和事,珍惜食物就是珍惜所有的善缘。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要有惭愧心、精进心。思量自己何德何能接收十方信施,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规范,戒律清规等,受之当觉有愧,进而激励自己精进修行。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要有正念关照、平等心。进食时,应关照自己对食物的起心动念,防护心念落入贪嗔痴慢疑邪见之过失,学习以平等心受食,不挑食,择食,厌食或贪食。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要有舍离心、清净心。《遗教经》云:“受诸饮食,当如服药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看待饮食,应视为滋养色身的良药,可以防止饥渴,治疗形枯,但取其益,不贪其味。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要有求道心、菩提心。《行事钞》卷下之二云:为成道业观三种:(1)为令身久住,欲界之食,必假抟食,若无,不得久住,道缘无托故;(2)为相续寿命,假此报身假命,成法身慧命故;(3)为修戒定慧,灭伏烦恼故。因此,受此食以滋养色身,最终为了成就道业。





过堂礼仪



汉传佛教过堂的场所称为「五观堂」。因为佛制比丘,在用餐时应起五种观想,称为「食存五观」。如果用斋时,散心杂话,则信施难消,由观想此五事之缘故,斋堂又称为五观堂。依名显义,五观堂意味着进食也是修行的一种重要课题。


过堂礼仪【正念受食】‍‍‍‍‍

进入五观堂:寺院殿堂、斋堂不可疾跑。排班后,整齐有序地进入五观堂。进到五观堂后,要收摄身口意,保持止语,心存正念,默念佛号,依序而坐。

止语:在五观堂中保持安静与庄严,关闭手机,入座后不可在五观堂中随意走动,全程止语以特定的手势向行堂人员表达自己的意思。

坐姿:入座后,端身正坐。将碗靠近桌子的外沿摆放,注意不要超过桌子边沿外,以免行堂人员碰倒。

念诵供养偈:行堂前,随众双手合十念诵《供养偈》,先供三宝,供养毕,也就开始行堂了。


《供养偈》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
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大行普贤菩萨
大悲观世音菩萨
大愿地藏王菩萨
诸尊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早斋: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中午:三德六味,供养及僧,法界有情,普同共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进食:过堂时端身正坐,脊背挺直,不要趴在桌上,不要低下头用嘴凑近桌上的碗,嚼食不得作声,双脚不要交叉或翘起。如不需加菜把碗后移近自己


食毕:待唱《结斋偈》后离席。

《结斋偈》

萨多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南 怛侄他 唵 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止语时的手势

【用斋的“暗语”】


 

开始用斋开始用斋时,先把筷子和装着饭菜的碗先后移近自己,然后拿起筷子,左手将饭碗平端在胸前。端饭碗时,拇指扣在碗口,其余四指平托碗底,称之为龙含珠。右手持筷子夹起食物送入口中,动作要端庄得体,称之为凤点头

用斋端饭碗时,拇指扣在碗口,其余四指平托碗底,丛林称之为“龙含珠”。“龙含珠”,还有一个深刻的含义,喻示着众生皆有宝珠一般的佛性。


右手持筷子夹起食物送入口中,动作要安详而寂静,丛林称之为“凤点头”。

用斋后,大家会把碗里的饭菜吃干净,然后加一点点水,这个水又叫惜福水,把碗里剩下的一点点饭菜和水一起喝掉。“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真是告诉我们粒粒皆辛苦,要惜福,一个饭粒都不浪费。


加水的姿势就是收起大拇指和小拇指之外的三指,手势像比“六”,指向自己的碗中,义工就会拿暖壶过来加水了。

当行堂义工端着饭菜经过,如果你喜欢吃稠一点的饭菜,就用筷子竖直在碗中表示。


如果你喜欢吃稀一点的饭菜,就把筷子倾斜表示。

用筷子点碗内的位置,表示“饭菜量到这个位置”。

某个菜很合胃口想多吃点?竖起大拇指告诉行堂义工,表示“多来一点”。

吃不了想少吃点?用大拇指点小拇指指节处,表示“少一点”。


食毕:将饭、汤碗相叠,置于前方桌缘,筷子摆放在碗的右侧。










威仪寂静

 

1、对食物不起喜恶之心,不皱眉嫌恶,不贪多挑好,不图口腹之欲。
2、热食不可吹气令冷。
3、不得以手指刮碗、以舌舐食、以手取食。
4、不得弹爪抓头、挖鼻耳洞不得喷食触及邻人。
5、已食之物,不可吐出。
6、咳嗽、打喷涕,应以手掩之。
7、稀饭、汤等流食:把碗端起来饮用。

固体食物:不能把碗放到唇边扒拉着吃,一律使用筷子加起来,碗筷不得碰撞出声。不可狼吞虎咽大口咀嚼,不可吸食出声(粥、面、汤等)。保持安静,皆如佛堂,默念佛号受食,过堂用斋期间,大家止语,以特定的手势,对行堂人员表达自己的意思。

盘中粒粒皆辛苦

应将收进来的食物用完

珍惜福报!



随众过堂的八大好处



01

不懈怠故

就是不放逸,过堂前打板三次,叫做三通,通是通知。第一通,是通知准备吃饭;第二通,众人穿袍搭衣,进入斋堂次序就座;第三通,静候大和尚。这样做,大家不能怠慢拖拉,很有次序。



02

供养省力

厨房及行堂(盛饭菜)的人,工作方便省力,可以一次过排好碗筷,盛饭菜,收拾统一整理快易。


03

平等无我

大家吃同样的饭菜,无人我相,体现出佛教的平等观。


04

不偏众食

大家用膳平等,各样食物分配均衡,营养便会均匀,对身体亦有好处,又能改变不良的习气。


05

甘苦同受



大家无有拒择,对任何饮食如尝甘露,没有分别心,法喜无穷。

06

存在念故

息诸妄缘,当观信施难消,为作药食而已,妄念一起,即起即空,是谓存在念。


07

如法如理

唐代以后,寺院人渐多,尤其在传戒时,常过千人,若没有过堂规则,便会很乱。有次序是人心安道隆,而体现出佛教的教育精神。


08

起止威仪





佛弟子,凡事都超众,连吃饭都有学问,有规有矩,令众生欢喜及恭敬心。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往期精彩

秋分 | 养肺安神的养生


云散秋空,即心见月,欢庆中秋拜月圆满


感念师恩法会圆满


广东灵惠寺
广东灵惠寺《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粤(2022)000013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