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十年,倾家荡产拍出豆瓣9.3:把未完结事件完结,是一种慈悲!

体娱   2024-09-26 21:30   广东  


一艘沉寂中国舟山东极岛82年的“里斯本丸”货船;

一段匿迹82年的历史真相;

一场发生在二战时期惨绝人寰的屠杀;

一位倾家荡产的理想主义者;

一次历时10年的拍摄、调查、与后期创作;

一次横跨英、美、日、中四国的艰难采访...


成就了一部国内最高分口碑极佳、被誉为东方的敦刻尔克”的纪录片——方励导演的《里斯本丸沉没》。


纪录片开幕便写着傲人的:本故事完全基于事实



看完这段厚重、悲壮的历史,不禁泪目;再了解到方励导演创作背后的故事,生起无尽的感动:

让仅剩的两位年近百岁的在世幸存战俘,将内心压抑了近70年的创伤,安全地缓缓流淌;(现已离世)


让战俘的亲友后代,知道自己的父亲/大伯/舅舅...经历了怎样的悲惨故事,知道他们离世的真相,缓缓化解内心的怨恨与痛苦;


甚至让家属来到东极岛,在他们离去的大海,与已经记不起模样的最爱之人说一声:爸爸,再见。


把未完结事件完结,让沉重的创伤得以释放,是一种何等的慈悲。




 

01

往事并不如烟:一段少有人知的历史


“你知道‘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吗”?

“不知道...”

“不。”

摇头...


片中呈现了这样一幕:方励在不同国度的街上,问着不同的人同一个问题,但得到的答案几乎一样。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不知道。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日军从中国广东进攻香港。12月25日恰逢圣诞节,英军投降,香港沦陷。


1942年9月25日,1816名英军战俘被送上日军征用的改装货轮“里斯本丸”,运往日本做苦力,但船上没有做任何战俘标识。



衣衫褴褛的他们分别被关在三个不同的甲板舱里,每个空间都极其狭窄:不能洗澡、不能换衣服、食物紧缺得每个人都瘦骨嶙峋...


而且大部分战俘患有白喉,痢疾,每天都会死去一些人。整个空间混杂着呕吐物、排泄物,每个舱都充斥着腐臭味。




10月1日,“里斯本丸”号游经中国舟山东极岛。那时的美军潜艇认为,这是一艘日军运输船,是敌人现前。于是多次发射鱼雷,将其击至重伤。


在“里斯本丸”号即将沉没之际,日军迅猛弃船撤离,只留下十几个带有重型武器的“敢死队”在船上看管战俘。


让人没想到的是,日军没有安排英军战俘的撤离,反而用木条和帆布,把甲板的船舱钉死,让他们无法逃离。




被封死的战俘,仿佛身处人间地狱。


一千多人的性命危在旦夕,有些人开始写遗书,有些人开始记录这冷酷与绝望的一幕,有些人想尽办法反抗与寻求出路。


22岁的哥哥,在战俘营里给年仅5岁的弟弟,写了一封遗书。他怕弟弟年幼识字不多,特意用大写的最简单的英文,一笔一画地嘱托他长大后要照顾好母亲,撑起这个家庭。



一位极度虚弱、绝望的战俘陷入迷离状态,他问战友:“我在哪?我在地狱吗?”


有些战俘开始用纸笔记录各自看见的情况,片中用动画与声音来震撼呈现:

有人看到了另一个人正在沉没;

有人看到另一个人正在被击中;

有人看到另一个人正在飘走…



斯图尔特上校则组织了一个小队,想办法突破。豪威尔中校拿着刀子奋力爬至舱口,切割封舱的木条和防水布,他拼尽全力好不容易撬开了封锁的木条!


但不幸的是,三号舱唯一的逃生梯子断了,400多名三号舱战俘,全部遇难。


就在其他人都以为迎来光明与重生的时刻,却遭到守船日本士兵的疯狂射杀...


即使有部分战俘跳入了大海,却又遭到“丰国丸”上日军的疯狂扫射...



不幸中的万幸:舟山的渔民发现了沉船迹象,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不顾自身安危、自愿地赶来救援。他们冒着风浪和日军炮火,最终救起384人。


 

02

哪个才是真相:一场不同视角维度的采访


这部纪录片真的太稀有难得了,因为它呈现了多维的视角,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直击同一个真相。


方导分别采访了受害者英军战俘幸存者及其后代、发动攻击的施害者美军潜艇军官及其后代始作俑者日军的“里斯本丸”号船长及其后代、还有救助英军战俘的中国渔民。


战俘幸存者,大多都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

有的幸存者家里甚至不再过重要的圣诞节,因为遇难那天就是圣诞节。



一位幸存者的后代,大概有八十多岁了,她手里至今拿着——父亲临行前送给幼年时的她的娃娃,并且珍藏了近80年。

八十多岁的老人,拿着保存得崭新的娃娃,在镜头面前哽咽落泪。



有位后代说自己的父亲经常做噩梦,半夜会尖叫:我是自由的!休想关住我!



幸存者查尔斯·佐敦因为水性好,在海上漂了大概十小时后被渔民救起,但他却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好友因不会游泳而淹死。

在回家后,他拒绝吃米饭、用日货,而且要求子女必须学会游泳。


有一位老人在镜头面前,拿着父亲的照片,难受得说不出任何话语,因为她在缺乏父爱的环境下长大。



有位后代说,当家人回到家无意中说了一句“饿死了”,父亲却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反应,勃然大怒:你们永远不知道真正的饥饿意味着什么!


有人吃饭习惯了躲在桌子下偷吃,因为这就是他作为俘虏最习惯的吃饭方式。



发动攻击的施害者:

发动攻击“里斯本丸”那天,恰好是美国“鲈鱼”号潜艇上的机械工程师——加菲尔德的生日。


当收到发射鱼雷任务时,他认为这是一项骄傲的任务;当他击中了敌人船只后,他认为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战绩。


但是,当他得知真相,那是一艘装着英军战俘的船只时,他懊恼万分。


在日后的人生里,他都背负着巨大的愧疚活着。后来,他主动寻找幸存者,表达忏悔,渴望救赎。


这件事,加菲尔德没有告诉自己的子女家人,也许他不敢倾诉。


所以他的子女一直以来都认为这是一场普通的战争,自己的父亲是正义的。毕竟:你不杀敌人,敌人就会杀你。


但是,当他们听了父亲在英军战俘聚会上的痛苦忏悔和泣诉录音后,感受到非常难受。因为他们从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承受了这么多、背负着如此沉重的过往。



始作俑者:

为了更客观呈现,方导团队甚至动用了私人侦探,来寻找“里斯本丸”船长经田茂的儿子和女儿。


本来他们想从警方入手的,但警方以个人隐私为由,不透露他们搬家后的住址。


经田茂的儿子和女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知道父亲当年的经历。


面对父亲的香港军事法庭审判记录,他们在沉默一阵后表达情有可原。他们说:

“在日本,和周围的人持不同意见是很难的。”

“父亲只是个船长,他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



方导还采访了日本军事史研究会会长黑泽文贵,面对“明明可以救援,却偏偏不救援,甚至封闭舱门”的尖锐发问,他回答的是:在战争情境下,在看守和防止战俘逃跑的两难选择上,船上的日军选择了无条件防止战俘逃跑。他对当年日军的冷酷与残忍,表示理解。



一场战争,三种迥异的视角,都有自己的立场,都有自己的家国情怀,都有自己的原因。


有没有对错?有没有暴力?有没有可能杜绝?肯定有。


有没有办法追根溯源?从人类的历史来看,很难。


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沾满了鲜血;

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有每个国家的利益与立场。


纪录片只是真实地呈现,让我们全面看见同一件事。


这对生活中的我们,是有着极其巨大的启发的:当我们面对一件事,能不能以纪录片的思维,先拔高视角,立体地看见这件事的全貌,再下定论或作出决定?


退到观者,才有可能看见全貌;

退到观者,才有可能成为导演,看见自己在生活中演出的这场戏


纪录片中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视角——救助英军战俘的中国渔民。



船沉没后,英军战俘几乎都落入大海。这时的日军并没有救他们,而是拿起了枪不断扫射,将他们一一击毙。


这时,听见沉船巨响的舟山渔民们,纷纷出动自己的渔船,迎着沉船方向走去。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救人!


看见中国渔民的日军,才停止了射击,因为他们害怕这件事情被世人发现。


渔民们用自己的小舢板,从早上一直在海上搜救,直到午夜时分,一共救起了384名英军士兵。


然后他们开始为士兵寻来衣物、食物,将他们集中在妈祖庙里让他们休息。



为什么说这个视角特别重要?不是因为我们留着同样的血液。


受害者、施害者、始作俑者这三个视角,都带有“自我”的种种立场。


纪录片没有呈现的一点是:

当时的英军是和日军一样的殖民者、侵略者,对中国来说是苦大仇深的敌人。


按家国情怀的立场来说,救敌人?怎么可能!


但对舟山的渔民来说:他们没有立场,没有对错,没有政治,没有伤害与被伤害。


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有一位渔民回忆说:13岁时,他父亲出海后再也没有回来。所以他15岁时,看到了落水的英国人,想也没想就冲去救人了。


这个视角,超越了“自我”思维设立出来的种种立场,超越了好坏的二元对立,超越了战争的邪恶,超越了人性的丑恶,超越了敌我的分别。


没有读过书的他们,没有受过什么知识阅历熏陶的的他们,以人的本性、人的慈悲,打破了国界,打破了人我。


 

03

一次跨越世纪的未完结事件完结


片中的最后,呈现了极其感人的一幕:

方导团队邀请了不同国家地区的战俘后代,来到了“案发现场、里斯本丸沉没之海”东极岛,与逝去的亲人作一场告别。



现场不仅有战俘后代,还有救人的舟山渔民及其后代。


压抑了几十年的情感,压抑了几十年的噩梦,压抑了几十年的恐惧,在此刻得以流露。


当年参与营救的94岁的舟山渔民林阿根,和99岁的幸存者莫利进行了拥抱。



还有白发苍苍的几位后代,在船上拿着花瓣撒入大海,对着大海说:再见,爸爸。


那一刻,是所有战争带来伤痛、仇恨、懊悔的消融;

那一刻,是所有创伤得以疗愈的开始;

那一刻,是他们与自己、与父亲/家人的重要和解;

那一刻,是他们未完结事件的完结。



其实这一幕,即使不放进纪录片也是可以的,因为前面的内容已经很完整,很有冲击力。

而且这一场跨世纪的相聚,避免不了多花钱。


方导为了拍这部纪录片,花了十年的时间,投入了全部的钱财,甚至变卖了所有房子,可谓是倾家荡产地投入。



但他却坦然说:钱只是个资源,消耗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它才有价值。


他不是为了拍纪录片而拍纪录片,

他不是为了商业而拍纪录片,

他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拍纪录片。


所以最后的那一幕,是他的慈悲呈现:

对里斯本丸事件相关人的慈悲;

对这个已经麻木得悲凉的世界的慈悲;

对几乎荒芜的国内纪录片市场的慈悲。


纪录片上映前后,《里斯本丸沉没》剧组仍旧在发布招募相关人员信息。如果大家知道,请一定联系剧组:



最后,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走进电影院,买一张《里斯本丸沉没》的电影票,给自己一个完结的时空,也给它一份支持!


《里斯本丸沉没》联动观影~


南京站

时间:10月13日 13:45-16:20

观影流程:

1)13:45-13:50在影院前台签到

2)13:50-13:55进场

3)13:55-14:00 开场

4)14:00-16:02 观看电影

5)16:02-16:20简短交流+合影


观影地址:江宁区考拉蒙太奇电影院(地铁一号线胜太路站,同曦百货商场)

报名限额:50人

报名联系人:小禅



广 州 站

带领人:影领家静怡

时间:10月19日

地址:广州天河路天环广场百丽宫影院

报名联系人:


长按二维码,了解更多禅说电影最新的活动资讯,一起看电影,悟人生:

(识别二维码了解详情)


作者:行舟

版式:行舟

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不妥请及时告知定会妥善处理。


——   新书推荐   ——


禅说电影

不一样的角度看电影


点个“在看”,分享电影智慧给更多人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禅说电影
人生如戏,观影悟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