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2月1日至7日是“宪法宣传周”
北小法准备了一系列主题活动
今天,我们请到了《如山如河》的作者阎天老师
为我们分享他对于劳动宪法的感悟
以及《如山如河》背后的故事
PART 1
自我介绍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我叫阎天,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
如山如河
PART 2
关于如山如河
今年的 12月4日是宪法日,12月4日所在的一周是宪法宣传周。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本专著。
这本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叫作《如山如河——中国劳动宪法》 。
PART 3
关于劳动宪法
这本书谈的是劳动的问题。
对于我们每一个公民来说,劳动都是生活中重要的主题。我们通过劳动收获劳动的报酬,能够支撑生计。劳动寄托了我们通过勤奋努力来改善生活,过好日子的美好向往。通过劳动,我们建立起复杂而多彩的社会关系,感受到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获得许多重要的情绪价值和社会价值。
劳动是每个公民生活的主题,劳动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中国要变得富强,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辛勤劳动,我们要实现长治久安,也离不开职场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理解,离不开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劳动矛盾的有效的化解。劳动这么重要,在依宪治国的今天,毫无疑问,劳动是会成为宪法上的重要的主题。
我们中国的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我们是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劳动这个词在中国宪法文本中出现了多达数十次,这在今天世界各国的宪法文本中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也突出地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宪法的特征。怎样理解这一宪法对于劳动者在国家里怎么样当家作主,怎么样过好日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构想。这些构想怎么样成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并且在一步步细致入微的法治实践当中成为现实,这是一件艰难的工作,又是一件无比有意义的工作。
我们国家从1982年制定现行宪法以来,可以说通过立法等等许多的途径,都在不懈地将劳动在宪法上的承诺和理想变成现实。近年来,随着宪法监督工作的不断加强和落实,劳动宪法的实施又有了新的途径,展现出了新的前景。这一切可以说都为中国劳动宪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而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所在。
如山如河
PART 4
一些call back
这本书的正题《如山如河》是取自《诗经》的,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劳动这个主题上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图壮志。
劳动是中国宪法上的一个豪迈的主题,又是一个充满了温情的主题,它昭示着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幸福前景,而宪法就是为了守护这伟大的前景而制定和实施的。在国家宪法日的时刻,我想和各位读者重温这样一个重要的宪法的使命和主题,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本书,并且多多的批评和指正。谢谢大家!
《如山如河——中国劳动宪法》以历史为经线、规范为纬线,展示宪法与劳动在中国大地互动互构的壮阔图景,探讨宪法在平等就业、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劳动纪律和破产保护诸方面的意涵和演进,凝练“中国劳动宪法”的主题,在宪法学与劳动法学之间建立新的连结。
本书刚柔并济、博古通今、中西合璧,展开了中国劳动宪法的壮丽图景,延展了劳动法治的生命脉络,体现了作者对于劳动法学细腻而深刻的热爱,处处可见关怀与温情。
作者首次完整阐发了“劳动宪法”这一兼具理论创新意义和学术发展价值的概念,以劳动法诠释宪法所展望的美好生活,重新发现了劳动的宪法意义,特别是推动法治发展的代际对话与传承。这无疑将劳动法学科发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导论 重思中国劳动宪法的兴起
第一节 中国劳动宪法的三种形态
第二节 中国劳动宪法的五大价值
第三节 中国劳动宪法的兴起之路
第一章 平等就业
第一节 从反归类原则到反屈从原则:美国经验
第二节 从侵权法模式到宪法模式:中国探索
第二章 民主管理
第一节 美国集体劳动关系法的兴盛之道
第二节 美国集体劳动关系法的衰落之因
第三节 美国集体劳动关系法的兴衰之鉴
第三章 按劳分配
第一节 宪法按劳分配规范的原点
第二节 宪法按劳分配规范的变迁
第三节 宪法按劳分配规范的新生
第四章 劳动纪律
第一节 遵守劳动纪律义务的原初含义
第二节 遵守劳动纪律义务的早期嬗变
第三节 遵守劳动纪律义务的当代发展
第五章 破产保障
第一节 旧破产法上的主人翁形象
第二节 新破产法上的受害者形象
附文
附文一 《宪法》第14条、第42条、第43条评注
附文二 中国劳动宪法的兴起
附文三 劳动法是一场代际对话
征引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