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杨福海的文章《八十年代西北中师路:梦想与坚守》。
原题:八十年代西北中师路:梦想与坚守
作者:杨福海
时光的长河悠悠流淌,当我溯流而上,那段中师岁月便如一幅绚丽多彩、细腻入微的画卷,徐徐在我的眼前铺展开来。
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北乡村,贫穷与落后仿佛是这片土地难以挣脱的枷锁。放眼望去,广袤的黄土地上,干旱肆虐,尘土漫天。那贫瘠的土壤中艰难生长着的几株庄稼,在狂风中瑟瑟发抖,显得那样脆弱和无助。村里的土坯房破旧不堪,墙壁斑驳脱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崎岖不平,满是深深浅浅的坑洼的道路上,几乎洒满了牲畜粪便,每逢下雨,便会积起一汪汪浑浊的泥水,与牲畜粪便混合在一起,让人举步维艰。
教育,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更是举步维艰。中小学师资力量极度匮乏,一个老师往往要兼任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我曾听说隔壁村的小学,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独自承担着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他不仅要给不同年级的孩子上语文、数学,还要兼顾音乐、体育等课程。每天清晨,他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开始一天忙碌的教学。那间简陋的教室里,孩子们挤在一起,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然而,教学资源的极度短缺让学习变得异常艰难。没有崭新的课本,孩子们只能传阅着那些早已翻得破旧的书籍;没有齐全的文具,一支铅笔用到短得握不住还舍不得丢弃;没有本子,一本自己装订的白纸本子,正面写完反面写。
记得有一次,这位老师为了让孩子们能更直观地理解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亲自用泥土在地上画出各种形状。他弯着腰,认真地比划着,汗水顺着他那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滴在地上,瞬间被干燥的土地吸收。孩子们围在他身边,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那一刻,知识的光芒似乎照亮了这片贫瘠的土地。
我所在的乡村,情况更不容乐观。村里的学校只有一间破旧的教室,里边装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三个年级的五十多名学生,我的父亲是我们村唯一的“民办老师”,父亲每节课都在“复式教学”,他总是先给两个年级的学生安排了学习任务后,给一个年级的学生上课,这样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反复循环,父亲一天再没有空闲时间。父亲一遍又一遍用废书纸糊过的窗户,禁受不住西北风的撕扯,冬天的寒风肆无忌惮地从破窗户中灌进来。桌椅都是父亲找来的木板拼凑而成,摇摇晃晃。有一次,教室的屋顶在一场大雨中漏了雨,雨水滴滴答答地落下来,打湿了书本和桌椅。可即便如此,父亲和学生们依然坚持在那继续上课,我们用塑料布遮住书本,在滴答的雨声中大声朗读着课文,那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不屈。
由于基础教育的师资匮乏,中师成为了培养乡村教师的重要途径。中师全称叫做中等师范学校。从全国初中选拔优秀毕业生通过中师培训来充实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当一段时期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这一国策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初。前后长达二十多年。每年从全国各地有一大批14、5岁的懵懂少年,涌入中师学校,在这群少年中,农村孩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为他们的思想很单纯,目标很明确,就是跳出“农门”。中师的招生名额有限,竞争异常激烈,能考上中师对于乡村孩子来说,是一条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重要道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所生活的乡村,宛如一幅质朴宁静的水墨丹青。土坯房错落有致地散布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两侧,炊烟袅袅升腾,于空中缓缓弥散,宛如轻纱薄绡。田间的小径泥泞崎岖,每逢阴雨天气,便会化身成湿滑难行的“陷阱”。村旁的小河悠悠流淌,清澈得能一眼望到底,河岸边的垂柳依依,在微风的轻抚下婀娜摇曳。那时的乡村夜晚,没有璀璨明亮的路灯,唯有繁星点点以及从家家户户窗户中透出的那一抹昏黄灯光,宛如暗夜中的点点萤火。
在那般艰苦的岁月里,生活的困窘如影随形。家中的经济状况总是紧巴巴的,常常为了区区几毛钱的学费而愁眉不展。记得有一次,初三最后一学期13块2毛钱的书费和杂费,是我的母亲花了整整一天的功夫跑遍了五个村才凑齐的。还有一次,学校要求买一本辅导资料,需要一块五角钱,我回家跟父母说了好久,他们才从牙缝里挤出这一块五毛钱。衣服总是缝缝补补,一件衣裳要历经好几个春夏秋冬。一日三餐简单至极,粗粮咸菜是餐桌上的常客,偶尔能品尝到一顿白面饭,那感觉简直如同过节般幸福。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或许是由于家庭贫穷的缘故,我在同龄的孩子中,算得上是懂事早的,我很早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即便身处这样艰难的环境之中,我心中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却犹如燃烧的火焰,炽热而坚定。我奋力朝着中师的目标砥砺前行。要知道,在当时考上中师,绝非易事。学习资源极度匮乏,既没有琳琅满目的辅导资料,也没有便捷高效的网络课程。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家庭贫穷。我只能紧紧依靠几本破旧的课本,以及老师有限的讲解,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每天黎明时分,我便早早起床,背诵那些密密麻麻的课文。有一次冬天的早晨,外面还下着大雪,我咬着牙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坐在昏暗的油灯下背书,手和脚都冻得麻木了,可我心里想着一定要考上中师,改变自己的命运。夜晚,在那昏暗如豆的油灯下,埋头苦做习题;下午放学后,在田间地埂下背诵课文……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执着,只为了心中那个熠熠生辉的梦想。
二、
常言道: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的努力,总算有了回报,那一年,1988年,我考上了天水第二师范。当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在那个偏僻落后的小乡村的确引起了一阵波澜,记得我的父亲还专门买了一只羊邀请全校老师到我家吃了一顿便饭,就相当于今天的“谢师宴”。
当我初次踏入中师校园的那一刻,内心盈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殷切期待。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蕴含着诗意与温情。那古老而庄重的教学楼,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默默见证了一届又一届中师生的青春韶华;那宽广辽阔的操场,留下了我们追逐嬉戏、尽情奔跑的矫健身影;那静谧清幽的图书室,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沉醉于知识海洋的美好时光。
中师的课程丰富多样,宛如一场绚丽多彩的知识盛宴。不仅有专业的教育理论,还有各种艺术、体育课程的熏陶。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在那温馨的音乐教室里,我们跟随着老师灵动的钢琴声,纵情唱响一首首扣人心弦的歌曲。有一次,音乐老师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歌唱比赛,我由于先天缺乏音乐细胞,五音不全,紧张得声音都发抖,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唱完了一首歌,虽然没有拿到名次,但那次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和自信。在美术课上,我们用手中的画笔,尽情描绘出心中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美好世界。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我们的想象与梦想。而在体育课上,我们则毫无保留地挥洒着青春的蓬勃活力,奔跑、跳跃、欢呼,让汗水尽情流淌,让激情尽情释放。
中师的老师们,无疑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璀璨明灯和引路人。他们不仅倾囊相授知识,更以自身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班主任老师总是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照进校园时,就早早地来到教室,陪伴着我们开启一天的早读时光。那温柔而坚定的目光,如同春日的暖阳,给予我们温暖与力量。有一次我生病发烧,班主任老师亲自送我去医务室,还一直陪在我身边,让我感受到了如父母般的关爱。文选老师则用生动鲜活、妙趣横生的语言,让一篇篇经典文学作品如同种子般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文学之花。数学老师则凭借其严谨缜密的思维,引领我们勇攀数学的高峰,探索那无尽的数学奥秘。
而同学之间那份深厚真挚的情谊,更是中师岁月里最为珍贵、无可替代的财富。我们曾一起为了即将到来的考试而挑灯夜战、努力拼搏。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前,我们宿舍的几个同学一起复习到深夜,互相提问、讲解难题,那种团结互助的氛围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也曾在宿舍的温馨氛围中,敞开心扉,畅谈着各自远大的理想与抱负;更一起在舞台上绽放青春的绚烂风采。犹记得那次班级的文艺汇演,大家齐心协力,精心排练出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为了排练舞蹈,有的同学扭伤了脚还坚持练习,当雷鸣般的掌声在耳畔响起的那一刻,我们的心中瞬间被自豪与喜悦所填满,那种成就感与满足感至今仍萦绕心头。
三、
四年的中师生活随着青春岁月的飞逝,很快结束了。中师毕业后,同学们如同纷飞的蒲公英,各自奔向了不同的方向,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全新人生篇章。有的同学选择回到家乡那片熟悉的乡村小学,成为了那里的骨干教师。比如我的好友小李,他回到了他们乡的一所小学,每天要走好几里山路去上课,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满满的爱心,为乡村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盏希望之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有的同学则凭借出色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成功进入了县城的学校,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尽情展现着自己的教育才华,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传奇;还有的同学不满足于现状,怀揣着对知识的更高追求,选择继续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迈进。
我也回到了家乡的一所小学,满怀热情地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每当面对那些天真无邪、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们,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怀揣梦想、努力拼搏的自己。我全心全意地教导他们,渴望能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他们展翅高飞。记得有一个调皮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还经常捣乱,我没有放弃他,而是耐心地辅导他,跟他谈心,慢慢地他改变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看着他一点点地成长和进步,那份欣慰与满足感如同汩汩清泉,在我的心田缓缓流淌。
中师岁月,是梦想扬帆起航的起点,是青春尽情绽放的绚丽舞台。在那里,我收获了丰厚的知识,收获了真挚的友情,更收获了对未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如今,那段美好而珍贵的岁月已化作我心中永恒的回忆,宛如璀璨星辰,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勇往直前,永不言弃。
作者简介:杨福海,1992年7月毕业于天水第二师范学校,1999年7月毕业于甘肃教育学院,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百泉初级中学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职称,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
推荐: 一代中师生,撑起中国基础教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