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种植的“生死关卡”,如何打赢存活之战?

健康   2025-01-09 14:29   北京  


关注食用菌产业分会携手发展中国菌业! 



羊肚菌播种期到原基形成前的时间通常在每年的11月到翌年2月。在羊肚菌的生长历程中,原基期堪称决定产量与品质的生死关卡。此时的羊肚菌原基异常脆弱,任何细微的环境变化都可能对其生存构成威胁。

环境适宜时,催菇后7至10天,菌丝体便会分化出密密麻麻如鱼籽般的白色羊肚菌原基,每平方厘米可达1-10个。然而,并非所有原基都能顺利长大,这一阶段管理稍有差池,种植便可能功亏一篑。


一、温度调控 

温度,是这场存活之战的首要 “指挥官”。羊肚菌原基形成的最佳温度区间为5-12℃。此时,快速提升并稳定土壤温度成为关键。

白天,借助太阳辐射能增温, 即便棚内空气温度略高,只要土壤温度适宜即可。夜晚,利用覆盖物牢牢锁住热量,让土壤温度恒定在安全范围。尤其在北方保温棚,精准的温度调控能大大提高羊肚菌的 “生存几率”。


二、湿度保持   

湿度,是原基存活的 “生命之水”。羊肚菌原基形成需要85%-95%的高湿度环境。原基初期宛如高浓度的半透明晶状液滴,对湿度极为敏感,空气稍干或土壤表面失水,便会迅速消逝。

催菇后浇灌大水,保留营养包上的黑地膜,能在土壤与地膜间营造高湿小气候,为原基的诞生与成长助力。一旦发现棚内空气或未覆膜处干燥,需及时喷水保湿,几分钟即可。

三、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犹如给原基 “输送氧气”,但要慎之又慎。多风干燥天气,大通风易使棚内湿度骤降、温度波动,危及原基生命。

最佳策略是在催菇浇大水时同步大通风,一次性置换空气,满足原基与幼菇对氧气的需求。之后,尽量减少通风次数与时长,维持棚内环境稳定。

四、光线管理 

光线管理同样不容小觑。微弱的散射光,是羊肚菌原基和幼菇的 “成长伙伴”。直射阳光会对其造成伤害,需通过遮阳网或调整棚膜透光性,为它们营造舒适的光照环境,可通过遮阳网或调整棚膜透光性来实现散射光的供给。


羊肚菌原基出现后的这段时间,是一场与环境的艰难博弈。每一个温度的微调、每一次湿度的把控、每一回通风的抉择、每一缕光线的斟酌,都关乎原基能否顺利成长为成熟的子实体。种植者唯有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精细管理,才能在这场存活之战中赢得胜利,收获丰硕的果实。

此外,羊肚菌原基期的病虫危害也不应忽视,一般以杂菌污染和鼠害为主,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保持种植地湿度恒定在70%~80%,并时刻观察羊肚菌菌丝生长状况,如发现菌丝生长较弱,可在浇透水前撒一次草木灰刺激原基形成。

杂菌污染初期出现的症状多为种植床面或营养袋内零星长出绿色、黑色或红色霉菌,若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整个床面,造成羊肚菌可用营养减少,并抑制羊肚菌菌丝生长,最终影响产量。鼠害主要表现为营养袋被老鼠咬破,袋内营养料被吃空,丧失外源营养供给作用,同时老鼠携带的病菌发生传播,形成杂菌污染,最终造成减产。

杂菌污染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土壤处理不到位,土壤中的杂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二是菌种没有完全长满菌袋,部分培养料上羊肚菌没有形成优势菌落,使得培养料在接触外来杂菌后产生污染;三是菌种和营养袋灭菌不充分或者在运输途中破损,自身携带杂菌,播种后带入种植地;四是种植操作不规范,消毒工作不到位,种植人员或种植工具上携带杂菌;五是营养袋立袋时间过早,菌丝还未生长到床面,在营养袋破口处没有第一时间形成优势菌落。

      杂菌污染初期小规模发生时,可拣出受污染的菌袋和营养袋,并在原地撒少量生石灰,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后期若大规模发生,需在拣出受污染菌袋和营养袋的同时,用拌有少量生石灰的土壤重新覆盖受污染床面,隔绝外部环境影响,防止进一步扩散。鼠害需加强日常巡视,一经发现,即刻放置老鼠夹、粘鼠板、鼠药等及时解决。




(来源:群蘑汇、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科学研究所)

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等,所有转载都已注明来源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推荐阅读


01

投票开始了!请选出您心中的“2024年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02

一朵菌菇的“七十二变” 看西峡香菇如何“卖全球”

03

全年生产周期3-4季!这地创新赤松茸工厂化无土栽培技术

04

研发液体菌种技术!智慧方舱种出“致富菇”




 End —

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

微信号 : china-efic

官网:http://www.cefic.org.cn/

食用菌产业分会
食用菌产业分会是由全国食用菌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负责人、相关企业家、科教工作者以及广大菇农等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在主管部门国家农业部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