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丨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学》(第九版)

文化   2025-01-03 14:30   北京  

《国际经济法学》(第九版)

新书信息


书名:国际经济法学(第九版)

丛书名: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作者:陈安 主编

定价:88.00元

ISBN:978-7-301-35764-4

版次: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1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综合阐述国际经济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专门著作。由我国著名国际经济法学者陈安教授担任主编,参加编写的其他人员均为相当优秀的中青年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全书九十余万字,分列十章,即绪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组织法以及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本书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国际弱势群体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立场,致力探索和开拓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全书具有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系统梳理习近平同志有关国际经济法的创新理论、立论独到、取材新颖、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注解强化、剪裁方便等几个特点,可供高等学校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专业理论课教材、选修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涉外经济法律实务工作者和其他读者,作为实务工作或自学进修的参考书。

2

作者信息

陈安  厦门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知名的中国学者。1981—1983年应邀在哈佛大学研修,兼部分讲学;其后多次应邀赴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讲学。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1993—2011)、荣誉会长(2012年迄今);中国政府依据《华盛顿公约》遴选向“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指派的国际仲裁员(1993-2016)等。2012年获“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荣誉称号。近四十年来,陈安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国际弱势群体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立场,致力于探索和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撰写和主编的主要著作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五卷本)、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中国的呐喊: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英文专著),德国Springer出版社2013年版;《中国特色话语: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四卷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等四十余种;中、英双语专题论文数十篇,合计约2500余万字。其学术论著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1项,二等奖10项,国家级三等奖3项。多种著作被广泛采用为全国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法学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3

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 萌芽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二、 发展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三、 转折更新阶段的国际经济法

第二节   国际经济法的含义

一、 狭义说: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新分支

二、 广义说: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国际法、国内法的边缘性综合体

三、 对以上两大学派观点的分析

第三节   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及其与相邻法律部门的交错

一、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联系和区别

二、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联系和区别

三、 国际经济法与内国经济法的联系和区别

四、 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务惯例的联系和区别

第四节   源远流长的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

一、 中国现行的对外开放国策是中国历史上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

二、 古代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内涵

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内涵

四、 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

五、 中国长期实行和平外交政策是历史的必然:驳斥列强的“中国威胁”论

第五节   美国长期推行侵华反华政策绝非历史的偶然

一、 是历史倒退?还是痼疾复发?

二、 劣迹斑斑,罪行累累:美国建国前后四百多年来的殖民扩张实践

三、 美国的“天定命运”社会思潮

四、 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理念

五、 美国“跨世纪谰言”的总根源: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经济体制

六、 中国的底线:绝不拿主权权益做交易,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第六节   学习国际经济法是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必备的“基本功”

一、 中国实行经济上对外开放国策的主要根据

二、 深入学习国际经济法学对贯彻上述基本国策的重大作用


第二章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南北矛盾与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演进

一、 国际经济法在南北矛盾中逐步演进

二、 国际经济法的立法、守法和变法

第二节   经济主权原则

一、 经济主权原则的提出

二、 经济主权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过程

三、 世纪之交在经济主权原则上的新争议与“攻防战”:美国单边主义与WTO多边主义交锋的三大回合

四、 世纪之交在经济主权原则上的新争议与“攻防战”对发展中国家的重大启迪

第三节   公平互利原则

一、 公平互利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宗旨

二、 公平互利原则初步实践之一例:非互惠的普遍优惠待遇

第四节   全球合作原则

一、 全球合作原则的中心环节:南北合作

二、 南北合作初步实践之一例:《洛美协定》和《科托努协定》

三、 《洛美协定》以及《科托努协定》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四、 全球合作的新兴模式和强大趋势:南南合作与“77国集团”

五、 南南合作实践的强化与“多哈发展回合”的曲折进程

六、 “多哈发展回合”持续受阻与TPP、TTIP、RCEP异军突起

七、 从南南联合自强的历史轨迹展望DDA和WTO今后的走向

八、 中国在南南联合、推进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战略定位

九、 关于南南联合、推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几点结论

十、 全球治理:中国特色的理念与实践进程

十一、 两种全球治理理念碰撞演进的轨迹和前瞻

十二、创建迥然不同西方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

十三、  “一带一路”战略与美中之间围堵与反围堵的争斗

十四、 近年来世贸组织上诉机构陷于瘫痪与反对陷于瘫痪的争斗

第五节   有约必守原则

一、 有约必守原则的基本内容

二、 对有约必守原则的限制


第三章   国际货物贸易法

第一节   国际货物贸易法概述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一、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二、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

三、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内容

四、  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五、  合同的履行

六、  违反合同及其补救

七、  风险转移

八、  保全货物

九、  合同关系的消灭

第三节   国际货物买卖惯例

一、  国际货物买卖惯例的形成和作用

二、  国际货物买卖惯例的成文化

三、  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

四、  有关国际货物买卖支付的国际惯例

第四节   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及其冲突规范

一、  各国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

二、  我国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

三、  国际货物买卖法律的冲突规范

第五节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一、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

二、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

三、  国际铁路货物运输

四、  国际公路货物运输

五、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

六、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第六节   对国际货物贸易的法律管制

一、  各国政府管制国际货物贸易的目的和特征

二、  管制国际货物贸易的国内法律措施

三、  管制国际货物贸易的国际法律规范


第四章   国际服务贸易法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法概述

一、 关于服务

二、 国际服务贸易

三、 国际服务贸易法

四、 WTO 服务贸易法

第二节   《服务贸易总协定》规范提要

一、 GATS 的宗旨

二、 GATS 的基本结构

三、 GATS 的适用范围

四、 GATS 的具体承诺表

五、 GATS 的非歧视待遇

六、 GATS 的其他重要规范

第三节   WTO 新一轮服务贸易多边谈判概况

一、 谈判的基本进程

二、 谈判的基调

三、 谈判的基本评估


第五章   国际技术贸易法

第一节   国际技术贸易法概述

一、 国际技术贸易的概念

二、 国际技术贸易的标的

三、 国际技术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限制

第二节   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框架

一、 国内法

二、 国际条约等

三、 国际惯例

第三节   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

一、 概述

二、 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

第四节   国际技术许可合同

一、 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二、 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主要条款

三、 国际技术许可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

第五节   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 国际贸易领域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案

二、 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发展的互动

三、 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四、 《TRIPS协定》的意义、基本原则、保护标准和实施制度

五、 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的变革

六、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或双边经贸协议中的知识产权条款被重视

七、 数字经济引领全球数字贸易,数据信息知识产权保护及其国际合作受到重视

第六节   我国技术进出口管理

一、 技术进出口管理原则

二、 技术进口管理

三、 技术出口管理

四、 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

五、 数据出境安全监管


第六章   国际投资法

第一节   国际投资法概述

一、 国际投资法的概念与特征

二、 国际投资法的渊源

三、 中国外资法的体系

第二节   外国投资的待遇标准

一、 最惠国待遇标准

二、 国民待遇标准

三、 公正与公平待遇标准

第三节   管制跨国投资的法制

一、 跨国投资的法律管制

二、 国际投资自由化的趋势

第四节   保护跨国投资的法制

一、 征收及其补偿问题

二、 特许协议的法律问题

三、 跨国投资保险制度

第五节   鼓励跨国投资的法制

一、 跨国投资的优惠制度

二、  跨国投资的促进制度

三、  中国鼓励跨国投资的制度

第六节   跨国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一、 跨国投资争端解决的国际仲裁方式

二、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的仲裁制度

三、 国际投资争端仲裁机制的危机与改革


第七章   国际货币金融法

第一节   国际货币金融法概述

一、现代国际货币金融法制的形成

二、当代国际货币金融法制的演变

三、当代国际金融惯例、金融软法和各国金融立法的发展

第二节   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一、全球性的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二、区域性的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三、国家涉外货币法律制度

第三节   国际证券法律制度

一、国际证券市场的监管体制

二、国际证券发行的法律制度

三、国际证券流通与上市的法律制度

第四节   国际贷款法律制度

一、国际贷款协议的主要条款

二、国际贷款的种类及其法律内涵

第五节   国际融资担保法律制度

一、独立担保法律制度

二、浮动担保法律制度

三、让与担保法律制度

四、从属债权法律制度

五、意愿书法律制度

第六节   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国际货币金融监管功能

二、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国际金融监管地位

三、巴塞尔委员会与跨国银行国际监管制度

四、国际金融服务自由化与金融服务监管

五、金融科技及其国际监管


第八章   国际税法

第一节   国际税法概述

一、 国际税法的产生

二、 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

三、 国际税法的法律渊源

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与国际重复征税

一、 税收管辖权

二、 国际重复征税

第三节   国际税收协定

一、 双重征税协定的历史发展

二、 双重征税协定的主要内容

三、 双重征税协定与缔约国国内税法的关系

第四节   跨国所得和财产价值征税权冲突的协调

一、 跨国营业所得征税权冲突的协调

二、 跨国劳务所得征税权冲突的协调

三、 跨国投资所得征税权冲突的协调

四、 跨国不动产所得和财产收益征税权冲突的协调

五、 其他跨国所得征税权冲突的协调

六、 跨国财产价值征税权冲突的协调

第五节   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一、 免税法

二、 抵免法

三、 税收饶让抵免

第六节   国际逃税与避税

一、 国际逃税与避税概述

二、 国际逃税和避税的主要方式

三、 管制国际逃税和避税的国内法措施

四、 防止国际逃税和避税的国际合作


第九章   国际经济组织法

第一节   国际经济组织法概述

一、 国际经济组织与国际经济组织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 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

三、 国际经济组织的机构

四、 国际经济组织的表决制

五、 国际经济组织的法律人格

六、 国际经济组织的权利能力

第二节   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

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 世界银行集团

三、 世界贸易组织

四、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五、 各组织间的联系和合作

第三节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一、 欧洲联盟

二、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三、 安第斯共同体

第四节   专业性国际经济组织

一、 石油输出国组织

二、 国际商品组织


第十章   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

第一节   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概述

一、 处理国际经济争端的法律规范

二、 处理国际经济争端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

一、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

二、 国际商事仲裁程序

三、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后   记



4

出版说明

国际经济法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经贸交往和国际经济法律实践迅猛发展,人们对国际经济法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本书是一本综合反映国际经济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专门著述。由我国著名国际经济法学者陈安教授担任主编,参加编写的其他人员均为相当优秀的中青年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全书八十余万字,共分10章,即绪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组织法以及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

本书第一版至第四版,原设有“国际海事法”一章。鉴于国际经济法学这一分支的内容目前一般在“海商法”这另一门课程中分工阐述,为避免重复,本书自第五版开始精简了原有“国际海事法”一章的大部分内容,仅保留其中与国际货物贸易紧密相关的海上运输和保险部分,并辑入本书第三章“国际货物贸易法”。

本书具有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系统梳理习近平同志有关国际经济法的创新理论,立论独到,取材新颖,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注解强化,剪裁方便等几个特点。兹分述如下:

1. 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本书不局限于就法学讲法学,而是努力从史学、法学、政治学三者融合的视角,传授专业知识,提倡热爱祖国,明辨是非,厘清爱憎,以史为师,以理服人。帮助读者认识到:在国际学术论坛上,中国人既要谦虚谨慎,认真学习和吸收外来的有益的新知,不泥古守旧,不闭目塞听,不坐井观天,切忌妄自尊大;又要敢于对外来的种种“权威”理论或“时髦”学说,立足国情和世情,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加以鉴别,乃至质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崇洋,不媚外,不盲目附和,切忌妄自菲薄。换言之,要密切结合实际,认真刻苦地学历史,钻理论,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见解,敢于和善于发出中华之声和弱势群体之声,平等地参加国际热点难点问题的讨论和争鸣,追求客观真理和社会公平;敢于和善于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努力为全球弱势群体在国际经贸大政领域争得公平合理的话语权、参与权、决策权。

2. 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国立国前后400余年来,其当权派在全球各地,横行霸道,穷兵黩武,残杀无辜,恃强凌弱,仗富欺贫,对全世界弱小民族肆意欺凌、侵略、掠夺,成为当代世界最大的恶霸、全球一切动乱祸害的主要根源。本书对美国当权派的霸权霸道霸凌的累累罪行及其意识形态祸根,进行尖锐揭露和无情挞伐。

3. 系统梳理习近平同志有关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依据毛泽东同志1938年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针,积极师承和不断创新,提出了有关国际经济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本书把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有关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指示,加以系统梳理,并做了必要的注解和阐明,使读者“一卷在手”,就可以寻根究源。

4. 立论独到:在西方发达国家,学者们对国际经济法学这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已多有论述,并自成体系。但其基本特点之一,多是立足于发达国家的立场和各自本国的实际,以本国利益为核心,重点研究本国对外经济交往中产生的法律问题,作出符合发达国家立场和本国权益的分析和论证。因此,其中难免掺杂着许多坚持发达国家既得利益、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理论和观点,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不能全盘接受和机械照搬的。鉴于“南北矛盾”的现实,本书的撰写和立论,严格遵循“拿来主义”和“消化主义”相结合的方针,对于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有关国际经济法学的新知识、新成果,在博采广收和积极引进的过程中,十分注意站在全球弱势群体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立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对这些新知识和新成果加以认真细致的鉴别和评析,通过咀嚼和消化,加以吸收和创新。同时,十分注意摆脱西方发达国家某些学者立论的窠臼,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法学新理论体系,使其符合并服务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5. 取材新颖: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速,相应地,国际经济法的有关理论与实践也发展很快。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性南北矛盾和南北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国际经济秩序的新旧更替过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相应地,国际经济法,作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游戏规则”,亟待研究和掌握。本书作者们在多年教学和科研中,经常注意追踪和探讨有关本学科领域前沿问题的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并在此基础上,撷取其精要编纂而成本书,其中大量资料直接取材于近期出版的中外文书刊,有的还是直接采自联合国以及某些国际机构总部最近惠赠的第一手素材和翔实信息。因此可以说,本书综合反映了当前国内外在国际经贸方面最新的立法、司法实践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

6. 涵盖全面:本书采取舍繁就简、适度“浓缩”的写法,力求涵盖国际经济法学整个学科领域的各主要门类或主要分支,使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篇幅里比较系统、扼要地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国际经济法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本书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行文简洁,易为读者领会和掌握。

7. 重点突出: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独立的边缘性法学学科;是一种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体,其内容涉及相邻的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商法以及各国涉外的经济法和民商法等,它与这些相邻门类学科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本书作者们在撰写过程中,力求避免重复或疏漏,注意重点突出地阐明国际经济法这一独立法学学科的特定内容。同时,在全书各章节的篇幅安排上,并不平均分配,而有意侧重对当代国际经济法学科领域中重大的理论争议问题,前沿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具有重大意义的实务问题,作比较深入的评介和剖析,冀能激发读者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自行加深钻研当代新鲜有益的知识和追踪国际前沿的学术发展。

8. 注解强化:国际经济法学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限于篇幅,编撰时在知识内容和资料信息的取舍上,不得不力求精练简约。为了避免挂一漏万和可能的取舍不当,特将有关内容和信息的原始出处和可供参阅的其他相关论著,在注释中择要列出,俾便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按图索骥,追踪纵深,进一步拓展学术视野和专业知识面。同时,鉴于大学本科二、三年级以上的读者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故引述外国论著时,尽可能在注释中列出作者、论著、出版社、网站等的外文原名,以利读者“有心人”对照查核和追踪钻研外文原著。

9. 剪裁方便:由于具备以上各项特点,本书可供高等学校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三大学科各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作为专业理论课教材、选修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兼供涉外经济法律实务工作者和其他读者,作为实务工作或自学进修的参考书。本书在课时设计上,作为一年的课程,预计约为每周3学时,每学期按18周计算,共约3×18×2=108学时。建议由采用本教材的老师针对授课对象的现有专业、原有知识结构和原有理论基础,因材施教,就本书的内容有选择、有重点地“传道、授业、解惑”。如果课程安排每周少于3学时或全年少于108学时,则可根据实际的需要和可能,由教师在授课内容上自行酌情剪裁取舍,适当删减。

本书初次出版于1994年。第二、三、四、五、六、七、八版分别于2001年、2004年、2007年、2011年、2013年、2017年、2020年相继问世。如今为了适应和反映形势的最新发展,本书作者和本社又与时俱进地推出新修订的第九版,及时融入本学科前沿重大信息,增添了重要内容,更新了援引的相关文献、条约、法规、惯例和重要的资料数据。三十年来,本书各版均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并多次重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此过程中,承蒙广大读者提供了宝贵的批评和建议,作者和本社对此深表感谢,并“从善如流”,注意在历次修订工作中认真消化和吸收。作者和本社热诚期待海内外方家和广大读者一如既往,继续赐教,对现今第九版内容的不足、欠妥或舛误之处,惠予指正,俾便在下次修订时再次“与时俱进”。

在阅读本书过程中,读者如欲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决有关的重点或疑难问题,可进一步参考阅读国内外学者迄今已经推出的国际经济法学各有关论著,其中包括陈安教授撰写和主编的各种书刊,诸如:法律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国际经济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05年陆续出版的国际经济法学系列著作,含《国际经济法学刍言》(上、下两卷),《国际投资法学》《国际贸易法学》(上、下两卷),《国际货币金融法学》《国际税法学》《国际海事法学》《国际经济法学资料选》(上、下两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推出的《中国特色话语: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全四卷);法律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1998—2023年各卷各期《国际经济法学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国际经济法学专论》(上、下两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推出的《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五卷本);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2013年推出的英文版专著《中国的呐喊: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The Voice from China: An CHEN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陈安著作《美国霸权版“中国威胁”谰言的前世与今生》等。此外,《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2006年修订版)、《法学辞典》以及中外文的其他法学工具书,也可供查索释疑之用。


北大出版社法律图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法律图书,一个致力于出品优质法律图书、打造深度法律阅读的公益平台。法律人的读书会,同读一本书的人,我们都在等你来。
 最新文章