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去看了《从21世纪安全撤离》,部分场景有点让人地铁老人手机,最后三十分钟有点观影疲劳,抱着猎奇的心态一看,不失为小众赛道的一个高光。
评价两极分化严重,被诟病的点大多是完全工具化女性的直男视角和少年宅男的满脑意淫,#兄弟 #爱情 #拯救世界 #兄弟 #爱情 #拯救世界,不可否认这就是大多数十几岁男生脑子里在想的东西,43岁的导演只是不忘初心地还原了自己的少年时代而已。
任何片子都上升到教育意义就有点煞风景了,我还挺宽容的。哪怕导演完美契合我对某类中年男性的刻板印象,我也会尽量抛开主创欣赏影片,阿门!
十几岁的时候脑子里光怪陆离,跟兄弟说“等有钱了我一定要把这些东西拍出来,给所有人看”,二十年之后你被生活压弯了腰,在社会的毒打中和兄弟相聚,回忆起当年的幻想与热血,一碰杯唏嘘全在酒里。
这是大部分人的道路。
如果拍这些桥段,很老套,很能引起共鸣。
或者二三十年后你真的熬出头了有钱了,夜半翻出当年的草稿本,却发现自己曾经幻想的东西早已忘却,没有了手感也没有了渴望,一声叹息全部咽进肚子里。
拍这些,也很老套,也能引起共鸣。
可导演偏偏就是拍了那些年少时的中二热血愣头青,对于曾经的老友如今的社畜来说,很容易觉得惊诧与恍惚:兄弟,你是还没长大还是有钱无忧,然后生发出一种很复杂的感情。
特效玩了,梗融了,女神泡到了,童年光碟致敬了,世界拯救了,催泪瓦斯也放了,然后告诉你:就算知道了向世俗屈服的命运,依然要把握当下的快乐。
《花束般的恋爱》里男主有句旁白,最近画画的状态不好,原因是“燃烧殆尽综合征”。我觉得很符合如今大部分观众的状态。看电影只是为了去别人的世界里乐呵乐呵,给自己放两个小时的假,至于黑白是非,没有那么重要。再加上这部影片运用的特效手法和时空闪回着实新颖,剧情稍稍破碎也瑕不掩瑜,尴尬的桥段就尴尬一下吧,工业调味料好歹也是调味料。
影视就是时代的欲望镜像,百花齐放也得照着用户画像精准开屏。
前段时间仔细回顾了丹尼尔饰演的五部007影片,年轻时候看电影走马观花云里雾里,每部上映时间确实也相隔甚久,如今连点成线,惊觉主创确实有在好好写戏。虽说内容冗长和动作戏繁多会带来视觉疲劳,后期过度的广告植入有点辣眼睛,而且故事走向一部比一部勉强,但在人物刻画和剧情展开上也算是下了功夫。
1962年开始,上世纪的邦德是风流成性燕过无痕的花花公子,随着大英帝国日益没落和911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沉重一击,身段放下了,“神”也得更接地气。
于是新的邦德有了白月光般的得力搭档,在2006年的第一部皇家赌场中烙印至深,此后每部电影每每呼应,都是感情杀手邦德的软肋一根。就算最后一部无瑕赴死必须让这位邦德命丧黄泉,也得带着对家庭的愧疚与执念隔空再见。
泡沫破了,传统硬汉乏味了,有血有肉有羁绊的007才是流行单品。女子不才,倘若未来在某个深夜走进异国的酒吧,兴许会点一杯Vesper聊以遣兴。
话说回来,这大概也是《花束般的恋爱》会成为当代爱情圣经的原因吧。
曾看到前辈在文章中提到,《东京爱情故事》作为曾经的恋爱圣经,"在1991年播出,原作漫画在88-90年连载,是昭和时代鲜花着锦无忧无虑的都市男女在平成年代悄然梦碎",《东爱》的编剧在三十年后编出了又一个爆款爱情剧《花束般的恋爱》,但她“从未想象过这么滑坡的爱情消费降级,能不能让现在的文青吃点好的。”
笑得想亖。
不仅是因为东爱是我打开了两次又关上的剧集,还因为我对花束恰如其分的be十分满意。欲望折叠的社会支撑不起轰轰烈烈的殉情戏码,这大概也是令和年代万物式微的缩影。
谁懂,大家都是看白雪公主和灰姑娘长大的人,现在开始狠狠洗刷这种文化糟粕的刺青。
算了,我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按照互联网目前的风气,给从21世纪安全撤离说好话还觉得007可圈可点的人多半是有爱男癖,再不济也是冷脸洗内裤的那一批。
作为一名燃烧殆尽综合征患者,我觉得大家说得都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