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干姜
肉桂
细辛
吴茱萸
花椒
丁香
小茴香
这里的人,要吃辛辣的东西,把这寒湿排出去。四川人无辣不欢,有名气的四川火锅。
四川人需要辛辣的东西,包括前边的讲的花椒、吴茱萸,以及今天的附子,都是产自四川。
乌头是附子的妈,从乌头的身边,长出一根球根,这个球根就是附子。
可是有的附子,不肯长大,生孩子,非要成为一个老光棍,就是天雄。乌头的药性以后讲。
因为它的气是散的,《伤寒论》用它祛风湿。天雄的药性以后讲。
因为它是往下生长的,它的阳气往下钻,《伤寒论》用它来固精,凝聚人的元气。补药系列有一个天雄散,因为天雄这个药,不好买,就懒得写了。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可以治疗寒湿之气,比如说: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寒邪,直入少阴经,附子一直在里边顶,麻黄在皮肤表面开毛孔,合力把这个寒邪,从身体的里边赶出来。这个附子,是个少阴经的中药,咱们讲到《少阴篇》的时候,它要频频露面。
温暖中焦,温脾胃,比如说:附子理中丸。身体肠道太寒了,吃什么拉什么,拉的大便有食物残渣,必须加附子,加大一下温暖的力度。刀剑砍的伤口,现在的破伤风,古人认为为风邪所侵,也可以用附子祛风。不过现在这个不常用了。脂肪瘤啦、痰瘤啦、血块啦,这些聚集在一块的东西,阴实的东西啦,就是现在的肿瘤,附子都可以破。
所以这两个药,配合着用,干姜、附子组合,也是一个经典组合,干姜提供能量,附子让这个热量通达全身。痛风,西医认为是血液中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代谢物,堆积在局部关节处,发炎破坏关节。
中医认为:比如说吃海鲜、喝冰啤酒,这些阴寒之物,这些寒湿之气堆积在关节处。形成肿胀。不过,治疗痛风,还是补足肝肾的阳气,让肝肾的能量旺,在血液里,烧掉这些代谢物,这才是根本。生附子里边有毒,叫乌头碱,吃了以后,身体会麻,古人把乌头的毒液涂在箭头上,当毒箭用,《中国药典》不让买,是禁药。
20年前,我刚毕业的时候,还能在药店,买到生附子、穿山甲这一类药。现在都买不到了。
当时,我嚼了一点附子,先是舌头麻了,接着半边脸也麻了,然后感觉站立不稳,心慌、头晕,然后在床上躺了一会,歇过来了。
就是用大火先煎附子,煎一个小时,让这个乌头碱,遇高温分解掉,这就安全了。
只能买得到炮附子,就是炮制后的附子,名称各不相同:姜附片,黑顺片、炮附子、熟附子。
主要的功能是泻阴实,把身体里面堆积的湿寒之气排出体外,所以它是一味泻药。
那就用大剂量的熟附子,补到足够的阳气,把这个寒湿之气,给挤出去。
就像李可老先生,用熟附子,30克起跳,200克,300克,也是常有的事。
本来10几克生附子可以完成的事,现在用几十克熟附子,才能勉勉强强的代替吧。开个10几克熟附子,用来破阴实,效果是天知道了。因为用得少,阳气沉不下去,反而上火。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明动,振振欲擗地。
足阳明胃经的引经药,是一个敷脸的美容药,不要搞混。
阳气者,若天与日
太阳一出,阴霾立消
阳气旺的人
鬼神不敢近
气血自和融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点个关注或者“再看”吧。
老读者建议“星标”,没有任何互动,系统可能不会再推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