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国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时期,随着工农业建设的“大跃进”,教育战线也搞起了“教育大革命”。为了紧跟全国形势,郯城县大力发展教育。仅1958年一年,全县小学由397所发展到774所,在校学生由34355人发展到61477人;普通中学由3处发展到12处,在校学生由1460人发展到3087人。教育虽然得到迅猛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师资急剧匮乏的情况。
为了解决师资问题,促进教育的发展,郯城县于1958年8月,创建郯城县师范学校,同年招收第一级中师班两个,共84人。当时因校舍还未建好,郯城县师范学校附设在原汽车五队北侧的原郯城县三中院内。
1959年8月,在原工读师范学校东侧扩建的中师部,校舍已经竣工,郯城县师范学校迁入新校。同年,郯城县师范学校招收二级中师班4个,学生173人。1960年,郯城县师范学校招收三级中师班2个,共80人。这一时期的学校负责人现在暂不清楚。
1961年,郯城县师范学校停止招生。同年暑期,郯城县师范学校中师班毕业92人,速师班(小学毕业即可入学)毕业80人。1962年,郯城县师范学校中师班毕业173人,被分配到郯城、临沭等县,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1962年4月,国家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进一步调整教育事业的规模,精简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同年,山东省召开烟台教育会议。为了贯彻中央八字方针,郯城县委研究决定,郯城县师范学校停办,部分学生未能毕业就被动员回乡参加生产。
1965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好转。同年8月,已经停办三年的郯城县师范学校,经临沂专署教育局批准,在汽车站北原三中校址复校,校名为“郯城县工读师范学校”。之前,郯城县第三中学附设的职业中学2个班,学生80人,就地转入郯城县工读师范学校。1966年5月,“文革”开始,10月,学校停课,学生各自回家。1967年,郯城县工读师范学校又招收两届学生,共100人,学生为“社来社去”,半年就可毕业。1968年春,学校解散。这一时期的学校负责人现在也暂不清楚。
1970年,县革委会研究决定,郯城县师范学校再次复校,校名为“郯城县教师训练班”。刘同汉、朱景夫、马士英为学校领导小组成员,由刘同汉负责。1973年,学校更名为“郯城县师范学校”,杜荣良任学校校长。
1975年、1976年,郯城县师范学校每年招收2个工农兵学习班。1977年,郯城县师范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2个班,分文理两科。此后三年均招高中生。
1980年7月,经临沂地区行政公署批准,郯城县师范学校收归地区管辖,学校更名为“山东省郯城师范学校”,校长杜荣良。郯城县师范学校从此逐步迈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81年始招初中生。1983年至1985年,张德全代理校长,1985年5月,贾建华担任校长,朱景夫担任支部书记,1997年,宋庆丰担任校长。
世纪之交,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郯城师范学校的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已经跟不上教育的发展。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对师范教育由三级师范向两级师范过渡的意见,以及山东省中师布局调整的有关文件,2000年1月15日,临沂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临沂市保留沂水、费县两处中师,郯城师范停办,尚未毕业的1997、1998、1999级学生和部分教师分流到费县师范和沂水师范,原学校办公设施全部移交郯城县人民政府管理。郯城师范学校从此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2000年6月16日,郯城县人民政府和山东临沂美澳国际学校在郯城师范学校的校址合资办学,组建了郯城县美澳国际学校,为一所高中学校。后来学校收归国有,更名为郯城县美澳学校。郯城县美澳学校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学校面貌变化很大,原郯城师范的建筑全部拆除,只有图书馆的部分图书和几十棵参天的老银杏树还留存有郯城师范学校旧日的时光。
郯城师范学校从1958年创建,到2000年取消,历经40多个春秋,为国家培养了近六千名中小学教师。郯城师范学校的毕业生素以多才多能、学业扎实、勤奋敬业而被社会称道。他们有的潜心教学,教书育人,成为国家、省、市、县的优秀教师,撑起了鲁南教育的天空;有的走向社会其他工作战线,成为社会各项事业的中流砥柱。
郯城师范学校虽然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的浪花之中,但是她为沂蒙教育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必将浓墨重彩地镌刻在沂蒙大地上。
(本文是根据《郯城文史资料》及朱景夫书记的回忆整理而成,错讹疏漏之处还有很多,敬请方家指正。整理本文也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尊敬的师范老师和广大的师范校友,踊跃提供有效信息,使笔者不断完善此文。后续,笔者还想在每届毕业生中罗列一些学生姓名,欢迎各位提供。联系电话,15953960706,微信与电话同号。)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更多精彩
看完文章拜托点一下“在看”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