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的一线抗凝药物。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O)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与DOACs相比,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争议。
方法
我们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系统回顾。结果分析包括:(1) 全因死亡率;(2) 心血管 (CV) 死亡率;(3) 血栓栓塞事件;(4) 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5) 出血事件;(6) 死亡、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组合。我们根据不同的定义对大出血进行亚组分析:(1) 出血学术研究联盟 (BARC);(2) 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 (ISTH);(3) 其他定义。
中心图: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血栓治疗的meta分析
图1 PRISMA研究筛选和选择流程图
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18,507名患者,其中42.35%接受了LAAO治疗。在汇总分析中,LAAO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HR 0.63;95% CI 0.50-0.80),心血管死亡率(HR 0.56;95% CI 0.45-0.70)及综合结局(HR 0.73;95% CI 0.58-0.92)相关。中风/TIA事件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总体出血事件无显著差异;根据ISTH定义,LAAO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HR 0.63;95% CI 0.43-0.91)。在血栓栓塞事件中没有发现差异。
表1 纳入研究的基线特征
表2 LAAO后的抗血栓治疗
表3 围术期并发症
图2 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图3 全因死亡率
图4 复合结局
图5 中风/TIA事件
图6 血栓栓塞事件
图7 出血事件
图8 亚组分析
结论
与DOACs相比,LAAO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以及死亡、出血或血栓栓塞事件的综合发生率显著降低相关。
心语点评
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几率是总人口的3 - 5倍,占全球卒中总数的15% 房颤引起栓塞性中风,预后较差,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 因此,房颤的初始治疗必须包括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分层(CHADSVASC评分),以考虑是否应该开始抗凝治疗。
这项荟萃分析和系统评价显示,与DOACs治疗的患者相比,LAAO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以及出血和血栓栓塞事件的综合结局发生率较低相关。此外,它重申了与DOACs相比,LAAO治疗在大出血、卒中/TIA和血栓栓塞事件方面的非劣效性。LAAO治疗可以改善一些结果,但必须考虑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总的来说,该研究显示了重要的发现:(1)LAAO组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较低;(2)LAAO和DOACs之间卒中和TIA、出血事件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相似,LAAO的复合终点发生率较低。我们的荟萃分析显示,LAAO组卒中/TIA发生率较低,这是AF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此外,DOAC的使用使大出血事件的风险增加了8倍,虽然两组间出血事件没有差异,但由于多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果存在较高的异质性,并且使用不同的量表,DOAC组出血事件更加频繁。有证据支持LAAO治疗已成为房颤患者DOAC的替代方案,在预防卒中和其他血栓栓塞事件方面具有相似的结果,并可能与降低死亡率相关。然而,临床决定是选择LAAO还是使用DOACs延长抗凝时间应该是个体化的,考虑到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决定术后抗凝方案的类型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偏好。
参考文献
Fernandes JM, Pinheiro RPS, Serpa F, et al.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devices vs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urr Probl Cardiol. 2025;50(1):102880.
编辑:刘耀琨
来源:北一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