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提示.
最近网上有传言,一曾上过作家富豪榜的体制内作家因为犯了一些事儿被认定为疯了,已经入了宛平南路600号。无人辟谣也无人实锤,姑妄听之。
有人觉得其是效仿了唐伯虎之流的明哲保身;也有人觉得是病理性的无妄之灾;还有人出来头头是道地分析,过早通透和现实炎凉之间的落差确实会让人内心备受煎熬,天才与疯子仅一线之隔,到如此地步也是不难理解;更有阴谋论者都扯上了海外财团对国家利益的多年渗透,整得神乎其神。
总之,名儿有多响、官儿有多大、钱儿有多多,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就越多。我个人自然是希望一切都是无稽之谈,世界和平与人人平安那肯定再好不过,但也不好意思地当了一回吃瓜群众,再来写篇(事实上和这件事没啥关系的)文章蹭点热度。
私下里和朋友聊罢,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人各有命。
最近我在很多事儿上都用了这个词。比如一同学说某个朋友很难评,太幼稚了,感觉一直没长大,言语间多少有点对ta浪费天资(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家庭的)的唏嘘;比如和某个同学聊乒乓球选手退赛(役)的声明,上下前后左右地分析了时代、资源、个人等各方面隐情,最后也只能来一句“人各有命”。
有一句话叫“我命由我不由天”,最早其实是葛洪《抱朴子内篇》里出现的,是一道教用语,后来被国漫哪吒一嗓子喊出了圈,多少算是一口大补鸡汤,给萎靡不振的失利者或者踽踽独行的坚持者打了一针鸡血。
多年来,大言不惭地说,我也走过了——靠鸡汤给自己喂肾上腺素、靠信仰(或者说画饼)给自己喂肾上腺素、试图自省找到内驱的肾上腺素、发现我好像并不需要刻意寻找肾上腺素——的各个阶段。
思考的过程是痛苦的,因为思考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援以佐证、有足够的知识摄入作为支撑、有足够的他人样本作为借鉴——而事实就是网络上已经有太多成功人士的大成功学宝典和普通人士的小成功学秘籍,他们讲述了无数种从宏观层面引导人生道路到微观层面指导生活细节的方法——导致我们很容易陷入混沌和焦虑和虚无。
就比如现在的我,对未来极度混沌,对生活无比焦虑,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虚无。
好了,这辈子有了。
三年前,一同学和我提到精神熵这个概念,一切生物的诞生和一切知识体系的抽丝剥茧都是一个慢慢熵减的过程;彼时的他还刚看完心流这本书,我相信他也是在试图向外寻找(或者说用科学的生理心理学知识来指导)一个内心平和与价值追求的恒等式。
前阵子我在经过无数深思熟虑和意气用事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比较重大的决定,一天之后看到了一句话,“小事听从理性,大事听从感性”,深以为然。
于是一切都好像连点成线。
心流,是一种全脑参与的“协振状态”,比起平时做大多数事儿的那种由前额叶进行任务分析、分配、斤斤计较的状态,心流状态下,你会觉得很舒服,很愉悦,几乎没什么内耗和焦虑,时间彷佛被加速。
大多数人这辈子都经历过,或多或少而已。比如可能是翘着二郎腿做着数学题然后有滋有味地跟着腿的抖动来回擦橡皮,可能是一边在捏泥巴一边哼着小曲儿啥都不想然后泥巴干了才意识到嘿过了好久了。
这种场景是没有强迫的、高度专注的,理性退居二线,感性主导一切。
假如咱们干的大多数事儿都是能进入心流状态的,岂不是很美?所以找到什么是感性所在,就很重要。
什么是感性这个事儿,害,我也是从别人那里阅读来的,觉得很有道理。
柏拉图曾经说过一个概念。一个人,没有受过“怎么样是一把好椅子”的教育,但他看到一把好椅子,会由衷地觉得“这椅子真不错”,真稀罕。
有一个好椅子的“模型”,先天地存在人类的共识里。而一个设计师,恰好做出了一把“贴近这个好椅子共识模型”的椅子,于是人们很稀罕它。
这种稀罕的感受就是超越理性的。
同理。一幅画也是,一件漂亮的器皿也是。啥叫“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就是了。这个先天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模型与共识,“取悦”或者“冒犯”了我们的感性。
柏拉图把这种模型称作真理。
无独有偶,朱熹也提过类似的概念,虽然他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政治有所妖魔化,但那句“存天理灭人欲”里头的“天理”,实则和柏拉图的真理表达了类似意思。
而朱熹所说的人欲,则更进一步,是指被理性折射后的欲望。
比如有一种饮料,你一尝到,就很喜欢它的味道,那它就是取悦了你感性的真理。
问题来了,对于喜欢茅台的人,第一次喝这种饮料的时候,喜欢的到底是它本身的味道,还是它那个瓶子。
假如喜欢的是它的瓶子,那这就是一种可替代的喜欢,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折射,而不是基因发出的召唤。这种喜欢值不值得追求另说,但确实容易走火入魔,因为它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永远会被更高层级的可比较的其他理性折射的喜欢来取代。
评判天理还是人欲的标准也很简单,遮住瓶子,问问还是不是原来的快乐;再扪心自问一下,它到底能不能被替代。
解释完了,得出的结论就是,尽量让自己的生活决策和日常行为在符合取悦感性的模型下做出,就可以避免很多无妄的痛苦。
而事实上,大多数社会化训练,其实都在刻意练习理性的显化。或者说,社会把生存所需的一部分行为用理性的可复制的方式做了一二三四的归纳。
其中的一部分符合某些人天生的真理模型,那么他们就完成地比较游刃有余,遂称之为天赋;有艺术的天赋,理科的天赋,动手的天赋,运动的天赋,等等等等。不太符合某些人的天生模型其实也无妨,用后天的理性去刻意练习,也能做好适应性训练。
这就导致很多经过多年教育的人,在习惯了理性主导的输入与反馈之后,忽略了感性应该在生活决策中所占的比重。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小事听从理性,大事听从感性,代表的意思。
有一些对人生道路十分关键的事儿,但好像很多人都轻飘飘就做了决定,比如选志愿、择工作、进入婚姻、生育,等等。在心智各方面都较为成熟、且主观能动性到达一个阶段的时候,在理性介入之前先听从一下感性的召唤,往往有奇效。就我个人而言,那些代表内心呼唤的东西,往往会在冥冥之中,在前半段人生的细小角落里被反复触及;甚至可能只是因为机缘巧合错过了但你心痒到觉得不再争取一次自己会遗憾一辈子的0.01秒。
其实写到这里,我觉得大部分内容都还是形而上的,对于生活并没有太实质性的指导。
以及,我绝对不是在贬低理性对决策的重要性 ——只不过教育的思想钢印和信息的冗余带来很多人理性占主导时的痛苦,以及前文中朱熹所言的那种人欲的滋生,所以我们才在这里强调要抬升感性的地位——假如一个人几乎总是感性用事而鲜少理性的辅助,那自然也需要刻意增加逻辑和分析的介入。
最终,极致的境界自然是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不用力但是恰到好处的、感性与理性相辅相成的生活状态,即“心流常驻”。
那怎么心流常驻呢?
很多人想要进入心流。大家在翻阅成功学宝典的时候看到别人介绍心流的概念,于是疯狂找方法,强迫自己通过定时或者定量的专注,企图培养出大脑对某个领域的强制爱——我就这么干过。
我也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焦虑和手机信息带来的专注力下降会影响我的学习,才由此寻找外部手段试图重新培养,才拿起跟心流相关的书和文章。
这就多少有点功利了,这就和前文中朱熹的那个人欲——由理性折射的欲望——别无二致了,它依旧是理性主导的动机,我相信可以奏效,但过程必然伴随着一定痛苦。
不论学习的内容刚好满足了你的基因模型,还是没在那个点上,都需要学习的这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都是在对脑细胞建立联结,只不过进入感性主导的心流状态就会快乐且忘我地获得——比如前面翘着二郎腿做数学,或者哼着小曲儿捏泥巴;而理性主导的强制爱那就是痛苦且效果不佳地获得。
幸运的是,大自然赋予了我们一种东西叫快感,它引诱人去建立对生存有益的神经通路的练习。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第一次接触心流体验都不是刻意为之的,因为大脑会奖励好奇心,有很多这种神经递质,什么多巴胺、催产素。
说到快感,先排除一件事儿——打游戏(特指以消遣为目的的激发感官刺激的游戏)算不算在这快感里面?刷短视频(特指搞笑色情等刺激感官的短视频)算不算在里面?性行为或者喝酒抽烟吸毒获得的快感算不算在里面?
好像沉浸其中的时候也是无我状态,以及忘记时间流逝的纯粹的快乐。
事实上,这些行为都会带来多巴胺的释放,给人产生快感,但这些行为因为易于获得,能在短期内持续激发多巴胺的释放和获得,很容易带来成瘾行为——造成大脑奖赏回路的不平衡,导致更高的快感门槛,从而需要更多的投入才能满足更高的阈值。
它们与真正的心流相比,缺乏了一个脑细胞神经元联结的创造性过程。
而人们对成瘾多巴胺的抵制,一方面来自于感受过“真正心流状态”之后的快感吸引,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理性部分对决策的约束。
OK,把无关的一组内容排除在外了,回到最上面的那句话——大脑会奖励好奇心。
如果要给内容如此丰富的本文起一个标题,我会选择这句话,大脑会奖励好奇心。
这也是回应本文最开头“人各有命”这四个字的最终方法论。(如果我斗胆称之为方法论的话)
什么叫人各有命?
这里的命,包含了不由你决定的“运”的内容。它包含了你出生自带的资源,从地理位置到遗传的底层性格和体质,到极端的天赋基因,到原生家庭的人力物力财力心力,再到人生中潜在的可能碰到的各种跟你无关的好事坏事,大到时代的滚滚车轮、小到闯红灯的一辆车,又或者是意外换来的一个老师、随机分配的同学、无来由生的一场病。
也包含了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信的预言部分,比如看看八字,算命的说你命中没有发大财的可能,或者说,这辈子不能靠近什么什么地方。
关键是,我们站在不断熵减的人生路上,只能从已知走向未知,从开阔走向收束,不可能开上帝之眼,给大雾中的自己划出一条最优解的康庄大道。
一个人在前面所说的,人生抉择的所有关键路口,不管是动用了理性还是动用了感性,不管是听取了很多很多建议还是胡乱选择,最终都做出了一个在那个时刻是相对最优解的选择。不管回望的时候是侥幸还是庆幸,是遗憾还是悔恨,都是“命”的一部分。
那怎么才算把心流和“命的当下最优解”结合起来呢,那就是永远记得留出一部分时间,在能让自己无痛进入心流状态的、能让大脑奖励好奇心的那部分模型上。你可以理解为天赋,也可以理解为兴趣,总之,这是基因里自带的。
如果你选择的工作刚好就踩中了这部分模型,那么恭喜你,接下来就是享受所有心流状态的时刻——不够友善的领导、阻碍你发挥的关系户、不够人情化的制度,都是不由你决定的“运”,属于“人各有命”;在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之后——依然不能得到你理性主导的那部分人欲所希求的收获,那也属于“人各有命”;但如果能够得到这些收获(即你自己定义下的成功),那就是真正的理性和感性的双重快乐,无可比拟,无可复制。
退一万步说,安身立命的工作刚好就选到了大脑能不断奖励好奇心的这部分点上,绝对是值得的——换句话说,怎么不算是命好的一部分呢。
如果选择的工作没有踩中这部分基因模型,那就尽可能找出一部分时间来,满足一下大脑想要奖励的这部分好奇心——因为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那部分所谓的“命”会落在哪个时段、落在哪个区块上。
正因为它是你基因自带的能带给你满足感的东西,所以哪怕在理性折射的那部分“人欲”看来是失败的,你也能靠自己的基因和大脑正反馈驱动,心流常驻。
然后就是在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之后,等待命定之途的慢慢收束。
比如当年明月写《明朝那些事儿》,只是因为喜欢历史,喜欢写小说,还借着互联网免费发到了网上,然后不期而遇,获得了纷至沓来的“命”。
不保证结果一定好,因为人各有命;但重点就是,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什么都不能保证结果一定好;至少在做的过程中,你是忘我的、纯粹的、快乐的。
这篇文章说方法论其实还是不太对,因为多少有点网络上千篇一律的成功学的意思了,有点爹味,有点迫切,有点拙劣。
其实本质是想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定可以获得每个人心目中定义的那份成功的制胜法宝,因为每个人的命运真的都大相径庭。
所以在感性的指引下去发现个人基因所自带的那些模型,然后不断坚持,不断体验天性赋予你的心流快乐,就足够了。剩下的,交给命。
至于怎么发现?
大脑会奖励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