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六晚上去看了很早以前就定下的话剧《四张机》,顶着没赶完的ddl和考试作案,颇有愧怍。
但一切值得。
看时胸中几经波澜不能自抑,看罢久久逗留决心二刷。
就不剧透了,民国知识分子戏剧,新旧碰撞之剑拔弩张,角色对白之拍案叫绝,放到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下依旧振聋发聩,谁懂我对民国经年累月的瞻仰与祈望,便知我有多么感喟难抑。
忘了是啥时候开始对民国感兴趣的,但上头至今,尤以西南联大为最;市面上写民国知识分子故事的书看了不多但也不少,私以为大部分内容都重复率奇高(毕竟耳熟能详的泰斗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在这里浅浅做一些推荐。岳南的厚厚一套《南渡北归》足够全面,可读性极强,人物众多但面面俱到,而且全部有历史考据,属实是鸿篇巨制,在这里安利一二。小学生可以看宗璞写的《野葫芦引》,完全是那个年代的故事版复刻,边读边能联想到人物原型,让人会心一笑。另外,徐百柯的《民国风度》一书,即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最佳专栏“钩沉”的结集,也可一读,文笔奇佳,挖掘了很多如今无人知晓但当年是各界开山鼻祖的人物,鞠躬尽瘁一生,如今虽已香消玉殒,随风而逝,但能被有心人再次凝于纸上,也不枉为一桩幸事。除此之外,若是还有兴趣,直接看人物传记和他们的著作和当时的社论就行。齐邦媛有一本自传性质的随笔《巨流河》,她父亲是某党高官,廿几岁渡至宝岛;她以亲历者的身份描写了西南联大的生活和离开大陆后的对岸生活,算是提供了另一面的视角。鲁迅、胡适的杂文,《申报》的评论,乃至袁世凯、孙文、周恩来等等的传记都是很好的素材,人物再立体,终究也得结合上历史才能丰满起来。
叭叭了这么多,还没说我为啥这么喜欢民国…唔,初心比较简朴,就是很欣赏幼时熟稔国学著作、青年时期接触大量西方经典的这种成长模式,总觉得中学之底蕴和西学之熏陶结合在一起,可以碰撞出极佳的思维和文笔火花。当然了,影视剧作中对其时思想之兼容并包的刻画也是一大诱因,文人铮铮风骨不俗不阿,怀一抔热血力挽时局狂澜,想想就觉得心向往之。
等到看了更多的东西,知道了路有饿殍愚民麻木的惨状,知道了北洋时期ji女比例居世界之最(推荐电影《姐姐妹妹站起来》*),便觉得心有戚戚——我幻想着自己穿越回民国,或身着长衫或穿戴西服与人公堂对论叱咤校园,殊不知我大概率会变成一个不得不卖儿鬻女换口饭吃的平头小老百姓。时代永远都不是一两个人哪怕一群人定义的,而是几万万人负重前行的步步脚印。
这么一想,就不羡慕了,彼时偌大之华北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如今书桌稳如磐石,夫复何求。
再转念一想,又更觉出那些人那些事的英勇与无畏来。当你心怀民主与自由,心怀平等与法制,勾勒着乌托邦般的新时代中国,现实却是战争不断、党群伐异和识字率不及一半的民众,任谁都会觉得未来黑暗、国将不国,可他们偏偏就是咬碎了牙根走了下去,相信就算自己看不见光明,自己的下一代、下下代也能拨云见日。
我以前看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边看边泪流满颊,没有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对的,也没有人知道前途如何,我一点都不相信周恩来或者赵世炎会像书上写的一样,“受到了xxxx的影响,投入了马克思主义的怀抱,于是坚决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奋斗一生的事业”,拜托,困厄千千万,他们在受挫的时候,肯定也会质疑自己的信仰是不是正确,动摇自己做的事是不是真的能够所谓“救国救民”,毕竟自己也只是一个加了社团满口抱负的学生,还得担心下个月的饭费有没有着落,又怎么敢把一个国家的危亡随随便便包揽在自己身上。但历史就是这样,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群人被奉上神坛的同时,肯定有更多人是他们底下脚踩的鲜血淋淋的石头——但感动之处就在于,每一个尚在跋涉的人,都做好了成为基石的准备,都做好了在黑暗中把自己烧成灰烬的准备——明知结局晦暗,你愿不愿意成为那个铺路的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一点都不觉得我们这一代面临的问题比那个年代的他们少,也不觉得代代人在走下坡路,那个时候有飞蛾扑火的人,自然也有明哲保身的人,现在有偏安一隅的人,自然也有赴汤蹈火的人,只不过以前是战场是政坛,现在是科研是其他领域——不论在哪个领域哪个时代,不计回报的奉献都是值得歌颂的伟大品质,也都一定会有人在所不辞。至于人才涌向经管只为赚钱、或者润出国把成果给了米国、或者年轻人向往成为网红等等,涉及到舆论导向、国内的科研环境等等问题,这些也算是时代症候之一,和当初识字率不及一半、妓女比例极高等一样,都是需要靶向解决的病灶,路漫漫其修远,革命仍需努力。
不管怎么说,理想主义永不死,西西弗斯永不投降。
话剧九人,一剧入坑,永为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